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 第10课 上海弄堂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 第10课 上海弄堂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6-15 00:1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上海的弄堂
年级:五年级
教学目标:
知道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了解视平线高低变化的规律,能基本表现出有平行透视现象的弄堂和门。
通过观察,体会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学习运用透视变化规律,运用线描的方法,描绘出有空间感的上海弄堂。
发现美术作品中透视画法表现的纵深美感。通过欣赏和描绘石库门弄堂,体验上海浓郁的历史风貌,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平行透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表现弄堂近大远小的关系
教学过程
体 验


现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教学设计
弄堂歌谣导入
听了这段歌谣,给你什么感受?快乐、开心。这段歌谣是你们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小时候唱的,今天我们来感受一下,他们生活、玩耍的地方,也就是今天上课的内容——上海的弄堂。
弄堂照片欣赏
提问:看了照片,你能感受到什么?
这是典型的上海老建筑——石库门住宅。
认真欣赏有童趣的歌谣。
运用歌谣导入使学生心情放松,有学习兴趣。

弄堂是上海人对里弄的俗称。弄堂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最重要的建筑特色。它以石为门框,显其坚固,故称石库门。石库门是上海弄堂建筑中极富特色的部分,“石库门弄堂”也由此得名。 思考并回答问题,对上课内容有初步印象。

感 受


考 感受平行透视
1、出示无透视的石库门照片,
2、再出示打开门的石库门照片
3、再出示石库门弄堂
提问:他们在空间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照片中突出了石库门弄堂纵深的感觉是运用了绘画中的平行透视的方法。
讨论思考后回答问题。 循序渐进的深入可以使同学有思考过程,通过知识积累,增加学习的信心。
理 解


试 解释平行透视的规律
1、出示石库门弄堂照片
2、寻找课件中弄堂房子的主要框架线
3、隐去照片,只留框架线,显示弄堂建筑的透视关系
4、请同学说说构成建筑的线条发生了什么变化
有些是横线,有些是竖线,还有些线变斜了。
5、老师解释视平线、心点、消失点的含义,总结平行透视的概念。
6、同学在小组照片中找找透视线
请同学用尺划一下找找线条的变化
7、出示课件中建筑上的透视线
请同学观察内部结构与外部轮廓线的关系 分步骤接受新知识。 平行透视是本课的重难点,虽说有生活经验,但要学生快速理解并用绘画的形式体现需要从简到难的过程。
第一次完成作业要求
根据照片画出画面的大体框架,注意寻找平行透视的地方并把它表现出来
学生完成作业 通过观察比较后完成作业。 运用照片作为参考,学生可以通过比较来发现规律。
作业讲评

第二次作业要求
1、画出弄堂建筑的小细节,注意与主要透视关系相协调。
2、运用学会的线描的方法把画面画完整。
学生继续完成作业

细节的透视容易被忽略,所以在完成作业时需要强调。
展 示


展 作业讲评
以小组排列上海弄堂照片展
选出最喜欢的照片
要求:画面平行透视基本准确
画面线条丰富有变化
弄堂游戏
请同学用上海话说说弄堂游戏的名称和玩法。
老师小结
1、通过今天的课,你对石库门弄堂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透视的基本原理?
今天我们学会了运用平行透视表现上海的石库门弄堂,感受了石库门建筑特殊的美感。这种方法可以用在各种方形物体的绘画中。课后,可以拿着我们画完的照片,找找你所认识的“老上海”,相信他们会跟你讲述更多关于石库门和老上海的故事。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地方,有着传统的海派文化,不管你是地道的上海人还是新上海人,都会为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
联系平时的生活、学习经验。 从画弄堂到弄堂游戏,符合学生特点,又与学校开展的九子游戏相联系,有利于学生感受弄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