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Contents
目录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秩序的重要变化。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壹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它们竞相奉行殖民扩张,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洲、非洲的广大地区变成他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拉丁美洲国家仍未获得彻底独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帝国主义的形成,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尖锐化
项目
英
德
法
美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3
2
4
1870-1913年工业增速(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对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争夺。
我们无意将任何人推入阴影,但是我们也要在阳光下取得一席之地……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
——德国外交部长标洛在议会的演说
依据以上内容,说明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经济实力和殖民地占有情况之间存在什么现象?
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现象: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呈倒挂现象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并积极扩军备战,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主要有:英德矛盾、法德矛盾、
德俄矛盾、俄奥矛盾等。
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两大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刺客是波斯尼亚的一个塞尔维亚族青年学生,名叫加弗里洛·普林西普。他行刺决不是孤身一人。在他的背后是塞尔维亚秘密组织“不统一毋宁死”,即众所周知的“黑手社”。“黑手社”于1911年成立于贝尔格莱德,其公开宣称的目的是实现“民族理想:团结所有的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政府并不支持这一组织。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不发动就永远没有发动的机会了。
——德皇威廉二世
有人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个突发事件,
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
战争在收获的季节来到欧洲……年轻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兴高采烈……哲学家罗素评论说,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 当欧洲国家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的人们在街头跳舞。当先遣队奔赴前线的时候,人们向士兵投以鲜花,希望他们很快凯旋归来。
——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鼓动民族仇恨的宣传运动,像在所有交战国一样,在德国也很快展开。报摊上出现了印有口号的明信片,例如“一枪干掉一个俄国佬!”“一刀捅死一个法国佬”“一脚踩死一个英国佬”“一拳打死一个日本佬”等等,社会民主党人集中火力向沙皇俄国开火,知识界和学术界则参加对英国的连续不断地谩骂。
——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p290
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在1914年向下院保证:“如果我们参战,我们所遭受的伤亡会很少,甚至比我们不参战也多不了多少。”
贰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7.28—1918.11.11
西 线
东线
南 线
对峙形势
西线
英、法军队 vs 德军(决定性战场)
东线
德、奥联军 vs 俄军
南线
奥军 vs 俄军、塞尔维亚军队
战争方式
阵地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空前规模的战争,历时四年零三个月,大战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最后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总体战。
进程
阶段
主要事件
1914年
马恩河战役,标志德军“速决战”破产;
日本占领山东半岛。
1915—1916年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凡尔登和索姆河战役,双方伤亡惨重;
日德兰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海上封锁。
1917—1918年
美国和中国参战;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
同盟国战败(1918年11月11日)。
历史纵横
一战中的华工
1917年,中国“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中国参战的意图在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他们的技术、高效以及勇敢,常常得到协约国官兵的称赞,约有3000名华工在这次战争中献出了生命。在法国南部,有一个华工墓地,墓碑上大都有“勇往直前”“鞠躬尽瘁”“虽死犹生”“流芳百世”等字样,默默记录着华工在一战中的牺牲。
“一战”中,日本凭借英日同盟,对德国宣战,并获得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租借地青岛和所谓的保护领地胶州湾。中国的有识之土希望通过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等协约国胜利后收回山东主权。当时的北洋政府采纳了这个建议,于1917年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
十几万名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华工参战意义重大。它使中国能够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并在会上提出山东问题。尽管当时日本拒不将山东主权交还中国,但它毕竟在中国和美英等国的压力下答应“将来”还给中国。中国的这一要求最终在华盛顿会议上实现了。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
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双方伤亡人数共70多万。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期间,为牵制德国发动的。
时间: 1916年7月到11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比凡尔登战役更加激烈,双方伤亡共计一百多万人,因其残酷性被称之为“索姆河地狱”。
马恩河战役:1914年9.5——9.12日,双方伤亡约50万人。
凡尔登战役:1916年2.21——12.19日,双方伤亡约75万人。
索姆河战役:1926年6.24——11.18日,双方共伤亡约135万人。
杜奥门特国家公墓
这里埋葬的全部是凡尔登战役牺牲的法军
德法两国死亡超过29万人,50多万人受伤
毒气、毒气!小伙子们得快点,笨拙的头盔要戴得及时,有人还在叫唤,绊倒在地下,像在烈火或石灰中的生机烧尽渐归暗淡:如果在那些难受的梦中,你跟随他可以车前车后移动,你会看见白色的眼珠在他们的脸上翻腾,像绞架上的罪人在扭曲。 ——英国诗人欧文《毒气》
然而战争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的愿望和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他们原以为是单纯的军事较量,却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长期消耗的总体战。
——徐蓝《国际史视野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研究》
叁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巴黎和会小档案
时间:1919.1.18-1919.6.28
地点: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代表:27个参会国。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蒙梭(巴黎会和三巨头)
成果:签订以《凡尔赛条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
华盛顿会议小档案
时间:1921.11.12-1922.2.6
地点:美国华盛顿
代表: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共9个参会国。
成果: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割地赔款,裁减军备,海外殖民地被瓜分。
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华盛顿会议:
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特点:以强权政治原则,在宰割战败国和平衡利益分配的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内容
国际联盟
(1)性质: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世界性国际组织。
(2)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3)评价: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
成为英法则维护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巴黎和会
1919年1-6月
主要目的:
解决战争问题
处置德国
《凡尔赛和约》等
成立国际联盟
凡尔赛体系
调整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
目的: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条约》
《九国公约》;其它
华盛顿体系
调整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
继
续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肆
一战的影响
(3)思想观念: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
日益高涨。
(1)国际秩序:确立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世界格局: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①经济方面:大战使欧洲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
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并成为欧洲最大的债主。
②政治方面:改变了世界格局。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并日益成为欧证政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大战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德奥战败,英法等国收到重创。
美日等大国乘机崛起,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受到了挑战。
被压迫民族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
③科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刚发明不久的飞机、飞艇很快进入实用阶段,一战后很对向民用方面推广。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战前在欧美街道上占主导地位的马车,很快被汽车取代。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为了应付敌方的封锁,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战时对物资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们不断地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件。
④政府职能: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将整个国家经济纳入战争的轨道,政府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对经济进行干预,垄断对外贸易,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⑤思想观念:大战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引起了人们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情绪高涨。
战争使德意志帝国被摧毁;奥匈帝国废墟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独立国家;土耳其的所有属地被剥夺,处在痛苦的呻吟之中;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寿终正寝;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占地球陆地1/6的土地上进行试验;英国的鲜血已流干;法国躺在手术台上。
——熊伟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产》
一战中约有7300万人走上前线,大约50%的男性被动员上了前线,被击毁的商船达到1300万吨,死于战争的超过900万人,2000万人受伤。各国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超过3500亿美元,欧洲的工业水平倒退了8年。
总体战:综合运用国家一切力量进行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