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根据平面图运用所学的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这一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用数学方法描述现实世界中空间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方向和实际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运用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智力小游戏——考考你的反应速度
现在我们来个小测试,看你们对八大方位掌握得怎样?以某个同学为观测点,分别说出他的东面、西面、南面、北面各是谁?东北面、东南面、西北面、西南面又各是谁?
提问:同学们,我想从大坡小学去中山中学,你能告诉老师怎么走吗?谁来说一说?
谈话:好,同学们的方向感不错,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引入唤起学生的共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板书——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二、合作交流、共同学习
1.出示第52页例3,尝试描述行走路线。
师:这是李伟家附近部分街道的平面图。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有哪些场所,说说相邻场所的位置关系?
学生回答预测:
(1)李伟家附近有超市、街心花园、医院、敬老院。
(2)大港小学在敬老院的北面……
教师让学生尽可能的说全图中的位置关系。
师:同学们从图中找出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么你能说说李伟从家到大港小学行走的方向和路线吗?
学生交流。汇报预设:
生1:先向东走到超市,再向北走到书店,最后向东走到大港小学。
生2:先向东走到超市,接着向东北方向走到医院,再向北走到大港小学。
生3:先向东走到超市,再向北偏东方向走到医院,然后向北走到大港小学。
师:集体观察图片,完成李伟从家到大港小学行走的路线指示图,
全班汇报交流。
(4)全班汇报总结:我们在描述行走路线的时候要说清楚行走方向,移动距离,以及所经过的标志性建筑物。在描述方向时,可以用方位词确定方向。
沿什么方向
描述路线:从哪里出发 到达哪里
移动的距离
放学放学移动的距离
教师相应板书:
2.说说李伟放学回家的行走路线。(练一练)
(1)你想怎么说,各自说说看。
(2)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中的成员进行评议。
(3)全班汇报交流。
3.在同一条道路上,比较李伟上学和回家的路线,你发现了什么?
(李伟放学回家的行走路线与上学路线刚好相反,不仅行走方向相反,经过的标志性建筑物的次序也相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亲历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更好地理解物体位置之间的相对关系。
三、巩固练习
1.下面是某地5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图。(思考后指名回答)
(1)5路公共汽车从火车站出发,向()行()千米到达新华书店,再向()偏()方向行()千米到达公园。
(2)由公园向()行()千米到达中心广场,再向南偏()方向行()千米到达医院,最后向北偏()方向行()千米到达体育馆。
2.下面是某地18路公共汽车从火车站到体育馆的行驶路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要求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强调以南北线为基线,分男、女小组回答。)
(1)18路公共汽车从火车站出发,向()行()千米到达新华书店,再向()偏()50o的方向行()千米到达公园。
(2)由中心广场向南偏()()的方向行()千米到达医院,再向北偏()()的方向行()千米到达体育馆。
3.下图是某市旅游1号车行驶的路线图。请根据路线填空。
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后回答问题,分小组回答。第1、2小组回答第(1)小题,第3、4小组回答第(2)小题。)
(1)旅游1号车从起点站出发,向()行()千米,到达( ),再向()偏()()o方向行()千米到达抗战纪念碑。
(2)由绿博园向()偏()()o的方向行驶()千米到达(),再向()偏()()o方向行驶()千米到达( ),最后向( )偏( )( )o的方向行驶( )千米到达终点站。
4.下图是明明每天上学的路线图,你能描述明明上学的行走路线吗?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完成练习,在练习中再次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以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
四、全课小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知道怎么描述行走路线吗?
引导总结:我们在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的时候要说清楚方向,有距离的还要说清距离,途中各点要逐个描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拓展练习
(练习九第10题)学校在你家的什么方向?从你家上学,途中要经过哪些有明显标志的地方?你能说出你上学的路线吗?
板书设计:
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沿什么方向
描述路线:从哪里出发 到达哪里
移动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