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雷雨前
茅盾
读 一 读
作者希望出现一个怎样的世界?
干净清凉
想 一 想
雷雨前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阅读课文中描写雷雨前景物的语句,找出你最喜欢的,读一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练一练你的审美能力
认真想一想,作者写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散文可以偏重于写风景,但必须有思想。风景是人欣赏的,你写风景、写山水,如果不寄寓自己的感情,那有什么意思呢?
----丁玲《漫谈散文》
现代的散文,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粹的诗人的抒情散文里,也总要点出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的关系来,以抒怀抱。
----郁达夫《散文选集导言》
重 现 历 史
本文写于1934年,发表于该年《漫画生活》月刊第1号,当时正是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的日子,民族危机十分严峻,国民党反动派却不积极抗日,而是提出了“攘外必先 安内”的反动政策,在国内制造“白色恐怖” 。全民抗战仍然遥遥无期,这就产生了一种全民的政治苦闷。全国人民共同渴盼革命“暴风雨”的到来。
作者在文中塑造了哪些具体艺术形象?你能说出它们的寓意吗
象征手法
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体)。
1、《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
2、《海燕》——高尔基
拓展、比较阅读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街上非常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
《在烈日和暴雨下》
几阵凉风过去,阳光不那么强了,一阵亮,一阵稍暗,仿佛有片飞沙在上面浮动似的。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有动作的柳条像猛的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的摇摆,枝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一阵风过去,天暗起来,灰尘全飞到半空。
《在烈日和暴雨下》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海燕》
清晨起来,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
就跟住在抽出了空气的大桶里似的。
太阳的威力好象透过了那灰色的幔,直逼着你的头顶。
天空老张着把灰色的幔,没有一点点漏洞。
突然,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不折不扣一条缝!
猛可的闪光和吼声都没有了,还是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
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的粉碎了!
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