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63张PPT)—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63张PPT)—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4 16: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河向东流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说走咱就走
你有我有全都有
路见不平一声吼
该出手时就出手
风风火火闯九州
好汉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走近作者
元末明初小说家。
博古通今,才气横溢, 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一切技术无不精通。19 岁中秀才,29 岁中举人,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 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 “四大名著”之- -的《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
施耐庵
作品简介
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了 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水浒》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
《水浒传》
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个故事又独立成章。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
《水浒传》
本文前传
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他们设计使林冲买了一把宝刀,又传高俅的命令,说高太尉要看那宝刀。于是林冲奉命带着宝刀去见高俅,没想到竟被他们诬陷为“行刺”的刺客,无辜地被刺配沧州。
在路上,陆虞侯买通押送公人董超、薛霸,多次要杀林冲,被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刺配沧州后被派去管理天王堂。不久陆虞侯又贿买了沧州的管营、差拨,调林冲去草料场,想借机烧死林冲。
课文选自《水浒》第10回,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它主要描写了林冲由奉公守法、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逼上梁山的经过,反映了官僚恶霸的凶残,封建社会政治的腐败,逼迫人民走向反抗斗争的道路。
整体感知

赍发jī 酒馔zhuàn 把了盏zhǎn
不省得xǐng 仓廒áo 央浼měi
迤逦yǐ lǐ 干碍ài 彤云tóng
碎琼乱玉qióng 搠shu 仓廒a
ò
ó
正音
小说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主要人物:
林冲
典型环境:
风雪
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请大家根据本文情节划分段落层次并给每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1) 开端
陆虞侯密谋害林冲( 2-5) 发展
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6-9) 发展
林教头杀敌山神庙( 10-12) 高潮结局
梳理情节
分析人物形象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开端)
(1)此部分中对林冲和李小二相识经历的插叙和林冲与李小二的对话在情节上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汇报)
参考:
①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
②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
③说明林、李亲密关系,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
(2)林冲被高俅陷害,仍称仇人为“高太尉”,并对李小二“坦言”自己是“罪囚”,体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
对诬陷自己的人不气愤、不痛恨,还恭敬地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他才受了官司。
安分守己
委曲求全、性格软弱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发展)
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京城,高俅又派陆谦、富安等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
(进门两个 “闪”字及出去“低着头”表现了什么? )
◆这两个“闪”字和“低着头”用得很形象,说明他们怕暴露身份,躲躲闪闪。把.搞阴谋诡计的坏人那种鬼鬼祟祟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了。
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①大惊:一马 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害自己
②大怒: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
③复仇:上街买刀,带在身上,团团寻了一日。
强烈反抗意识
④松懈一街上寻了三五日, 不见动静,就“自心下慢”(对仇人有所怀疑, 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
反抗不坚决,依然抱着委曲求全的幻想
明确:
林教头接管草料场(发展)
本段是由陆谦的谋害到林冲杀人报仇的过渡,表面看, 紧张形势缓和下来,实际上,事态正按照陆谦的预谋发展。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 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
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
①心有疑虑一却不害我, 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
②听从安排一林冲自来天王堂.....
③打算安稳过冬一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④祈求庇佑一买酒途经山神庙时, 还祈求“神明庇佑”。

