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同步练习—【新教材】粤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机构使用)(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同步练习—【新教材】粤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机构使用)(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14 06: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三节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当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 )
A.?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置变化相同?????????????????????????????B.?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
C.?速度大小不断改变,方向一定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改变,方向一定不变
2.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越来越小??????B.?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C.?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D.?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
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的记录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的点为记数点,在每两相邻的记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
A.?0.2m/s2???????????????????????????B.?2.0m/s2???????????????????????????C.?20.0m/s2???????????????????????????D.?200.0m/s2
4.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释放纸带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5.用速度传感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经过各时刻的瞬时速度如下:
? 时刻(s)
0.1
0.2
0.3
0.4
0.5
0.6
瞬时速度(cm/s)
44.0
62.0
81.0
100.0
118.0
138.0
为了求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 △v△t 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θ,用公式a=tanθ算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较远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 △v△t 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个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即为小车的加速度
6.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ts速度达到v,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又经2ts停下,汽车在加速阶段与在减速阶段
①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 ②加速度的大小相等 ③位移的大小相等 ④平均速度的大小相等
上面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值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和初速度方向相同
B.?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是负值
C.?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负值
D.?只有在规定了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才取正值
8.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2m/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速度每秒增加2m/s??????????????????????????????????? B.?质点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C.?质点第2s初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2m/s??????????????D.?质点的速度每秒变化2m/s
9.某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0.6m/s2 ,那么在任意 1s 内( ??)
A.?此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 0.6 倍
B.?此物体任意 1s 的初速度一定比前 1s 末的速度大 0.6m/s
C.?此物体在每 1s 内的速度变化为 0.6m/s
D.?此物体在任意 1s 内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 0.6m/s
10.下列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表达式(初速度v0 , 末速度v,加速度a,位移x,时间t),正确的是( ??)
A.?v=v0+at2???????????????????????B.?x=v0t+12at???????????????????????C.?v2?v02=2ax???????????????????????D.?a=xt
11.A、B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的加速度a1=1.0 m/s2 , B的加速度a2=-2.0m/s2 , 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
A.?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B.?A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做的是匀减速运动
C.?任意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 D.?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12.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10s末开始刹车,经5s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 a1:a2 之比和位移之比 x1:x2 分别为( ??)
A.?a1?a2=1:4 , x1:x2=1:4?????????????????????????????????B.?a1:a2=1:2 , x1:x2=2:1
C.?a1:a2=1:2 , x1:x2=1:4????????????????????????????????? D.?a1:a2=4:1 , x1:x2=2:1
13.A、B两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的加速度a1=1.0 m/s2 , B的加速度a2=-2.0m/s2 , 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B.?A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做的是匀减速运动
C.?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 D.?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14.现在的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a=v?v0t ,而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A=v2?v1s ,其中 v1 、 v2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 s 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示物体在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在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小
C.?若A不变,则物体在位移中点处的速度等于 v1+v22
D.?若A>0且不变,则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比 v1+v22 大
15.某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表示为s = 4t-4t2(m),则该物体运动地初速度及加速度的大小分别是(? ?)
A.?4m/s? 4m/s2???????????????????B.?8m/s 8m/s2???????????????????C.?4m/s -8m/s2???????????????????D.?4m/s 8m/s2
16.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为a,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x,末速度为v,则此物体运动规律的表达式为(?? )
A.?x=vt+ 12 at2??????????????B.?x=vt- 12 at2??????????????C.?x=-vt+ 12 at2??????????????D.?x=-vt- 12 at2
17.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 a=△v△t 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取其倾角,由公式 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 a=△v△t 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18.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0.5 m/s,第9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第9 s末的速度和质点在前9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
A.?a=1 m/s2 , v=9 m/s,x=40.5 m?????????????????????B.?a=1 m/s2 , v=9 m/s,x=45 m
C.?a=1 m/s2 , v=9.5 m/s,x=45 m?????????????????????D.?a=0.8 m/s2 , v=7.7 m/s,x=36.9 m
19.一辆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8s末开始刹车,经4s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在做匀变速运动,那么前后两段的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 )
A.?1:4????????????????????????????????????????B.?2:1????????????????????????????????????????C.?1:2????????????????????????????????????????D.?4:1
20.一辆长为0.6 m的电动小车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时间间隔为2 s的相机拍摄了一组照片。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0.5 m/s2???????????????????????B.?1.5 m/s2???????????????????????C.?2.5 m/s2???????????????????????D.?以上没有正确答案
二、综合题
21.某同学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各计数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则由纸带可知(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C点的速度 vc = ________m/s;
(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
22.图中装置可用来探究物块的运动情况,细线平行于桌面,遮光片的宽度为d,两光电门AB之间的距离为s,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分别测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A、B所用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A和tB , 用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遮光片竖直中线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利用实验中测出的物理量符号写出:
(1)遮光片到达光电门A处瞬时速度VA=________
(2)物块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
(3)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遮光片竖直中线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23.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释放一个小球,每个小球在斜面上都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加速运动,在连续释放几颗小球后,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下照片,照片显示的是斜面的一部分。如图所示,测得xAB=15 cm,xBC=20 cm,则:
(1)拍摄时xCD的大小________,
(2)A球上方滚动的小球还有________颗.
24.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A=16.6mm、xB=126.5mm、xD=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xA , xB , xD和f表示)
参考答案
B 2.B 3.B 4.A 5.C 6.D 7.B 8.D 9.C 10.C 11.A 12.B 13.A 14.C 15.D 16.B 17.C 18.C 19.C 20.A
21.【答案】 (1)0.872
(2)1.68
【解析】C点的速度vC= BD2T = 23.64cm?6.20cm2×0.1s =0.872m/s;加速度a= CE?AC(2T)2 =1.68m/s2。
22.【答案】 (1)dtA
(2)d22s(1tB2?1tA2)
(3)小于
【解析】(1)物块经过A点时的速度: vA=dtA 。(2)物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 vB=dtB ,物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位移公式得:vB2-vA2=2as,解得加速度为: a=d22s(1ΔtB2?1ΔtA2) .(3)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认为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而物块做加速运动前一半的时间内的位移小于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所以时间到一半时,遮光片的中线尚未到达光电门,所以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小于遮光片竖直中线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23.【答案】 (1)0.25m
(2)2
【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0.2-0.15=0.05=△x=aT2,可得 a=ΔxT2=0.2?0.15(0.1)2=5m/s2 . xCD=xBC+aT2=0.2+5×(0.1)2=0.25m .(2) B球的速度vB等于AC段上的平均速度,即有 vB=xAB+xBC2T=0.15+0.202×0.1m/s=1.75m/s ;由vB=at得,则B球运动的时间为tB=0.35s,因为T=0.1s,B球上面还有3颗小球,则A球上方有2颗小球.
24.【答案】 (1)0.1
(2)2.49
(3)(xD+2xA?3xB)f275
【解析】解:(1)电源的频率为50Hz,知每隔0.02s打一个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可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
·(2)C点的瞬时速度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则 vC=xBD2T=(624.5?126.5)×10?30.2m/s =2.49m/s.
·(3)根据 xBD?2xAB=3aT2 ,xBD=xD﹣xB , xAB=xB﹣xA , T=5f
则a= xD+2xA?3xB3T2 = (xD+2xA?3xB)f275 .
故答案为:(1)0.1(2)2.49(3) (xD+2xA?3xB)f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