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春》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4 09:1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三制统编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CONTENTS
寻春

目录
赏春

悟春

惜春

寻 春
出示目标 导入课堂
朗读课文 感知文本
风起绿了风
雨飘绿了雨
春天一觉醒来
扑进我们怀里
刚刚醒来的小溪
还没顾上清清嗓子
就把脆脆的歌儿
撒落了一地
刚刚醒来的果树
还没顾上长出叶子
就爆燃出
团团刺眼的绚丽
春天最数燕子忙碌
她一边呢喃细语
一边用锃亮的剪刀
精心剪裁着春天的新衣
春天尽管有时
仍会让你感到有些寒意
可性急如火的春天
毕竟把一个沮丧的冬天
带出灰蒙蒙的记忆……
——《春天》韩桐芳
寻春

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把握好重音和停连。
2. 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寻春

朗读课文
用“春天是朱自清笔下的 。”句式
说说自己对春天的最初印象。
朗读要求:
身姿端正,声音响亮; 读准字音,力求流畅。
寻春

正字正音:
1.字音:嫩嫩、散在草丛里、应和、抖擞。
2.字形:窠巢、酝酿、喉咙。
春天的印象:
示例:春天是朱自清笔下的嫩嫩的、绿绿的小草。
寻春

赏 春
品读课文 对话文本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读上面的句子,体会红色词语的意思,说说此处春的景致具有怎样的特点。
赏春

知识链接:
1.停连: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中断”即停顿,“延续”即声音的连接。无论“停顿”、“连接”都与文章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不是随意的。
2.重音: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者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重读与轻读是相对的,有重就有轻,在朗读时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读出差别。
赏春

悟 春
合作探究 对话作者
1.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用词生动准确。
3.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修辞方法。
悟春

写作背景: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之间。这段时间,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边任教边研究学问,工作顺利,家庭生活和谐,心境较为平静恬淡。写作此文时,他已没有创作初期那种淡淡的哀怨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散文《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悟春

惜 春
合作探究 对话作者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趁着大好春色,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积极进取(上前去)
惜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春天像小姑娘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赞 美
新 美 力
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