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复习
重难点讲解
一、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
血浆:水90%、蛋白质7%、葡萄糖0.1%、无机盐0.9%、氨基酸、尿素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液 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功能:运输氧气,临床应用:过少时患贫血)
血细胞 白细胞:有细胞核,数量最少,个体最大。
(功能: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临床应用:过多时患炎症)
血小板:没有细胞核,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
(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临床应用:过少时会血流不止,过多易形成血栓)
2、血液的功能: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并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例题:
近日日本某研究团队宣布他们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改进型的人造血液它可以挽救许多人的生命。这种人造血液中包含人造血小板和人造红细胞而且适合任何血型可保存一年以上。目前这种人造血液已经在兔子身上试验并获得部分成功。下列关于血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动物的血液都是红色的。
B.血浆中的主要成分是水。
C.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
D.最初的人造血液中不含血小板则可推测它没有凝血作用。
答案:A
解析:一些无脊椎动物具有除红色以外其他颜色的血液如蛀蛛的血是绿色的螃蟹的血是淡青色的。
二、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分类
种类 功能 判断方法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 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 管璧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各部分去的血管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心脏的血管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管璧最薄,由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管之间的血管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2、血管示意图
例题:
下列描述不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是( )
A.鼻腔黏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温暖进入肺内的气体。
B.四肢静脉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C.肺由大量的肺泡构成增加了气体交换的表面积。
D.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能将血液送回心房。
答案:D
解析:人体内动脉血管的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
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口诀:上房下室,房连静,室连动)
(1)左心室的壁最厚(与将血液泵至全身、路径长的功能相适应)。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异侧不相通。
(2)心脏有四腔:上面是心房,心房壁薄。心房连静脉,左心房连肺静脉(4根),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2根)。下面是心室。心室连动脉,左心窒连主动脉,右心窒连肺动脉。
(3)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窒流向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2、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能够有节律地收缩,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
3、血液流动的顺序:心房→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静脉瓣、动脉瓣和房室瓣,保证了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不能倒流。)
4、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细胞→血液:二氧化碳等废物,动脉血→静脉血
血液→细胞:氧气、养分
血液成分的改变: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血液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动脉血(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呈鲜红色;氧与血红蛋自分离,呈暗红色)。
功能: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2)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与肺泡进行物质交换)→肺静脉→左心房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血液:氧气,静脉血→动脉血
血液→肺泡:二氧化碳
血液成分的改变: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血液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功能:与肺氾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并为肺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
※一般规律:
(1)动脉血管流的是动脉血,静脉血管流的是静脉血。但在肺部是相反的,肺动脉流静脉血,肺静脉流动脉血。
(2)动脉血含氧多,含二氧化碳少,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颜色暗红。
(3)含氧气最多的是肺静脉,含二氧化碳最多的是肺动脉。
例题:
淘淘今年3岁在玩耍时右手大拇指出现小伤口其母亲用纱布包裏伤口后顺手用绑头发的皮筋勒在淘淘的手指上。4天过去淘淘感觉手指疼痛送到医院时发现手指已经变黑因长期缺血导致手指尖坏死必须截掉。类似这样的事故时有发生请你分析并选出错误的选项( )
A.手指处流经的血液和心脏无关。
B.血液无法运输氧气到指尖。
C.血液无法运走指尖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D.淘淘手指的血液循环属于体循环。
答案:A
解析:
A、手指处流经的血液昰通过心脏的收缩运荙过来的错误。
B、绑头发的皮筋勒在淘淘的手指上血液无法输运氧气到指尖正确。
C、绑头发的皮筋勒在淘淘的手指上血液无法运走指尖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正确。
D、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淘淘手指血液循环属于体循环,正确。
四、输血与血型
(1)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2)血量:占体重的78%
(3)血型:A型、B型、AB型、O型
(4)输血原则: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无同型血时可缓慢输少量O型血所有血型都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万能输血者)
AB型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少量输血(万能受血者)
