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积累数学实验的活动经验经。在活动中培养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简单推理的能力,进一步积累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经验。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价值,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主动探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学具准备: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硬纸片数袋,小组实验研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交代1平方厘米
出示小正方形:这些都是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一个的面积是多少?
2、用铺的方法求面积
出示图形:
提问: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方法: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铺一铺。铺的时候要注意相邻的小正方形之间要紧紧靠在一起。
结果:面积是多少?为什么是4平方厘米?
3、用铺的方法再解决一个图形。
4、小结: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铺一铺,我们知道了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看来,要知道图形的面积,只要看(这个图形中有几个1平方厘米)
二、制定实验目标和要求
1、设疑造势
出示7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设疑:老师这还有很多长方形和正方形,要知道1号图的面积,怎么办?要知道2号图的面积呢?3号图呢?
造势:都只要去铺吧,4、5、6也只要去铺,这里还有个7号图这个长方形这么大,你们还是愿意选择用铺的办法?说说为什么不愿意铺?铺的话会出现什么问题?
2、确定研究方法
(1)从简单入手:铺这个7号图很麻烦,前面这些1、2、3号这些小图形铺起来麻烦吗?那我们就先铺这些小图形,从简单的开始研究嘛!(板:从简单入手)
(2)找规律:铺了几个后你们肯定就会有点经验了,找找看有没有什么规律啊。
(3)得出算法:再思考一下能不能用一个简单的算式来表示这个规律呢?如果找到这个算式,那这个7号图的面积就能解决了吧?
3、实验目标: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做实验,操作之前请看清实验目标:得出7号图形的面积就算成功了。
4、实验要求:
(1)四人小组合作实验。
(2)在1~6号图形中任选几个铺一铺,将铺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3)写出⑦号图的算式和结果。
(4)小组交流算式的意义。
解读实验要求:齐读要求2。任选几个什么意思?可以多铺几个图形,也可以少铺几个。你铺了几个就在表格中填几个!直到找出规律得出算法能写出7号图的算式和结果就行。
三、实验与交流
1、学生4人小组合作实验,并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2、交流7号图
(1)提问:找到算法了吗?7号图形的面积怎么算?
(2)解读算式:那你们这个15、10这两个数据哪来的啊?量的什么呀?
(3)原理:明明是求面积,量了长和宽这两个长度有什么用呀?量长就能知道每行15个,量宽就能知道有这样的 10行,把他们相乘就能得到总个数。面积就是150平方厘米。
3、回顾并验证:刚才从小图形开始研究,真的被我们找到了规律,还得出了算法!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四、验证与公式
1、想象和验证:3个图形
(1)出示长方形:想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面积是多少?怎么来的?解释算式的意义。
(2)出示正方形2个:这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怎么算呢?说这样算的理由。
(3)小结:通过这3个图形的计算,看来,我们刚才得出的算法是可行的!说明我们验证成功啦!祝贺大家彻底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啊!
3、揭题和字母公式
提问:要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只要知道什么条件?
算法: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和宽,怎样算出面积呢?
理由:怎么只要用长乘宽就能算出长方形的面积了呢?什么意思啊?
字母公式:如果用字母S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字母a表示长方形的长,字母b表示长方形的宽,那长方形的面积还可以用字母s=a×b来表示。
那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呢?如果用字母S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字母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那正方形的面积还可以用字母s=a×a来表示。第一个边长表示什么?另一个边长表示什么?
揭题:通过大家的研究,我们不仅找到了规律,得到了算法,还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4、面积计算
有了求面积的计算方法,那我们要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就简单多了吧?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口答这些图形的面积。
四、周长与面积
1、半球场面积
2、手帕布和花边
20×20算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是算面积的?
20×4算的是什么?为什么是算周长了呢?
比较:怎么求的不一样呢?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以前学习了周长,今天又学习了面积,通过计算这一题,谁来说说看,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之处啊?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