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4 09:1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测试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8分)
我们jīn
jīn
yǒu
wèi(     )地听jiù
fù(   )sù
shuō(   )着文学shū
kān(   )中的yīng
xióng(   )故事。原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有着许多xīn
suān(   )事儿,甚至也有着一些
huāng
táng(   )事儿。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之所以常被神化,那都是人们的zì
zuò
duō
qíng(     )罢了。
二、
下列每组词或读音,完全正确的打“√”,错误的用“____”画出并改正。(4分)
1.
岂敢(qǐ)     地煞(shà)     
羞耻            (  )
2.
斩断(zhǎn) 
  
画卷(juàn) 
   
尝还            (  )
3.
传记(chuán) 
  
出差(chāi)
    
烦琐            (  )
4.
馈赠(guì) 
   
发酵(jiào) 
   
诵读            (  )
三、
选择题。(2分)
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默而识之。(认识) 
   
   
B.
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坚持)
C.
敏而好学。(敏捷) 
   
   
D.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同“智”,智慧)
四、
按要求完成句子。(9分)
1.
读书,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畅游;读书,让我们在智慧的殿堂浏览;读书,让我们在梦想的天空翱翔。(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3分)
读书,让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书,让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书,让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
2.
平时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发挥了作用。(改为比喻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翻译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缩写“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应该是(  )(2分)                              
A.
图书馆像磁石。 
    
  B.
图书像磁石。
C.
图书馆吸引着我。       
D.
图书吸引着我。
五、
将下列句子排序。(5分)
(  )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  )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  )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  )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  )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六、
日积月累。(13分)
1.
《忆读书》的作者是________,她在文中用九个字来指导儿童如何读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
2.
《我的“长生果”》一文描写了作者童年________、________的几件事。文章结尾作者感悟出:作文,要写________________;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
吾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思,无益,_______________。(3分)
4.
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
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6.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
七、
在阅读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时,你喜欢的人物形象他(她)出自哪部作品?你为什么喜欢他(她)?把理由分条讲述清楚。(5分)
我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____,出自《____________》。
我喜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阅读理解。(24分)
(一)忆读书(节选)(11分)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  )越看越明白。(  )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1.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2分)
果然       
虽然       
居然       
忽然
2.
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故事与《三国演义》中的哪个人物有关            (  )(1分)
千里走单骑  温酒斩华雄  刮骨疗毒  败走麦城
A.
诸葛亮    
B.
周瑜    
C.
关羽    
D.
张飞
4.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说明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书很重要,读书方法更重要。试着写两个你读书的方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人读书(13分)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地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了“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   )在一天之内(   )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   )哪种读书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  )能钻进去,(  )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文中括号内。(3分)
无论……都…… 即使……也…… 既……又……
2.
根据文章内容在括号内填入读书方法。(3分)
鲁迅(   )   爱因斯坦(        )   毛姆(      )
3.
孟子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告诫我们不应该________,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
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根据“//”提示写在下面。(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习作训练。(30分)
走进书籍世界,体验精彩人生。爱读书的你一定读过不少好书。与书为友,以书会友,请以“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为题,谈谈这本书的基本内容以及你喜欢它的理由,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这本书,让这本书成为更多人的朋友。要求:条理清晰,语句通顺,字数400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八单元测试
一、
津津有味 舅父 诉说 书刊 英雄 辛酸 荒唐 自作多情
二、
1.
√ 2.
尝 偿 3.
传 zhuàn 4.
馈 kuì
三、
D
四、
1.
攀登科学的高峰 获得精神的食粮 感悟人生的真谛 
2.
平时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 
3.
天资聪敏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4.
D
五、
①⑤②③④
六、
1.
冰心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
读书 写作 真情实感 借鉴和模仿 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3.
终日不食 终夜不寢 不如学也 
4.
天光云影共徘徊 为有源头活水来 
5.
此日中流自在行 
6.
心到 眼到 口到
七、
细马 草房子
他勇敢,有担当。养父家的房子被水淹没,养父病逝后,他挑起生活的重担,承担照顾养母的责任。
八、
(一)
1.
居然 虽然 
2.
兴趣浓厚的样子。 
3.
C 
4.
说明作者喜欢这本书,并对书中的两个人物非常喜爱和不舍。 
5.
示例:①不动笔墨不读书。 ②边读边思考。
(二)
1.
即使……也…… 无论……都…… 既……又…… 
2.
跳读法 “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乐趣”读书法 
3.
死读书 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把书读活 
4.
(1)
分别列举了鲁迅、爱因斯坦、毛姆三位名人的读书方法。 (2)
概括主题,告诉我们要将书读活,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
九、
习作范例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是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说的。《老人与海》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告诉我们要有永不言败、宁折不弯的精神。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老人常年独自在海上打鱼的生活。有一次他遇到了一条大鱼,但是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成群的鲨鱼。老人使出浑身的解数和鲨鱼搏斗,鲨鱼把能吃的肉全部吃光了。结果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鱼骨架。
我很佩服老人这种永不言败,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精神,而我正缺少这种精神与挑战困难的勇气。记得有一次,我在家做数学练习题,由于辅导书是小姨从外地带回来的,我对于一些题型并不熟悉,遇到难题就一跃而过了。这时,爸爸看见了,就让我仔细读题,一遍读不懂再读一遍,直到读懂为止。在那时,我想起了那位老人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不正是我需要的吗?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迎难而上,把这些难题攻克。渐渐地,我喜欢上了做练习题,这也是对我学习的一种挑战和锻炼。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这种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挫折等着我们,只有像那位老人那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难,遇到困难锲而不舍、永不言败,才能闯过这些暗礁险滩,战胜困难这只拦路虎,创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