输异型血会发生红细胞凝集,阻碍血液循环,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
成分输血: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不需要输入全血。
倡导无偿献血: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例题:
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貧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血流不止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B.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C.红细胞、血浆、全血、血小板
D.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答案:C
解析: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缩的红细胞悬液。创伤性出血失去的是全血是血的总量减少。因此应该输入全血。身体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应输入血低下者。需要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
跟踪训练
1.下面是小刚的血常规化验单,医生建议他应当多吃一些含有下列哪种物质的食物( )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3.8×1012个/L (4.0~5.5)×1012个/L
WBC(白细胞) 6.8×109个/L (4~10)×109个/L
PLT(血小板) 210×109个/L (100~300)×109个/L
A.铁 B.碘 C.维生素A D.维生素C
2.如图为小东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血小板,能吞噬病菌 B.②是白细胞,具有凝血作用
C.③是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 D.④是血浆,内含大量的血红蛋白
3.下列哪项不是毛细血管适于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
A.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C.数量大,在全身各器官广泛分布 D.管壁能允许各种血细胞自由通过
4.体检或生病就医时,常常要抽血化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脉血流速度快,选择动脉抽血更容易 B.静脉管壁薄,选择静脉抽血利于针刺入
C.血浆中的成分相对稳定,可作观测指标 D.血细胞的数目相对稳定,可作观测指标
5.如图为人体某种血管内的瓣膜在血液流动时的状态,关于此血管种类及瓣膜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脉 加速血液流动 B.静脉 防止血液倒流
C.动脉 加速血液流动 D.动脉 防止血液倒流
6.实验观察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下列对观察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 B.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C.动脉瓣朝心室方向开 D.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
7.小肠吸收来的氨基酸被运至脑部,并将脑部产生的含氮废物送至肾脏排出。在整个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是( )
A.各2次 B.心脏2次,肺1次 C.各4次 D.心脏4次,肺2次
8.2020年5月22日,淄博临淄的一辆30路公交车上一位乘客在乘车过程中突发心脏病,情况危险时刻,公交车驾驶员和随车安全员对其展开救援,公交车变身“救护车”将其送医救治。下列关于心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左心室的壁最厚,与主动脉相连
B.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处于打开状态
C.体循环和肺循环都起于心室,止于心房,同时进行
D.肺循环把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给组织细胞,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9.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肺循环的路径是右心室→②→毛细血管甲→①→左心房
B.若毛细血管乙位于肾脏,则血液流经乙后尿素明显减少
C.血管④比血管③中血流速度快
D.心脏左侧及相连血管①④都流静脉血
10.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肺,则A中流动脉血,C中流静脉血
B.若A、C都流动脉血,则B代表的一定是肾小球
C.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B为小肠,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11.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经过哪一器官之后其中的代谢废物会大大减少( )
A.肾脏和肝脏 B.肝脏和肺 C.肺和肾脏 D.肺和心脏
12.2020年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为“献血,让世界更健康”。下列关于献血和输血,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B.献血超过200毫升会危害人体的健康,不倡导献血
C.对于严重贫血者应该输入红细胞
D.紧急情况下,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少量的O型血外,也可缓慢输入少量A型血或B型血
13.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应给他(她)输入的成分是( )
A.全血 B.血浆 C.血小板 D.白细胞
14.下图是血液循环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心脏四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2)图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_________(填数字)。
(3)写出肺循环途径:_________(用文字和图中的字母、数字以及箭头表示)。
(4)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始终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其原因是在血液循环途径中有_________的作用。
(5)图中B与血管_________(填数字)相连。
15.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分为四个腔,其中心肌壁最厚的是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请填写图中的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
(2)图2中,①代表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图2写出体循环途径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文字和箭头表示)。
(4)图1中流动着动脉血的是( )
A.①③⑥ B.⑤⑦⑨ C.②③⑤ D.①⑦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从表格中看出,小刚的红细胞测定值小于正常参考值,因此小刚可能患有贫血。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乏蛋白质和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引起贫血。因此,他应当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答案:C
