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如图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D.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2.一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这表明德国参加一战是为了( )
A.扼杀巴黎公社
B.争夺世界霸权
C.解放黑人奴隶
D.推动欧洲联合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点燃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 )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德国无限制潜艇战
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5.“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这场“大战”的性质是反法西斯战争
②这场“大战”以协约国的失败而告终
③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④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6.1917年3月25日《申报》刊文报道:“十六日夜间,(哈尔滨)各界俄人皆手执国旗,由军乐队率领沿街欢呼呜拉,并拍电俄京祝贺。十七日,租界内满街悬旗,俄人皆彼此道贺。”“俄人”庆贺的是( )
A.农奴制度的废除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人民委员会成立
D.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7.“阿芙乐尔”在俄文中的意思是“曙光”或“朝霞“,在古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的女神,她唤醒人们,送走黑暗,迎来光明。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迎来的“光明”是( )
A.第一国际成立
B.二月革命的胜利
C.巴黎公社革命
D.十月革命胜利
8.列宁指出“商业不完全是资本主义的邪恶,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今天还不能越过商品经济的发展.”集中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政策是( )
A.国家工业化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9.斯大林上台后,在一次讲话中说:落后就要挨打,但是我们不想挨打。不,我们拒绝挨打!……那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再落后了。
于是苏联( )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推出了新经济政策
C.开展了工业化建设
D.发动了垦荒运动
10.“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这一描述反映了苏联实行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市场经济体制
D.苏联模式
11.前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中唱道:“伟大俄罗斯,永久缔联盟;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并激励我们,去建立功勋。”我们从歌词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各族人民自愿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
C.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就显著
D.斯大林模式促成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12.“为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这一条约( )
A.使中国获得关税自主收回租界
B.未能实现美国的“门户开放”目的
C.使日本独霸中国
D.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13.历史课上,两位同学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他们辩论的主题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对峙格局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D.世界多极化趋势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4.“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阿芙乐尔’号战舰传来隆隆炮声……”材料反映的是二月革命时的情景。
(判断对错)
15.新经济政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政策,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
(判断对错)
1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
17.一战是人类史上的浩劫,至今仍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火星四溅的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历来是国际关系中复杂的地区,素有“火药桶”之称。在这里,民族矛盾、宗教冲突、边界纠纷、政治分歧等棘手的问题既相互影响,盘根错节,又大有水火不容之势。
(1)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巴尔干半岛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一战前,巴尔干半岛一直动荡不安,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美国参战真相】
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作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可追求,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款。
﹣﹣美国总统威尔逊
(2)威尔逊标榜的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实际情况是否如此?
【拒绝战争,珍爱和平】
一战主战场在欧洲,但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先后卷入。据统计,先后共有6500万人参战,其中死亡800万人,伤者2100万人。
(3)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我们呼吁:不要让战争悲剧重演,拒绝战争,珍爱和平。为有效防止战争,建设和谐世界,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和美国比较快,在这两个国家中,经过若干个十年,煤和铁的产量各增长一倍。而苏联从1928年到1938年十年间,铁和钢的产量却增长了三倍,煤增长了两倍半……苏联1939年工业的总产量,从数量标准方面衡量,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但在质量上,按西方的标准,生产水平是低的。许多仓促建成的新工厂质量差,且为迅速的折旧所苦恼。
材料二:1937年世界主要国家纸产量比较
国
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苏联
人均产量
103磅
92磅
92磅
51磅
17磅
11磅
﹣﹣以上材料摘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苏联钢铁、煤的生产取得上如材料一所述成就的原因。
(2)据材料,说说这段时间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存在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以英国为首的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使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故选:A。
2.一战前,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英法俄三国协约和以德国为核心的德意奥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因此一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这表明德国参加一战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
故选:B。
3.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开枪刺杀了斐迪南夫妇。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就是这样的一个偶发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故选:C。
4.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彩,而史论则是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ABD属于史实,C属于史论。
故选:C。
5.据“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可知,材料中的“大战”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这场“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战争,选项①与题干无关。
故选:B。
6.由材料中的信息“1917年3月25日”“俄人皆彼此道贺”可知,“俄人”庆贺的是二月革命的胜利,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故选:B。
7.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7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次日凌晨,起义者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后,列宁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了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迎来的“光明”是十月革命胜利。
故选:D。
8.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到1925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故选:B。
9.斯大林上台后,在一次讲话中说:落后就要挨打,但是我们不想挨打。不,我们拒绝挨打!……那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再落后了。
于是苏联开展了工业化建设。通过前两个五年计划,苏俄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盛的工业国。
故选:C。
10.由材料中“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可以判断,这个“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作斯大林模式即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被称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其突出特点是高度集中。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故选:D。
11.根据材料中的“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可知,选项B正确,“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可知选项C正确,“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并激励我们,去建立功勋”可知选项D正确。从歌词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12.“为适用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这一条约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补充,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故选:D。
13.一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通过1919年的巴黎和会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这两次会议使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这一体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只是暂时的,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
故选:A。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4.1917年11月7日,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进攻,列宁领导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十月革命。“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阿芙乐尔’号战舰传来隆隆炮声……”材料反映的是十月革命时的情景,不是二月革命的情景。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F。
15.根据题干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为了破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1921年开始列宁领导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题干描述的是斯大林模式,与苏俄新经济政策不符。
故答案为:
×。
16.一战后,通过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该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该体系基本上完成了战胜国协约集团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该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故答案为:
√。
三、综合题
17.(1)据【火星四溅的巴尔干】的内容据所学可知,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巴尔干半岛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重要目标。一战前,巴尔干半岛一直动荡不安,其最主要原因是大国干涉该地区。
(2)据“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作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可追求,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款。”可知,威尔逊标榜的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为了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争夺世界霸权。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为有效防止战争,建设和谐世界,我们应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等。
故答案为:
(1)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重要目标。主要原因:大国干涉该地区。
(2)目的:为了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与实际情况不符,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争夺世界霸权。
(3)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等。(
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18.(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钢铁、煤的生产取得上如材料一所述成就的原因是苏联从1928年开始,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化建设。
(2)据材料,可知这段时间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工业建设速度快,但质量差;相对于重工业,轻工业发展滞后,与纸相关的文化产业也相对落后。
故答案为:
(1)苏联从1928年开始,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化建设。
(2)工业建设速度快,但质量差;相对于重工业,轻工业发展滞后,与纸相关的文化产业也相对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