委曲求全、逆来顺受
随遇而安、安分守己
风雪夜山神庙复仇(高潮和结局)
(1)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先看出门买酒的一段细节描写--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 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_信步投东....
明确:
林冲对这个世界是小心的,是赔着小心地呵护着这个世界,虽然它如此寒凉(大雪),如此残破(崩坏),如此寂寥,但他仍不愿失去自己仅有的安身之所。
将火炭盖了
拿了钥匙,带了钥匙
反拽上锁了
希望平安,不再出意外
钥匙就代表着林冲依然有地方可以栖身
呵护现有一-切,宁愿委屈
也要守护现有的宁静日子
(2)买酒回来,发现草厅被雪压倒了,又有-段细节描写一-
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 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 -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这段细节描写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性格、 作用等)
②写林冲的软弱和随遇而安。他没有怨恨,没有激愤(管营不是说可以弄些盘缠吗),将就着过。
明确:
①写林冲的责任心。虽然他此时站在大雪迷漫之中,不知道今晚安身何处,但是,他先想到的是草料场的安全:搬开、探、摸。认定安全了,才想“怎生安排”自己:卷、挑、拽、锁。
③埋下伏笔。起火是人为,“恐怕火盆内有炭....浸灭”。
(3)林冲进了山神庙,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么一个细节?
②林冲性格细心。
①伏笔。
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了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4)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荒山古庙。
“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 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 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在这样的地方,林冲有什么表现呢?
①有定性。在这样的狼狈和仓皇里,仍然有条有理从容不迫,耐得住性子,心不烦意不乱,有定性。一深藏不露的力量。
②无反心。没有过激的言论和举动。
③再次强调林冲所拥有的六大件:花枪、 酒葫芦、絮被、毡笠子、白布衫、钥匙。
明确:
(5)杀前两个,一点都不罗嗦,杀陆虞候,为什么要罗嗦几句?
林冲要告诉他:
①杀他的不是林冲,是天道!他违背了基本的为人之道。山神庙里杀人,也含有这意思。
②杀他的不是别人,是自己!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害林冲,恶贯满盈。
“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 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 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 -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
(6)结尾一句再次提到林冲的六大件,如何理解?
第一,写到了白布衫、搭膊、毡笠子。
这些是穿了,系了,带了。这是出行的。
第二,写到了葫芦和被。
这些是丢了不要。它们象征着安寝和享受,象征着与这个世界的和谐相处。
第三,写到了枪。
“提了枪”。
枪是冲突与决杀,是与这个世界决绝、复仇的东西,现在紧紧握在手里。
从此,花枪上就不再挑着酒葫芦了,挑着什么呢?
林冲性格的变化与发展
沧州遇旧
(善良安分)
听说陆谦到来
(买刀寻敌)
三五日未见消耗
(自下慢心)
接管草料场
杀死陆谦
(奋起反抗)
(随遇而安)
(大惊、大怒)
亲闻陆谦阴谋
(忍无可忍)
主题分析
回首看看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高俅千儿子调戏他老婆)到梁山泊,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杀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吗?
明确:
“逼”。 高俅一步步逼,逼到野猪林,逼到草料场的火海。林冲则能忍则忍,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方醒,面对“逼”,“忍” 不是办法,唯有“反”才能生存。
思考:
由林冲性格变化揭示主题:
高俅:抢老婆、远刺配、谋性命
林冲:忍、再忍、忍无可忍、反
林冲当时在东京是保卫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尚且被逼起来反抗自己的阶级。那么在同样黑暗、腐败的封建社会里,那些被压在最底层的百姓是怎么个活法?
所以走投无路,揭竿而起的人又何止林冲一个?
这就是本文主题“官逼民反”。
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了 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因此《水浒传》全书主题:
林冲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这真是:
“英雄末路怎能安家乐业, 世道凄凉何不揭竿而起。”
你能给这副对联拟个横批吗?
官逼民反

猫儿给围赶得走投无路,也会变成狮子。- -塞万提斯

医治罪恶的正确方法是和它斗争。--泰戈尔
名言链接
分析环境描写
小说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2)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3)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作用:
只用寥寥数笔就真实地再现出沙皇统治的社会的一- 片萧条败落的景象,反映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国社会的阴森可怖的黑暗面貌。
◆例: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中,开头是警官奥楚蔑洛夫走过的市场:“四下一-片寂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②渲染气氛
◆例:《故乡》 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鲁迅的《药》开头对时令的描写: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作用:
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从而渲染了夏喻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
③烘托人物形象
◆例:鲁迅先生的《故乡》,作者把少年闰土置于神异的图画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 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 -柄钢叉,向- -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作者用自然景色之美来烘托少年闰土的活泼,勇敢,天人合一,使少年闰土这个形象在这个广阔而又鲜活的世界里活灵活现。
作用:
④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
⑤推动情节发展
◆例: 《药》中,华老栓买到人血馒头后:“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
◆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写出了华老栓认为儿子的病有药可治的兴奋, 充满希望的心境。
作用:
⑥深化作品主题
◆例:鲁迅《祝福》的最后-段,通过“我”的感受描写了一个祝福景象:“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 -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作用:作者拿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这样,就把富人的欢呼和穷人的呼号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加强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③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越紧)
找一找,文章中直接描写风雪的语句有几处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大)
②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选题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紧)
鲁迅先生说:“那雪正下得紧” 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神韵”好得远。为什么?
“紧”字,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
明确:
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则神庙里,“ 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
侧面描写风雪的文字有哪些?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 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 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 1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本文的这些景物描写,虽然都非常简洁,但其作用却非常丰富,请归纳一下,这些景物描写有哪些具体作用?
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当林冲在风雪中大踏步走上反抗道路时,风雪衬托了一个孤独、悲壮、坚定、勇敢的英雄形象。
①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 埋下伏笔)

