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 第4课 重复与变化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辽海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 第4课 重复与变化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辽海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6-15 00:2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重复与变化 年级 五年 课
型 设计应用 执教
教师



标 1、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生活中重复与变化之美。
2、教会不同能力的学生运用重复与变化的方法来设计一幅美术作品。
3、让所有孩子在学习和制作的过程中感受设计的意义和乐趣。 重

点 教学重点:学习重复与变化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所有孩子有创造性的进行重复与变化的作品设计。

学习
方式 探究学习

教学
准备 教师:课件、范画
学生:绘画工具,手工用具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关 注 差 异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直接切入主题:生活中,相同的事物再次或多次出现,叫做什么现象——重复,
板书课题:重复
课件:
1、重复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会脑洞大开,想出来的重复现象越来越多。
2、教师引导学生从发现重复的现象到研究重复的方法,开启思维创造。
3、教师示范自制模具画企鹅。
课件:
出示一幅解放军仪仗队的图片,骄傲振奋之余感受重复的美感,随后出示一幅单一的重复画面
课件
引导学生说出感受——单一、枯燥,自然的引出相反的词——变化,同时出示一幅只有变化没有重复的画面,学生感受——杂乱无章
板书:变化
艺术创作中常将重复与变化结合应用,课题完善——重复与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课题分解,将概念简单化
二、讲授新课
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作品,并试着说一说书上的作品是怎样进行重复与变化的,
引导学生对角度观察,结合以往的知识,郁金香的图片通过大小位置的变化,画面出现了透视的空间感,
教师出示平面设计骨式图,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工艺设计的方法。
教师示范:
在重复方法示范的基础上,我对小企鹅进行大小,方向,颜色等系列变化,强调使用材料的变化。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让孩子们的思维创造进一步丰富起来。
课件:
继续补充欣赏,各种变化的图片
继续挖掘教材,让学生分析书上一组不起眼儿的设计,一组从正方形到三角形的变化,让学生分析这组重复和变化有什么不一样——色彩重复,形状变化,继而拓展重复与变化可以选择不同的重复元素。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维,不被旧模式束缚
三、实践创作
欣赏了大量的作品后,学生的创作热情高涨,有的孩子已经跃跃欲试动手绘制了,布置创作任务,利用手里的工具材料,独立或合作完成一幅重复与变化的作品,要求选材内容新颖,变化形式创新。
设计意图:将理论落实到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拓展欣赏
学生初步构思完成,继续欣赏几幅作品,艺术创作中重复与变化被广泛运用,为继续创作丰富灵感。
设计意图:拓展思维,作品更有设计感
五、简单小结
我们学习了重复与变化的方法,欣赏了这种艺术形式的美感并进行了初步的创作,下节课,老师希望每位同学完善所需材料,把自己的创意完美的表现出来。擅长电脑设计的同学可以把电子稿拷贝带来让同学们欣赏。
设计意图:个展所长,发展个性
第二课时
欣赏学生电脑设计作品
对第一课时初步设计的作品简单点评
学生创作
鼓励孩子每一幅作品都要有自己的个性
作品展评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评,找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学生说一说身边的重复现象,桌子椅子窗户门黑板校服,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
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种方法,利用各种工具,说出包括电脑设计,描,透,拓印,叠剪,模具等等
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探究深入课程内容
学生观察解析,发现方向、大小、角度、颜色、主体与饰品等变化
欣赏解析,了解了基本的变化元素,
学生探究新知,尝试新的方法进行思维创作
学生小组研讨,观察探究,深入观察,发散思维。

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重复与变化的作品设计
完善创作思路

用更完善的材料丰富自己的作品
展示美,发现美,利用美
说不出的同学引导他摸一摸自己的耳朵,看一看同学的花衣服,大家手里用的书,让所有孩子都能发现身边的重复现象
从最简单的描、透到技法的综合应用以及特殊方法的运用,多元化差异施教,方法互相借鉴
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刻注重上下知识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学过的技能,融会贯通。
鼓励孩子们用自己擅长的方法设计表现。
示范作品尽可能创新,有新意,并且尽量用孩子们能找到的材料进行创作,让孩子们感觉他们也可以做到

出示小猫图片时,联系学生体育课、团体操,溜号儿的你就是这只小猫,课堂上适当的幽默,不仅拉近师生的距离,还能让孩子的创作更大胆,放松的状态下,思路也会更广,调皮的孩子也愿意参与进来。
课堂上对教材的深度挖掘,孩子们的创作思路被无限放宽,有个孩子在创作时用我们童年时玩过的涂硬币的方法来完成创作,虽有点脏,但是方法便捷,而且思路有个性,他告诉我重复的是硬币这个种类,变化的是面值。
创作过程要对方法进行指导,对于有创意的同学及时鼓励,并让同学们欣赏,方法互相借鉴,创意保留个性。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能力强的学生拓展了无限大的想象创作空间
有的孩子苦于没有创作素材,我就鼓励她画自己喜欢的内容,帮她寻找可以借鉴的图案,有个孩子偷偷玩扑克,我没有批评,而是告诉他这就是很好的素材,结果他的周边同学以扑克牌为素材,完成了非常有个性的设计。
教学中尊重学生个性创意,保留并帮助孩子完成个性创作。

学生作品的评价,从每个孩子的实际水平出发,充分肯定。“夸”出好更多孩子!



计 重复与变化
重复 教师范画——用模具画企鹅

变化 教师范画——各种变化的企鹅




思 《重复与变化》,本课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将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取之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在课堂上,我力求放慢节奏,充分挖掘学生熟知的、了解的生活中的各种元素,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方法,化难为易,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大量图片欣赏,分析,紧密联系生活,以学生的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恰当运用教材资源,合理应用电教资源与其互补,以达到每一个环节高效实施。
枯燥概念简单化
重复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此时引导学生说一说身边的重复现象,桌子椅子窗户门黑板校服,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说不出的同学引导他摸一摸自己的耳朵,看一看同学的花衣服,大家手里用的书,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会脑洞大开,想出来的重复现象越来越多
探究环节由易到难
利用思维创造,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种方法,利用各种工具,说出包括电脑设计,描,透,拓印,叠剪,模具等等,各种能力的孩子都能展示自己的所长。
创作环节保留个性
课堂上对教材的深度挖掘,孩子们的创作思路被无限放宽,有个孩子在创作时用我们童年时玩过的涂硬币的方法来完成创作,虽有点脏,但是方法便捷,而且思路有个性,他告诉我重复的是硬币这个种类,变化的是面值。
课堂上,有的孩子苦于没有创作素材,我就鼓励她画自己喜欢的内容,帮她寻找可以借鉴的图案,有个孩子偷偷玩扑克,我没有批评,而是告诉他这就是很好的素材,结果他的周边同学以扑克牌为素材,完成了非常有个性的设计。我鼓励孩子每一幅作品都要有自己的个性,我的课堂上,很少出现学生大量临摹老师示范作品的情况
评价环节尊重个体
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我都会从每个孩子的实际水平出发,当孩子像捧着宝贝一样拿着自己作品来到我面前,都会得到肯定,因为那是孩子自己满意的,是他对内心世界的表现,我们能做的,是帮孩子能好的表现,今天我也带来了孩子们的一些作品,在我们的眼中,并不完美,但每一幅作品都是孩子自己认为的杰作。
《重复与变化》一课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