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其不可而为之自用练习-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版选修《论语》(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自用练习-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版选修《论语》(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5 09:5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知其不可而为之》同步练习 姓名 学号
( )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公曰:“告夫三子。” 夫执舆者为谁 B.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而谁以易之
C.孔子沐浴而朝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D.何德之衰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往者不可谏(规劝)//长沮、桀溺耦而耕(并排耕作) B.使子路问津焉(渡口)//耰而不辍(停止)
C.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改革)也//植(种植)其杖而芸 D.果哉!末之难(辩驳)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道义)
( )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君曰“告夫三子”者 ②往者不可谏 ③是鲁孔丘与 ④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 )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②如之何其废之 ③明日,子路行,以告 ④子路行以告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 )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子见夫子乎 ②有心哉,击磬乎 ③见其二子焉 ④使子路问津焉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 )6、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至,则行矣 ②深则厉,浅则揭 ③夫执舆者为谁 ④何以伐为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 )7、选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陈恒弑其君 B.植其杖而芸 C.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D.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 )8、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子路从而后
A.植其杖而芸 长沮、桀溺耦而耕 B.子路拱而立 杀鸡为黍而食之
C.趋而辟之 而谁以易之 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 )9、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告发(他)。】
B.今之从政者殆而!【当今从政的人岌岌可危了!】
C.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他们)一起来从事改革了。】
D.吾已矣夫!【我这一生怕是不行了吧!】
( )10、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B.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没有人了解自己,那就自己停止了吧。】
C.果哉!末之难矣。【好坚决啊,没有办法诘难他了。】D.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路走不通,早就知道了。】
(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之从政者殆而/殆:危险 B.使子路问津焉/津:渡口 C.而谁以易之/易:交换 D.耰而不辍/辍:停止
( )1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A.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趋而辟之
B.是鲁孔丘与/丘不与易也 C.何德之衰/不得与之言 D.而谁以易之/子路行以告
( )13、下面对18.6章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接舆佯狂避世,长沮、桀溺躬耕避世,他们都是不满社会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得道隐士。
B.接舆经过孔子时的狂歌,把自己比作衰退的凤凰,委婉地规劝孔子趁早退出从政之路。
C.长沮、桀溺这类消极避世自命清高的隐士在孔子看来是与鸟兽为伍的人,孔子认为自己不能追随他们逃避现实。
D.这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 )14、下列不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趋而辟之 使子路反见之 B.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C.植其杖而芸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D.见其二子焉 使子路问津焉
( )15、下列加点字不是使动用法的两项是
A.孔子沐浴而朝 B.子路从而后 C.见其二子焉 D.止子路宿 E.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 )16、下列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B.子路宿于石门 子路行以告
C.而谁以易之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D.莫己知也 末之难矣
( )17、下列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来者犹可追 B.子路从而后 C.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D.有美玉于斯
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分别是
( )18.A.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超过 B.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C.都城过百雉//超过 D.愿枉车骑过之//拜访、探望
( )19.A.以吾从大夫之后//凭借 B.子路行,以告//把 C.虽董之以严刑//用 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连词
( )20.A.之三子告//到 B.君子之仕也//助词,的 C.以吾从大夫之后//助词,的 D.陈恒弑其君,请讨之//代词,他
( )21.A.今之从政者殆而/危险 B.殆与余同/大概,恐 C.革灭殆尽之际//危险 D.思而不学则殆//精神困倦而无所得
