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质量检测卷
一、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下面打上“√"。
溅起(
jiàn
qiàn)
执行(ji?
zhí)
习惯(
gàn
guàn)
缆绳(
l?n
n?n)
娇嫩(jiāo
qiáo)
叠花篮(dié
zhé)
旭日(xù
ji?)
厘米(l?
lí)
二、看拼音,写词语。
r?n
lǜ
d?n
xi?o
féi
zào
mó
gu
(
)
(
)
(
)
(
)
lang
zi
yīng
ér
chóu
rén
I?
fà
(
)
(
)
(
)
(
)
三、给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找个近义词。
1.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
2.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
)
3.小沙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
)
4.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
)
5.父亲看见了,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
6.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
四、词语我来秀。
1.词语模仿秀。
(1)例:清清爽爽(AABB式)
(2)例:耿耿于怀(AABC式)
2.看谁词语搭配最漂亮。
锃亮的(
)
优秀的(
)
轻轻地(
)
守信用的(
)
时髦的(
)
慢慢地(
)
五、体会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并选择。
麻烦:①烦琐;费事。②使人费事或增加负担。③烦琐难办的事情。
1.最近住在这里,给你添了不少麻烦,多谢你了。(
)
2.这个问题很麻烦,要想解决有难度。(
)
3.他性格古怪,自己能做的事,绝不麻烦别人。(
)
希望:①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②希望达到的某种目的或出现的某种情况;愿望。③希望所寄托的对象。
4.这个希望不难实现。(
)
5.他从小就希望长大了做一名医生。(
)
6.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
)
六、句子乐园。
1.体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仿写。
(1)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2)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2.用加点词语造句。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3.照例句,根据提示,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写。
例: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
集市上真热闹,
七、日积月累。
1.李叔叔看到好人好事,就毫不迟疑地追随、仿效;发现自己有过错时,就毫不犹豫地改正。他的确做到了“
,
”。
2.“
,
。”一个人有了过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过错却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3.没有人不犯错误,如果犯了错误,能及时改正,这才是最好的行动。正如
“
?
,
”所说的道理一样。
4.苏轼曾经说过:“
,
。”它的意思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八、根据课文填空。
1.《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描写了孩子们
、
、
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
。
2.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
。她的作品有《
》《
》等。
3.《剃头大师》讲的是“我”给表弟
理发的故事,课文语言幽默诙谐,其中的“害人精”指的是
。
九、快乐阅读。
(一)课内阅读。
江上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1.仿写词语。
例:笑哈哈
笑
笑
2.填空。
第一句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者把
比作
。
3.选出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
A.表示反语,具有讽刺否定的意思。
B.表示引用别人的话。
C.特指水性好的孩子。
4.诗歌主要描写了孩子们的动作,请你把诗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下来。
5.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二)课外阅读。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
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竹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
)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
)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重向井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
”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情趣——(
)
称赞——(
)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伯父想了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
①
②
5.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呢?用“
”画下来。
6.你觉得徐文长是个怎样的孩子?联系生活说一说我们可以向他学习些什么。
7.你有用过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难题吗?请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一说。
十、习作。
我们身边有许多有特点的人:爱学习的同桌、慈爱的妈妈、辛苦工作的爸爸、和蔼可亲的保安、知识渊博的老师等。请你选取印象最深、特点突出的一个人来写一写。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给文章起一个有趣的题目,还要认真书写、用好标点。
答案
一、
jiàn
zhí
guàn
l?n
jiāo
dié
xù
lí
二、染绿
胆小
肥皂
蘑菇
廊子
婴儿
仇人
理发
三、1.游戏2.迎接3.请求4.消除5.奇异6.懊悔
四、1.(1)干干净净
痛痛快快(2)彬彬有礼
楚楚动人
2.剃刀
顾客
一提
孩子
发式
吹起
五、1.③2.①3.②4.②5.①6.③
六、1,提示:(1)仿写比喻句即可。(2)仿写拟人句即可。
2.示例:你看草那么绿,花那么美,树那么高,天那么蓝,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啊!
3.示例:商家促销的吆喝声,顾客与商家的讨价还价声,熙熙攘攘的行人往来穿梭,谈论着各种事情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七、1,见善则迁
有过则改
2,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
3.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4.改过不吝
从善如流
八、1.溪边垂钓
江上嬉水游泳
雨后林中采蘑菇
童年生活的快乐
2.散文家
诗人
繁星
春水
3.小沙
剃头师傅
九、(一)1.呵呵
眯眯
2.比喻
游泳的孩子
鸭群
3.C
4.下水
扇动
拍水
拨动
拨
溅
笑
钻入
出水
5.描写了调皮可爱的孩子在江上游泳的情景。
1.聪明的徐长文
2.趣味
夸赞
3.既
也
4.①提着两只装满水的桶,通过又软又窄的桥。②拿吊在长竹竿顶端的礼物
5.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重向井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6.徐文长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筋思考的孩子。我们可以向他学习遇到难题善于动脑筋思考。
7.一年夏天,爸爸买回一个大西瓜。妈妈递给我一把小刀,说:“你得写一个字,把西瓜分成9块,不然就不能吃!”我想了想,用小刀在西瓜上写了一个“井”字,妈妈笑了,说:“真聪明!”
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