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一次方程组回顾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进一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针对不同类型的方程组熟练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能够掌握简单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准确梳理等量关系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并会检验其合理性
能力目标:1.通过回顾与反思帮助学生梳理本章内容,建立知识体系;
2.进一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分析问题的习惯,加深方程的建模意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进一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讨论
教学过程
[[[COMMENT BY *Kn]]]
[[[---]]]
[[[COMMENT BY *Kn]]]
[[[---]]]
[[[COMMENT BY *Kn]]]
tp0
ctp
tp
[[[---]]]
[[[COMMENT BY *Kn]]]
[[[---]]]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及说明 设计说明 时间
分配 听课人记录(教学组织、语言表达、板书、信息技术操作、教学设计、课堂组织与调控等)
预备知识 课前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本章的主要内容版块,小组展示讨论成果 小组代表发言 课前小组梳理本章主要版块,对知识有大体结构上的把握 ≤2
创设 关联
情境 回顾(本章知识内容)与反思(学生自身出现的错误),引导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根据平时作业反馈,明确本节课内容重心
1、个别同学不能熟练的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
2、大部分同学做题不仔细,计算能力差
3部分同学审题不细心,不能有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平时作业反馈,针对性和目的性目的性更强, 1分
自主 学习
探究
1.下列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
B.
C . D.
2.已知方程 是二元
一次方程,则
注:1.2题考察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
已知,用含的代数式来表示则______,用含的代数式来表示则_____
(方程的解,方程组的解)
注:规范答题形式
4.适合方程2x+y=9,非负整数解有( )
A. 2组 B. 3组 C. 4组 D. 5组
非负整数:正整数和0
整数解?正整数解?
注:注意方程组解的取值范围 小组竞答积分制,学生总结易错点 从日常习题选取容易错题,强化巩固,延续小组竞争制的学习管理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答题规范性,从细节处培养学生的答题规范性,避免不必要失分 86分
提出 解决
问题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基本方法是什么?
2.具有哪些特点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用代入法解比较简便?用代入法解方程组的步骤是么?
3.具有哪些特点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加减法解较简便?用加减法解方程组的步骤是什么 学生积极发言,小组竞答,并加以补充说明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不同方程组特点灵活解题,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3分
合作 交流
解决 5.计算(变形后考察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活动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1)审题,分析题目中的已知与未知;
(2)找出数量关系;
(3)设未知数列方程组;
(4)求解方程组;
(5)检验;
(6)写出答案.
行程问题
A、B两地相距20Km,甲从A地前往B地,乙从B地前往A地,两人同时出发,经2h两人在途中相遇,相遇后,甲由于某种原因原速返回A地,乙按原速前往A地,当甲回到A地时,乙距离A地2km,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分析: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20km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2km
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时间都是2h
引导学生简化题目信息,分析已知和未知数量关系,找到等量关系
7.(过桥问题)小明为了测得火车过桥时的速度和火车的长度,在一铁路桥旁进行观察,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1min,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40s。已知桥长1500m,你能根据小明测得的数据求出火车的速度和长度吗?
⑴ 问题中涉及了哪些量?
⑵ 画示意图,并寻找等量关系.
⑶ 用x、y分别表示火车的速度和长度 1.一题两解,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解题过程
2.复习回顾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强化检验意识
3.6题小组讨论,分析题目,画图演示分过程,独立思考有一定思路后小组发言板演
复习回顾,分析路程,图示,教师给予肯定 1引导学生分析选择哪种方式计算更简便,注意观察,规范解题过程,加强计算
2.规范答题模式,培养学生良好分析题目的习惯和能力,检验意识加强
引导学生分过程寻找等量关系,培养画示意图解决行程问题的习惯,在学生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培养赏识意识
6分
12分
8分21分
总结 归纳
结论
引导学生巩固梳理本章知识框架(板书提示)
总结归纳行程问题的相关结论公式
小组总结发言,并加以补充 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知识体系,整体掌握本章重难点,提升认知高度注意时间搭配
联系 迁移
延伸 拓展提升题
8.一列快车长200m,慢车长250m,若两车同向而行,会车时间为1min,若两车相向而行,会车时间为10s,求两车的速度。
(1)问题中涉及了几个量?
(2)画示意图,找等量关系 独立思考,分析路程,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过桥问题的进一步提升,联系错车和超车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数学建模意识,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布置 作业 课本P26 复习题A组4-8 B组1-5。
五、板书设计与信息技术辅助
二元一次方程组回顾与反思
知识结构 例6板书解题过程
应用题解题步骤
信息技术辅助:电子白板
六、课后反思
1.本节课在课堂内容与时间的把握上不慎合理,后两个应用题花费时间过长,在小组讨论和学生讲解的节奏上可以稍快一点,前面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例题学生演示的方式改进多采用多媒体技术有效节省时间,这一点需要注意
2、对学生多肯定鼓励,评价要具有赏识意识
3、课堂完整性,小结作业一定要把握,这一点在平时的课上要注意形成常态
4、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在创新性上还有更多思考空间,对于复习课重点突破,不需要面面俱到,重点解决突出共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