人教版数学小升初总复习课件+巩固训练 1.4第一章-数的整除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小升初总复习课件+巩固训练 1.4第一章-数的整除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5 10:20:14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一章
数与代数
四、数的整除
1.
因数与倍数
如果a能被b整除,那么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有限
无限
因数和倍数
2.
2,3,5的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2)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
的数。
(3)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
个数就是3的倍数。
(4)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____的数。
(5)既是2,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且个位上是0的数。
0或5
0
1.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最小的偶数是____;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____。
2.
自然数中,除了偶数,就是

0
1
奇数
偶数与奇数
1.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最小的质数是____。
2.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____。
注意:①____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②按具有因数的个数,自然数可分为质数、合数、1和0。
2
4
1
质数与合数
1.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

2.
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1是所有自然数的

3.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

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5.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

6.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三种情况
两个数的关系
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
互质关系
1
两数的乘积
倍数关系
较小的数
较大的数
一般关系
列举法(或短除法)
列举法(或短除法)
最大公倍数
例1
判断:因为1.5÷0.5=3,所以1.5是0.5的倍数,0.5是1.5的因数。(  )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要求被除数和商都必须是整数,且没有余数。
答案 
这句话是错误的。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及特点
判断:因为4×9=36,所以4和9都是因数,36是倍数。
(  
)
错误
例2
用2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
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方法一:要将24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就是将24个正方形一行一行地摆,每行所摆正方形的个数相同,看摆几行正好用完24个正方形。我们可以从24的最小因数1开始想起,先想1和几相乘得24,再想2和几相乘得24,再想3,4……不能得到24的排除。按照这种有序思考的方式,就能保证结果不重复不遗漏。
即:24=1×24,24=2×12,24=3×8,24=4×6。
方法二:也可以用除法算式的方法。即把24固定为被除数,按照顺序,依次用1,2,3,4……去除24,看除得的商是不是整数,如果是整数,则可确定为一种拼法。即:24÷1=24,24÷2=12,24÷3=8,24÷4=6。
答案 
共四种方法:长24,宽1;长12,宽2;长8,宽3;长6,宽4。
妈妈给6岁的毛毛12个同样大小的小方块,让她拼成长方形,你来帮毛毛想一想,共能拼成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答案 3种:长12,宽1;长6,宽2;长4,宽3。
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例3
从0,2,3,4,7中选4个数,组成一个四位数,使这个数同时是2,3和5的倍数,这个数最大是____________,最小是
________________。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这个数必须是30的倍数,个位上必须是0,另外三个数的和必须是3的倍数,2+3+4=9,2+3+7=12都是3的倍数。
答案
12
9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这个数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3,还是5的倍数:□2□、□2□、□2□。
答案
2

2

2
1
0
4
0
7
0
例4
两个质数的和是12,这两个质数是(  )和(  )。
要找出12以内的所有质数,即2,3,5,7,11,然后看看哪两个数的和是12。
答案 
5 7
质数的概念
18以内所有质数(素数)的和是______。
58
例5
a=3b(a、b都是大于1的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a=3b,说明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因此,具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答案 
b a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a和b(a、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
ab
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
例6
把一块长12分米、宽8分米的铁皮分割成同样大小的若干块正方形铁皮。如果不许铁皮剩下,正方形的块数又要最少,那么可以分割成多少块?
将长12分米、宽8分米的铁皮分割为正方形铁皮,且不许铁皮剩下,则必须要求分割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8的因数,即必须是12和8的公因数;要正方形的块数“最少”,则必然求正方形的边长要“最大”,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12和8的最大公因数。
答案 
12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4,(12÷4)×(8÷4)=6(块)。可以分割成6块。
幼儿园的阿姨把一张长36厘米,宽28厘米的彩色纸片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不能有剩余,最少可以剪成____个。
63
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
例7
小明的爸爸妈妈都在工厂上班,爸爸每工作7天休息一天,妈妈工作5天休息一天。那么小明的爸爸妈妈至少每隔多少天就能都在家休息?
爸爸妈妈的工作周期应该是8天和6天,不应该是7天和5天。如下图:
很明显,爸爸和妈妈的工作周期是7+1和5+1,即8和6,因此正确的解法是求8和6的最小公倍数。
答案 
24天
暑假里,王明每隔5天去一次图书馆,韩立每隔4天去一次图书馆,他们7月1日同时去图书馆,到暑假结束8月30日,他们一共几次同时去图书馆?
答案 4次
谢谢!
点击进入word课后作业基础达标
一、
填空题。
1.
在50以内的自然数中,最大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2.
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位数是(  )。
3.
比6小的自然数中,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是(  )。
4.
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5.
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  )。
6.
25的最小倍数是(  ),最大因数是(  ),最小因数是(  )。
7.
用4,5,6这三个数字,组成是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组成一个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8.
在2,13,35,15,21,17,51,91,97中,质数是(    ),合数是(    )。
9.
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  ),偶数+奇数=(  )。
10.
有一个比14大,比19小的奇数,它同时是质数,这个数是(  )。
二、
判断题。
1.
任何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
2.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3.
36的全部因数是2,3,4,6,9,12和18,共有7个。(  )
4.
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的个数就越多。(  )
5.
一个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
6.
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7.
100以内的最大质数是99。(  )
8.
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  )
三、
选择题。
1.
两个不同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
A.
1     B.
小数     C.
大数
2.
下面描述1.5和3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1.5是3的倍数
   B.
3是1.5的倍数
C.
3是1.5的2倍
3.
大于2的两个质数的乘积一定是
(  )。
A.
质数
B.
偶数
C.
合数
4.
一筐苹果,2个2个拿,3个3个拿,4个4个都正好拿完而没有余数,这筐苹果最少应有(  )。
A.
12个
   B.
24个
C.
48个
   D.
30个
5.
自然数中,凡是17的倍数(  )。
A.
都是偶数
   B.
有偶数有奇数
C.
都是奇数
6.
一个合数,它是由两个不同的质数相乘得来的,这个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
A.
2
   B.
3
C.
1
   D.
4
四、
求出下列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
求最大公因数:36和18 ________
3和17 
________
45和15 ________
16和18 ________
2.
求最小公倍数:20和25 ________
14和21 ________
26和39 ________
4,6和8 __________
五、
生活应用。
1.
某学校三年级(一)班的同学做操,把学生分为10人分一组,
4人分一组,8人分一组,都恰好分完,这个班至少有多少名学生?
2.
有一个长方体木块,长64厘米,宽40厘米,高24厘米,如果要切成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不能有剩余,这些正方体的棱长最长是多少厘米?
3.
1路、2路和5路车都从东站发车,1路车每隔10分钟发一辆,2路车每隔15分钟发一辆,而5路车每隔20分钟发一辆。当这三种路线的车同时发车后,至少要过多少分钟又有这三种路线的车同时发车?
4.
张老师把五(3)班同学平均分成5组去植树,张老师和每个同学植树一样多,师生一共植树246棵,五(3)班有多少同学,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能力拓展
1.
两个相邻奇数的和是16,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2.
A的最大因数是12,B的最小倍数是8。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
一盒铅笔,平均分给5人差2支,平均分给6人也差2支。这盒铅笔至少有多少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