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交流平台
本单元有的课文写到了大的场面,如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课文在写这些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如,《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又注意通过细节去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领略到了各个队伍的特色。
交流平台
在读写活动中学习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交流目的
平时的阅读中,你是否也读到过这样的场面描写?在自己的习作中,你是怎样写场面的?和同学交流。
(1)场面描写的特点:体现点面结合,“点”是具体的描写,“面”是概括的描写。
(2)场面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渲染气氛,烘托事物;点明中心,升华主旨。
交流指导
老师:在场面描写中,我们常用到点面结合的方法。你们知道什么叫作“点面结合”吗?
交流范例
李娜: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完美结合。
老师:你说得很对!“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任洋洋:小说还会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读小说时,要留意环境描写的作用,《穷人》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热心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
老师:在阅读时,要善于抓住场面描写中的“点面结合”的方法,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在写作中,也要善于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让习作变得更精彩!
词句段运用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 . .
. . .
. . .
. . .
认识反复的修辞手法,体会它在句子中起到的表达效果。
练习目的
①所列举的句子至少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构成。
②这些词组或句子,有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有的句式长短不一……
③加点部分所写的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关联或类似的地方,描写的是不同的事物……
④这样的句式侧重点是突出和强调加点部分的内容,对前面或后面的句子所写的事物的特点,起着衬托或反衬的作用。
练习指导
练习运用
(1)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2)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运用反复的修辞,写出五位壮士的决心和中国人民的仇恨。
运用反复的修辞,写出群众不断地欢呼、鼓掌。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认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可以达到别具一格的表达效果,还可以让表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练习目的
1. ①我发现前面两个句子分别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了“说”。
②我发现第三个句子没有用与“说”有关的词语。
2. ①“赞叹”“婉言谢绝”等词语是“说”的同义词。
②可以代替“说”的词语还有“谈论、讲解、窃窃私语……”
③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只写相关的动作和神态,可达到同样的表达效果。
练习指导
练习运用
(1)登上万里长城后, 人们总会说:“这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啊!”
(2)妈妈看着小明受伤的胳膊,着急地问:“这是怎么了?”
(3)“我想在家陪妈妈,今天就不陪你去看红叶了。”我没答应同学小明的邀请。
我会变:
(1)登上万里长城后, 人们总会___________:
“这是怎么了?”
“这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啊!”
(2)妈妈看着小明受伤的胳膊,___________:
“这是怎么了?”
(3)“我想在家陪妈妈,今天就不陪你去看红叶
了。”我__________了同学小明的邀请。
发出赞叹
一脸焦急
婉言拒绝
书写提示
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书写作品。我们也来试着写一写,举办一次书写作品展览。
◇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
◇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书写要求
书写展示
日积月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句子理解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
【已】停止。
指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形容一个人的精神的伟大。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捐躯】献身。
【赴】奔赴。
【视】看作。
【归】回家。
把为国家献身,看作和回家一样。表现一种心甘情愿为国家奉献,勇于献身的英雄精神。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祖宗】祖先。
【疆土】国土。
【以】用,拿。
【死守】拼命守住。
【尺寸】些许、微少。
【与】送与。
祖先留下来的国土,应当用生命去誓死保卫它,不能够拿一丁点儿的土地白白地奉送给敌人。表现了一种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
◎位卑未敢忘忧国。
【位卑】职位低微。
【未】不,没有。
【忘忧国】忘却忧虑国事。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来不敢忘记忧虑国事。表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
拓展积累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2.不能不热爱祖国……但是这种爱不应该消极地满足于现状,而应该是生气勃勃地希望改进现状,……并尽自己的力量来促进这一点。
——别林斯基
3.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聂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