( )22.A.告于哀公曰//对,向 B.子路宿于石门//在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到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比
( )23.A.鄙哉,硁硁乎//偏狭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C.敢竭鄙诚,恭疏短引//卑鄙 D.人贱物亦鄙//卑微轻贱
( )24.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子路行以告 以吾从大夫之后 B.孔子下,欲与之言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C.是鲁孔丘之徒与 是为非,以吉为凶 D.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吾从而师之
( )25、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鸟兽不可与同群 B.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末之难也
( )26、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讨:讨伐 B.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谏:劝谏
C.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节:礼节 D.而谁以易之 易:变革,改变
( )27、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沐浴而朝 B.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C.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D.明日,子路行,以告
( )2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秩序井然 栉风沐雨 卷帙浩繁 独树一帜 B.一泓清泉 宏观调控 曲肱而枕 鸿鹄之志
C.樯桅毗连 言论精辟 臧否人物 嗜书成癖 D.欣逢佳节 歆慕不已 万马齐喑 馨香满院
( )2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临摹 变换莫测 脉络 融会贯通 B.竣工 仗义直言 姆指 荒谬绝伦
C.影牒 旁征博引 辞书 沓无音讯 D.裨益 湮没无闻 坐落 矫揉造作
( )30、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与常规的计算机相比,生物计算机具有密集度高的突出优点。______用DNA分子制成生物电子元件,将比硅芯片上的电子元件要小得多,______可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________,生物芯片本身具有天然独特的立体化结构,其密度要比平面型硅集成电路高10万倍。
A.由于 甚至 所以 B.只是 也许 可见 C.如果 甚至 而且 D.虽然 也许 然而
( )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捎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D.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 )3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曼城足球队要防曼联队“恐怖左翼”的重任,邓恩不行,贝尔马迪不行,赖特菲利普斯更不行,只有孙继海行。
B.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C.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D.《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
( )3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泊车bó 船舶bó 粳米gěng 心肌梗塞gěng B.招徕lái 青睐1ài 切磋qiē 雕栏玉砌qì
C.拙劣zhuō 罢黜chù 伉俪háng 引吭高歌kàng D.宿敌sù 星宿xiù 恰当dāng 螳臂当车dàng
( )3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耗费 坐标系 仗义执言 忧柔寡断 B.疏浚 度假村 良晨美景 各行其事
C.渲染 编辑室 饥肠漉漉 枉费心机 D.弹劾 协奏曲 融会贯通 志大才疏
35、高考链接:读18.6一章,回答:(1)面对纷乱的社会,长沮、桀溺两人和孔子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态度?(2分)

(2)你是怎样看待“辟人之士”的?请简要评析。(2分)


《知其不可而为之》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A【夫:那;B连词,因为/介词,跟,同;C连词,然后/连词,表修饰,相当于“着”;D指示代词,这样/结构助词,的】
2、B【A谏:匡正,挽回;C植:立、插;D义:宜,应该】
3、B【①句末语气助词,不译;②助词,…的(事物);③通“欤”,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吗”;④介词,跟同】
4、D【①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音节助词,不译;③④介词,把,后面都省略了“之”】
5、D【①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吗;②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③④兼词,于之(在他面前/向他们)】
6、B【①连词,却;②连词,就;③动词,是;④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呢】
7、C【助词,加强反诘语气,难道;其余为第三人称代词】
8、D【例句与D均为连词,表转折,却;A承接连词,然后/连词,表修饰,相当于“着”;B连词,表修饰,相当于“着”/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C连词,表修饰,相当于“着”/承接连词,那么】
9、A 【“告发(他)”应译为:禀报】
10、C【正确译文:A此人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B没有人了解自己,那就洁身自好算了吧。D至于自己的主张行不能,也早就知道了。】
11、C【易:改变,改革】
12、A【A均表表修饰,可译为“着”;B①通“欤”,吗,②跟,同;C①这样,②他;D①跟,同,②把,“行以告”是“行以之告子”的省略。】
13、B【应是把孔子比作凤凰】
14、D 15、AB 16、D 17、D
18、A经过 19、A因为 20、B助词,取独 21、C几乎 22、D对于 23、自称的谦词
24、D(跟从。A.把/因为;B.介词,跟,同/给予;C.判断词/正确。)
25、A(省略句,其余为宾语前置句)
26、B(谏:匡正,挽回)
27、 C(A. 古义:斋戒;今义:洗澡。B. 古义: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今义:岳父。D. 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28、A 29、D 30、C 31、D 32、B 33、B 34、D
35、(1)长沮、桀溺:避世隐居;孔子:积极入世,求道改革。(2)辟人之士具有仁爱之心,虽身处逆境却心忧天下,表现了积极的人生观。(4分,第一问2分,各1分;第二问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