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他们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2、学生能够顺利准确的列出方程组并解出自己所列的方程组,养成检验的良好解题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引领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探究学习方式下掌握解决“鸡兔同笼”一类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学生亲身经历解题过程,感悟身边现实问题中的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具体情境(环保问题、节能问题等)的创设,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愿意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感悟到一定的社会问题(节能减排)。
2、通过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提高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准确的分析确定题目中两个等量关系;经历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挖掘深层次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组转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策略。
四、教学方法:以合作探究式教学为主,以活动教学、启发式教学等为辅。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巩固: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审:弄清题目中的已知、未知以及数量关系
设:设出未知数
列:列出方程组
解:解出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
检:检验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
答:写出答案
学生回顾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并能清楚表述,达成共识。
问题的出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应用题的基本思路,为后面的学习做下铺垫。
二、探究一之经典再现 1、 课件出示我国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倾听学生的交流,并对学生提供的情景给予肯定和鼓励。)
指导学生交流、分享正确的解题过程,给出评价。
2、思维迁移 举一反三:为了保护环境,我班环保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一些废旧电池,经过调查得知:1号电池每节重90克,5号电池每节重20克。该组同学周末共收集1号电池和5号电池14节,总重量为700克,试问1号电池和5号电池各收集多少节?
引导学生用类比的学习方法解决数学中的相似问题,
顺利的完成思维迁移,真正的做到举一反三。
3、牛刀小试 展示自我:
近几年,各地夏季出现用电紧张局面,为疏导电价矛盾,促进居民节约用电、合理用电,出台了峰谷电价试点方案。电力行业中峰
谷含义是用山峰和山谷比喻用电负荷变化幅度。一般白天用电集中,夜间休息时用电较少,通常白天用电称高峰用电即8点到22点,深夜用电是低谷用电即22点到次日8点。若某地高峰电价为每千瓦小时0.56元,低谷电价为每千瓦小时0.28元。六月份小彬家总电量125千瓦时,电费49元,你知道他家高峰用电和低谷用电是多少千瓦时吗?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必要的提示,适时引导,最后给出正确解答。
学生了解历史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合作交流, 发表自己的见解,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写出解题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审题,小组内互相交流,共同探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谈谈自己的解题心得,锻炼数学表达能力。
学生自己审题、分析问题中的专业用语,提炼有用的数据,找出等量关系,能独立完成解题步骤。
小组交流,共同订正,达成共识。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通过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
结合学生身边的现实问题设置疑问,拉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距离,容易激发学生解题的欲望,加强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让学生了解用电常识,增强学生的节能意识,养成勤俭节约好习惯。
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是有机结合的,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是必不可少的,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探究二之创新应用 1、知识拓展、深化提高
问题情景:植物园门票价格如下表所示:
购票人数
1~50人
51~100人
100人以上
每人门票价
13元
11元
9元
某校七 (1), 七(2)两个班共104人去植物园春游,其中(1)班人数较少,不到50人,(2)班人数较多,有50多人.经估算如果两班都以班为单位分别购票,则一共应付1240元.
问题:你能否算出两个班各有多少名学生?
想一想:你认为如何购票比较合算?可省多少?
议一议:假如(1)班先到达公园,想要单独购票,你能帮他们想出一个比较经济的购票方案吗?
引导学生认真读表,通过观察获得准确信息,能够采用不同方法计算结果,选择方案。
2、巩固练习 思维拓展
水资源透支令人担忧,节约用水迫在眉睫,针对居民用水浪费现象,我市制定了每月用水标准8立方米,超标部分加价收费,某户居民连续两个月的用水和水费分别为12立方米、22元,10立方米,16.2元,试求这个城市的用水标准。说明:即8立方米以内多少元/立方米,超过部分多少元/立方米?
由这件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3、能力提升 学以致用
某蔬菜公司收购到某蔬菜140吨,准备加工后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者粗加工16吨.现计划用15天完成加工任务,如果你是该公司负责人,你将如何安排加工才能按期完成任务?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各抒己见,小组共同探究得出问题的结果。
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共同交流。分析问题中隐含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解决问题。
快速审题,认真分析,独立完成,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小组交流,共同订正,做出正确决策。
通过本题的探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念。
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会,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意识到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向学生渗透类比的思想,通过解题建立自信,使学生对未来充满憧憬,形成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
四、知识小结与情感升华(由学生自己回忆总结并交流收获和体会)
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情感教育与知识传授同样重要!)
学生共同归纳,各抒己见,互相补充。
通过小结,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内化、系统化。
通过学生交流、归纳,使学生能从更深层次的情感态度上感悟知识以外的思想升华。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合作交流,通过身边现实问题的解决触动学生情感认识,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目的。教学环节上注意了问题设计的层次性,逐步引发学生深层思考,使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在原有的基础上数学能力得到提高。我本认为,设计不错,但是效果不很理想,由于学生的程度差异大,还有一部分学生掌握的不好。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认真分析学生,真正实现:教师的“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知识”。 在课堂小结时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使学生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解题方法更加明确,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达到了很好的德育渗透目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差,所以在以后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习惯,鼓励学生更多地进行互相交流,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