解析:①是血小板,体积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②是白细胞,体积最大,数量最少,能够吞噬病菌;③红细胞内含大量的血红蛋白。
3.答案:D
解析: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毛细血管的有三个: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数量大,在全身各器官广泛分布;血流速度极慢。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毛细血管的结构是适于人体内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所以ABC是毛细血管适于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而D管壁能允许各种血细胞自由地通过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
4.答案:A
解析:动脉血流压力大,血流速度快,抽血后不容易止血;静脉管壁薄,血流速度较慢,容易止血,所以医生抽血时选择的是人体表静脉。
5.答案:B
解析: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回心脏的血管,有的静脉与动脉伴行,位置较深,有的静脉位置较浅,在体表可以看到,如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就是静脉;与伴行的动脉相比,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的内表面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有瓣膜的血管只有静脉才有,因此,该血管是静脉,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故选:B。
6.答案:C
解析: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朝动脉方向开,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C错误。
7.答案:D
解析: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小肠吸收来的氨基酸送到脑部利用并将细胞产生的含氮废物转变成尿素,送至肾脏排出的过程是:小肠→体静脉→心脏→肺动脉→肺→肺静脉→心脏→体动脉→脑→体静脉→心脏→肺动脉→肺→肺静脉→心脏→体动脉→肾.所以整个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4、2。
故选D。
8.答案:D
解析:体循环把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给组织细胞,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9.答案:D
解析:心脏左侧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左心房连①肺静脉,左心室连④主动脉,都流动脉血。
10.答案:C
解析:A、如果B为肺部的毛细血管,A是肺动脉,流动静脉血,C是肺静脉,C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A错误;B、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B结构可能是肾小球,若A、C都流着动脉血,则B也可能是心脏(如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肺静脉和主动脉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B错误;C、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所以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为心脏,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正确;D、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量减少,养料增多,D错误。故选:C。
11.答案:C
解析:血液中运输的代谢废物是二氧化碳、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其中二氧化碳必须通过呼吸排出,也就是血液经过肺的时候进行了气体交换,氧气进入人体,二氧化碳被呼出;而尿素等则是在肾脏里以形成尿液的形式排出的,所以血液经过肺的时候二氧化碳大大减少,而经过了肾脏之后,尿素等代谢废物也大大减少。可见C符合题意。
12.答案:B
解析: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作为一个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13.答案:B
解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如(1)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2)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输入血浆。(3)某些出血性疾病患者需要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以增加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的能力,促使止血,所以输入浓缩血小板悬液。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
14.答案:(1)B
(2)1和2
(3)D→3→肺部毛细血管网→2→A
(4)瓣膜(动脉瓣、静脉瓣和房室瓣)
(5)1
解析:(1)由于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入心室,而心室需要把血液从心室输送到全身,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长,需要的压力较大,而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短,需要的压力较小,所以在心脏四腔中,B左心室壁最厚。
(2)图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1主动脉、2肺静脉。
(3)肺循环途径是:D右心室→3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2肺静脉→A左心房。
(4)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四肢的静脉内有静脉瓣,保证了血液只能由静脉流回心脏,而不能倒流;故决定血液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的结构是心脏和血管里的瓣膜。
(5)图中B左心室与血管1主动脉相连。
15.答案:(1)⑨左心室
(2)二氧化碳
(3)D→主动脉→组织周围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A
(4)B
解析:本题考查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
(1)⑨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左心室壁最厚,收缩力量最大。
(2)在组织细胞中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①代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血液从D左心室出发,流经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到A右心房的循环是体循环,故体循环途径是:D→主动脉→组织周围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A。
(4)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变成动脉血,由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左心室,由主动脉流出,故⑤⑦⑨中流动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