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
【教材分析】
《在柏林》是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作为一篇不足400字的微型小说,短小精悍,从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肉体痛苦和对人民心灵的沉重打击。美国作家奥莱尔用笔写出了战争的血和泪,开始的悬念使读者迷惘,后来的结局令读者心头一震,其写作的思路令人拍案叫绝,足以表现出文学的绝妙。作者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通过战时后备役老兵这一形象来反映人类对战争的痛斥、对和平的呼唤。学习这篇小说要通过梳理情节、抓关键字句品味语言、感知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创作技巧等方法来进行。
【教学目标】
1.品味重点词句,感知人物形象。
2.感悟小说设置悬念和以小见大的表达效果。
3.领会小说主旨,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人物的悲剧命运理解战争的残酷,了解微型小说“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
难点:读懂富含深意的细节描写,推断作者对故事中人物、对战争的情感态度。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资料)。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思悟发现
(1)课文哪些地方设置了悬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对于文中的两个小姑娘、战时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形象,你如何评价?
(3)除了设置悬念,你还能在这篇微型小说中发现哪些创作技巧?
(4)课文中说“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中的“静得可怕”如何理解?
(5)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引用诗文,谈话导入
你会背杜甫的诗么?大家熟知的诗人杜甫有一首代表作——《石壕吏》,诗中写道:“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诗中描绘官吏夜晚来家中抓壮丁当兵,三个儿子已经都当兵了,其中两个已经战死,而家中剩下的老母亲也未能逃过一劫,被抓走充军。由这一首叙事诗你感受到什么?(官吏的横暴,战争的残酷),官吏的横暴、战争的残酷带给人民的永远是深重的苦难。对于战争,1200多年前杜甫用饱含痛楚而又深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现实叙事诗,而100多年前美国作家奥莱尔也同样创作了一篇短小精悍却意味深长的小小说,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在柏林》。
解读悬念,梳理情节
概括小说的情节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话说一说小说的故事情节。
叫几名同学交流回答。
师生明确小说情节: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的老兵,在重返战场之前,将他因失去儿子而导致神智不清的妻子送往精神病院。这样的情节凝练集中,出人意料,发人深省!
(二)请同学们出声朗读课文第一句“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读完后请同学们结合初读体验,仔细咀嚼,这句话当中有什么地方让你感觉存有疑惑?
预设:学生们会质疑“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一处。
师引导:火车是公共场所,应该男女老少汇聚才对,而作者这样写,是故意为之,是作者构思精巧的表现,这样写就是给读者设置悬念,使读者持有急切期待的心情,这是本篇小说创作的技巧之一。
PPT出示“悬念”的定义:
悬念,即读者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未知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悬念”是艺术作品的一种表现技法,是吸引读者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
(三)设置悬念会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寻找答案,接下来,请同学们往后默读文章,你还能找到哪些悬念?
默读要求同学们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顾,一气呵成读完全文。
(四)预设:体弱多病的老妇人为何不停地数着“一、二、三”?
“一、二、三”有什么特殊含义?
老头为什么对发出嗤笑的小姑娘狠狠扫一眼?
是什么导致老妇人神志不清呢?
老头与老妇人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两次交代老头的身份是“战时后备役老兵”?
老头、老妇人将要去哪里?
这些层层的悬念,吸引我们一直读下去。在小说结尾,在战时后备役老兵的话中,我们把答案一一揭晓。
三、品读语言,感知人物
(一)战时后备役老兵的一席话,把所有的悬念都解开。这处语言描写很值得我们用心品读。PPT出示老兵的话:
小姐,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二)尝试自己读一读,从这段话中,你能读出老兵的什么情感?
预设:
愤怒、痛苦、矛盾、纠结、无奈等词语。
(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答这段话中哪个词隐藏着老兵矛盾又无奈的心情? 预设:——总得(děi)
追问:“总得”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品读“总得”一词表达的丰富情感。
师明确:表示在事理上或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
进一步引导,发挥想象:
这个老兵有这么多的矛盾和痛苦,
这个家庭呢,有没有矛盾和痛苦?
他们的儿子活着之时,有没有矛盾、痛苦?
他的妻子思念亲人,有没有矛盾、痛苦?
他的亲人被人嗤笑,有没有矛盾、痛苦?
他可怜的亲人无人照料,他却要上前线,有没有矛盾、痛苦?
