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09 20:2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了解红军长征的过程,所经受的苦难,培养学生阅读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看图能力。
2.探究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原因, 及影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红军长征的演示,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2.在小组讨论中合作学习,感悟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影视作品的宏大场面感染下,真切地体验长征精神的伟大,革命的艰辛,从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1.中央红军的长征。
2.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
1.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
2.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解法、比较法、情景烘托、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
●教具准备
1.多媒体。
2.有关红军长征的音像资料及相关设备。
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40分钟)
导入新课 播放合唱歌曲七律·长征设问:红军为何远征?难在什么地方?为何尽开颜? 认真听,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分钟
新课教学 一.长征背景 展示图片资料:设问:1)通过上课学习我们知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革命形势如何?面对如此之势引起谁的恐慌,他如何做的?结果怎样?在此基础上继续设问:为什么第五次反围剿不同?失败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四人一组合作探究回答。 层层设问引导学习,突破难点? 7分钟
新课教学 二.长征过程 开始长征 展示资料,并请学生阅读课本。设问:学生最初进军方向和目标是什么?结果怎么样?做何调整了? 阅读,在老师引导下归纳。 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14分钟
伟大转折 展示遵义会议简短视频资料在此基础上设问:遵义会议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阅读归纳,分组讨论。 强化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走向胜利 展示长征路线示意图及图片资料设问:1)请同学用简短语言归纳长征主要过程。2)请两位同学讲述简短的长征故事。3)结合刚讲的故事请同学们谈谈长征中红军都遇到了哪些困难?4)为什么红军能取得长征的胜利? 阅读归纳,讲述,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概括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长征意义 毛泽东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设问1)你能解读毛泽东是如何评价长征的吗?长征精神有哪些?同学们应该如何继承长征精神? 四人一组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历史问题能力 6分钟
课堂延伸 2006年中央电视台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组织了一场“重走长征路”活动,他们一定会到的地方是?这样的活动对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看图,合作探究 学以致用,强化理解。 4分钟
课堂小结 展示: 七律·长征 齐读 首尾互应、巩固 约1分钟
课堂练习 多媒体展示 做题,回答 巩固提升 约5分钟
课后作业 同步练习册 认真完成 巩固提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时间
标志
原因
意义
背景
时间
内容
意义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长征开始
转折
遵义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