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14 07:4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运用视频、示意图、图片等资料,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后果,培养人地协调观。
2.以某一环境问题为例,全面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主要方式和结果,培养综合思维。
3.运用相关材料,从自然和人为原因两个角度分析与归纳某一环境问题的成因。
4.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方法,感悟人地关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环境问题的概念、分类、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2.知道世界环境问题的地区分布差异、原因与表现。
【教学难点】
1.运用示意图,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结合世界环境公害事件的实例,分析与认识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激趣导入,学生观看视频资料《砍伐雨林实录》,认识到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会对生态造成严重影响,威胁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不可逆的生态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探究环境问题的类型、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的兴趣。
【讲授新课】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环境利用的强度日益扩大,由此也引发了诸多问题。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严重毁损,已经危及我们和子孙后代。你知道什么是环境问题吗?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哪几类呢?其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危害分别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就是这节课我们将要重点学习和探究的问题,期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够圆满地解决和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开始吧!
(板书)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学生进行课前探究:《寂静的春天》的主旨及其反响。
阅读教材P110“探究”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春天本来是鲜花盛开、百鸟齐鸣的美好季节,而《寂静的春天》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呢?
2.议一议,《寂静的春天》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生:(可能的答案)1. 《寂静的春天》向社会公众深刻地揭露人类滥用杀虫剂而导致灾难的具体事件,人类滥用化学药物在杀死昆虫的同时,必将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最终会导致春天里出现“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的毫无生机、死气沉沉的可怕景象。
2.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人们的环境意识,同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
1.环境问题的概念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生:(可能的答案)1.环境问题一般指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的分类:如表1.环境问题的分类。
三大类型 具体类型
环境 问题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资源短缺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教师继续图片资料,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问题的划分及主要类型。
(板书)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以下示意图,分小组讨论与交流,分析和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师适时引导和点拨。
图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生:(可能的答案)1.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①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②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自然资源衰竭。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
2.环境问题的危害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2.危害:①威胁生态平衡;
②危害人类健康;
③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展示示意图和图片资料,给学生讲述“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恶化后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危害。
学生进行活动探究1:环境问题的分类。
1.不同学者对环境问题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将下列环境问题按照所示范的形式,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并说明连接的理由。
生:(可能的答案)
学生进行活动探究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及原因。
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不同,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有所不同。读图5-3,完成相关任务。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进行说明。
生:(可能的答案)A.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特点:
①程度较发展中国家轻,
②主要以环境污染为主(臭氧层破坏、全球性气候变化、海洋污染、酸雨等)
③将环境问题通过国际贸易、发展援助等方式转移给发展中国家;
B.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特点:
①较发达国家严重
②主要以生态破坏为主(森林退化、荒漠化等)
(问题承上)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不同,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有所不同。读图5-3,完成相关任务。
2.议一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A.发展中国家:
①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②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
B.发达国家:
①因强大的“经济活动”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②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等。
教师过渡:以上我们了解和认识了环境问题的概念、分类、成因、危害,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差异及其原因。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具体认识三大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形式及其防治措施等。
(板书)二、主要环境问题
1.资源短缺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资源短缺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1.①人类长期大规模开采与破坏,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人均拥有量大幅度减少,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②人们为了谋取眼前的经济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学生进行活动探究3: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破坏的主要形式。
生:(可能的答案)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肆意开采矿产资源、不合理灌溉、建筑用地、滥垦草地、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放牧、公共建设等。
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学生进行活动探究4: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减少的关系。
阅读教材P112“活动2”的资料,讨论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减少的关系。
生:(可能的答案)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几点:
1.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
2.随着人口急剧增长,人均土地面积减少,人均资源拥有量不断减少;
3.环境对污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当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时会出现严重环境问题。
【知识拓展】我国的资源总量与人均资源占有量。
教师展示表2、表3,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表2.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
类别 国土
面积 矿产
资源 耕地
资源 河流年
径流量 森林
面积 资源基
本特征
总量居世界位次 3 3 4 6 6 自然资源大国
人均量占世界比值 1/3 3/5 1/3 1/4 1/5 人均资源量不足
人均量居世界位次
80 67 88 121
教师讲述:地大物博÷众多人口=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表3.中、美及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
资源 中国 美国 世界平均 与世界比较
国土(公顷/人) 0.9 3.87 2.75 约1/3
耕地(亩/人) 1.41 10.9 3.75 约2/5
森林面积(亩/人) 1.8 17.8 14.3 约1/9
林木储积量(米3/人) 9.6 83.4 62.8 约2/13
草原面积(公顷/人) 0.21 0.99 0.65 约1/3
水资源(米3/人) 2300 18000 1000 约1/4
学生进行活动探究5:“水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成因与解决措施。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季风气候显著,雨量充沛,河湖众多,素来被称为“水乡”,但现实情况是水资源情况并不容乐观。据统计,绍兴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63.7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多年平均缺水量达到8794万立方米。尤其是优质水资源更显不足,根据规划2020年、2030年绍兴市分别存在0.56亿立方米和1.13亿立方米的优质用水缺口。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绍兴“水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根据绍兴水资源短缺的成因,说出解决其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生:(可能的答案)1.原因:①绍兴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季节分配不均;②人类生产生活需水量大;③人类生产生活导致水污染较严重。
2.解决措施:①建立水利设施;②实行跨区域调水;③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④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