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1. 气温
逐渐降低
自然地理差异
课堂在线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读图:
找出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
2. 降水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越来越少
读图:
找出我国的三级阶梯分界线,地形区。
3. 地势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逐级下降
思考方向:
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经济发展水平等。
人类活动差异
1.认识秦岭、淮河。
知识点一 秦岭—淮河
2.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1.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 (地区)
2.1月0℃等温线沿秦岭-淮河一线 (气温)
3.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温度带)
4.800mm年等降水量线沿秦岭-淮河一线 (降水)
5.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干湿地区)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气候)
7.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植被)
8.长江和黄河的分界线 (河流)
9.冬季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 (河流)
10.水稻和小麦的分界线 (农作物)
3.南方和北方差异(自然)
3.南方和北方差异(人文)
4.主导因素
植被类型
归纳
共同的影响因素:
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不同?
为什么
不同?
北方:
南方:
气候
北方:
河流流量
南方:
主要原因:
降水差异
主要原因:
气温差异
小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大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知识点二 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
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北 方 地 区
西 北
地 区
2. 划分界限及因素——A界限
A界限:西北地区、北方地区
A
B
C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主导因素:
降水
2. 划分界限及因素——B界限
B界限: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A
B
C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1月0℃等温线
主导因素:
气候
2. 划分界限及因素——C界限
C界限:青藏地区、其他地区
A
B
C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主导因素:
地形
重点回顾
地区
地区
地区
地区
山脉
河流
等降水量线
山脉
山脉
山脉
西北
北方
南方
青藏
400mm
秦岭
淮河
昆仑
祁连
横断
读图,完成1~3题。
1.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两
大地理区域是 ( )
A.①与② B. ②与③
C.③与④ D.①与④
C
当堂检测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
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四条界线中没
有穿过该线的是 ( )
A.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1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
D.800mm年等降水量线
A
3. 确定②地区与③地区界线的主
导因素是 ( )
A.降水 B.热量
C.地形 D.植被
A
读我国四大区域简图、完成4~5。
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写的是我国的四大区域中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D
5.下面对②④两区域分界线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此线是我国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B.此线与我国l月份0℃等温线的分布大体一致
C.此线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大体一致
D.此线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D
6.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
?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 B.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的分界线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 D. 1月份0℃等温线
A
7. 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
B.该线以南居民以面食为主
C.该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D.该线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