这所有的矛盾、痛苦都汇集到一个词:“总得”,虽然有各种的不情愿,但也一定要做,就像这样PPT展示,学生齐读:
(四)带着这些认识,指导学生朗读。
“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尽量读出矛盾、纠结、痛苦之情)
(五)在学生朗读出情感之后,引导:老兵之所以矛盾、纠结,是因为家中的老妇人无人照料、可怜至极。那同学们把目光再次聚焦本段,看一看老妇人在这一段中分别被称谓成什么?
预设:
可怜的夫人、我的妻子、他们的母亲
进一步引导,这样温暖的称谓马上就会被叫做一个可怕的词——“疯人”!由此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学生感触到战争带来的危害,对战争产生憎恶之感,战争是毁灭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的罪魁祸首!
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这个可怜的夫人、妻子、母亲神志不清的举动却被两个小姑娘嗤笑,这是多么可气又可悲的事情!作者第一次写小姑娘笑是嗤笑,请同学们看看第二次是怎么写的?
嗤笑——傻笑
继续追问:“嗤笑”是站在老兵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小姑娘的行为,那“傻笑”代表谁的态度?
预设:作者的态度(作者贬斥两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
教师点拨:明明是在写笑,却总是笑不起来,因为这笑背后,却处处滴着战争的血和泪。PPT出示文章的写作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战后德国失去了10%的领土和人口,有200万年轻的男性成为战争的受害者,德国人民饱受了四年的饥饿,并且承担着巨大的债务。吞噬一切的四年战争和最终的失败给德国在力量和希望上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由这段材料你看出了什么?
预设:战争的残酷、战争的危害、战争的代价。战争荼毒生灵,百害无一利,最终受害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民百姓。
(七)教师引导:在这普通百姓中,就说不定有小姑娘的父辈、兄辈,到那时,她们就真的不会再笑了!带着以上对老兵、对老妇人、对小姑娘形象的感悟和认识,让我们来齐读老兵的话。学生齐读后,教师点评。
教师点拨:此时的老兵情感复杂、情绪激动,但是他要把这些情绪、情感融进语言中,所以他“挺了挺身板”,开口了,找一个学生读;
读完后点评,并引导:曹文轩教授说过,朗读是一种仪式,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敬畏之心,仔细揣摩人物此刻的心情,再读这一段文字。
教师小结:我们说作者构思高明又独特,没有写战场上的炮火连天、横尸遍野,更没有写战争留下的残垣断壁、瓦砾废墟,用老兵的这一段话就勾勒出战争带给人民的无边痛苦:所有残酷的过去、悲痛的现实和艰难而又未知的未来。
四、以小见大,领悟主旨
(一)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隐藏在作者简练而又富于动感的字里行间。出示小说的最后一句话: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引导学生思考,(车厢里的人在听到老兵的话之后的心情)车厢里一片……
预设:(震惊、同情、悲伤、愤怒、希望等)
车厢里一片震惊、同情,为老兵一家五口人的遭遇;
车厢里一片悲伤,可能也想到自己的亲人;
车厢里一片愤怒,为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
车厢里一片希望之声,希望没有战争、只有和平。
(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为什么没有用以上的词语,只用一个寂静,寂静
的可怕。
教师让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寂静是每个人都受到心灵的震撼和冲击,可怕则是灵魂遭受严厉的谴责与拷问。用静反而写出了内心的动,越是寂静无声,越是内心汹涌澎湃,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带领学生质疑:题目名为《在柏林》,可是内容是写火车车厢的故事,是否恰当?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也能体现作者的反战主题。作为侵略国的德国国民尚且遭受如此大的创伤,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那么被侵略的国家就更其惨烈了。
引领学生体会小角度大主题。
预设:以小见大。车厢虽小,却透视时代;故事虽短,但意蕴甚丰。作为战争的话题,作者将其浓缩在一个特定的场合去演绎、去表现,这就是本篇小说创作的另一个技巧——以小见大。
五、拓展阅读,畅写心得
(一)请同学们阅读法国哈巴特·霍利的小小说《德军剩下来的东西》。读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你想对战争说什么?
(二)写一写: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你的终点站是和平站……
教师结束语:战争,是一个令人恐惧、令人憎恨的字眼。它让年轻人失去生命,让母亲失去孩子,甚至让老人也要流血牺牲。战争带来物质上的外伤远不及精神上的内伤之深重。 请忘掉心殇,守住幸福,开往和平!
附:板书设计
在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