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 -件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 - -些额外收入。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 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 2 )暗示情节,推动情节发展:
②作品对风雪的描写,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天气寒冷,林冲才要出去买酒;如果林冲不去买酒,草厅倒塌就可能被压伤压死;如果他不出去买酒,就不会看到山神庙,在草屋倒塌后也不会想到去山神庙过夜。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压塌,林冲无处存身,只好到山神庙过夜;如果草厅不倒塌,林冲就可能被烧死;如果他不到山神庙过夜,就不会听到陆谦等的谈话,也就不会杀敌报仇,投奔梁山。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才用石头挡住庙门;如果他不挡住庙门,陆谦等人就会直接进入庙中,他也就不会从他们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也许陆谦的花言巧语会使林冲相信这是一次巧遇呢, 说不定林冲还会请他们喝两杯呢。
由此可见,作品的景物描写确实是非常精彩而传神的。
明确: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是“林教头(在)风雪(之夜)(投宿)山神庙”的省略。这句话补全的话,就是对文章所叙故事情节的高度概括了。
谈一谈对标题中“风雪”理解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由“林教头”“风雪” “山神庙”三个名词连缀而成的。这一标题,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是“林教头”,故事发生的环境是“风雪”之夜,人物活动的场所是“山神庙”。三个名词连用,构成了一幅有人有物、有景有情的画面,创造了-种凄凉、悲壮的诗一般的意境。
(3)作品的“风雪”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即用“风雪”这一恶劣的自然环境喻指黑暗的社会政治,写出了人物所遭受的险恶境遇。
分析细节刻画
(伏笔和照应)
好的文学作品往往以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取胜,《水浒》 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篇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特别是伏笔和照应,文章照应处理有3处,安排的伏笔更是多达11处,整个行文可谓针脚绵密,滴水不漏。请同学们找一找,并分析它的作用。
1、伏笔
(1)小二曾在东京生活---小二凭口音判断陆谦等人乃东京人氏。
(2)林冲有恩于小二---小二暗中报信 。
(3)林冲沧州初遇小二谈及刺配原由:恶了高太慰---小二听到差拨口中呐出“高太慰”三字,马上心生警惕,与林冲联系起来。
(4)小二夫妻对话中提起林冲性子: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林冲在得知陆谦等人的密谋后急去街上买刀寻敌。
(5)草料场的情形:仓库是草做的,四下里堆的是马草,中间两厅也以草盖成---火烧草料场。
(6)老军提及壁上所挂一大葫芦--林冲以此沽酒。
(7)草厅破败的情况:四下蹦坏,朔风摇振得动--草厅塌坏。
(8)林冲沽酒路上遇--古庙一草厅倒后暂宿古庙。
(9)林冲沽酒前盖火炭,草厅踏后探火盆,知火种已灭--火烧草料场事出有因,有人预谋。
(10)林冲入宿古庙--偷听到陆谦等人的谈话,明了真相。
(11)林冲入了古庙,以石抵门--陆谦等人推门未成。
前有意偷听,后无意偷听,都是关于杀害林冲的阴谋。
前常出现两样武器:花枪尖刀。后林冲就用这两件武器手刃仇人。
2、照应
契诃夫讲剧本创作时有-句话:“ 你如果在第一幕里边,写墙上挂着一把枪的话,那么你在后边一定要放枪,要不你这把枪就不必挂在这儿。”

这话也同样可以用来谈小说,可以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在开头所挂的每一把“枪”都不是多余的,也因此有了行文的干净严谨之美。
1.明确小说的要素,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能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及线索。
3.能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4.能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能分析直接(正面)描写,间接(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5.能分析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描写)的作用。
小说文本考查要点
作业:
完成本课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