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质量评估(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质量评估(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6-15 10:1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单元质量评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最确切的是 (  )
A.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
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
C.可燃物不进行点火是不可能燃烧的
D.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
2.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  )
3.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的原理的是 (  )
A.住宅着火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
B.烧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
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方的小片树林砍掉
4.在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  )
A.进矿井时,先做灯火试验
B.准备好灭火器材
C.通风并严禁烟火
D.戴呼吸面具
5.关于易燃和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
B.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
C.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
D.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6.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化石能源
B.它们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C.它们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D.它们都是混合物
7.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A.燃起篝火烘烤食物
B.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煤燃烧发电
8.选择燃料应考虑的因素是 (  )
①是否易于燃烧 ②是否生成污染性气体 ③能释放多少热量 ④是否能稳定地燃烧 ⑤是否廉价 ⑥使用是否安全 ⑦是否容易储存和运输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⑦
9.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
A.甲烷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10.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未来用于汽车的理想燃料是 (  )
A.天然气  B.汽油  C.氢气  D.脱硫煤
11.汽车尾气中有多种有害物质,会造成污染,汽车尾气中的下列物质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一氧化碳 B.碳氢化合物
C.氮的氧化物 D.二氧化碳
12.以下措施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有效措施是 (  )
①少用煤炭作燃料 ②把工厂的烟囱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经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利用太阳能开发氢能源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3.某酒楼因员工操作不当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当火灾发生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  )
A.隔离可燃物
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C.把棉被用水湿透,覆盖在可燃物上,防止火势迅速蔓延
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B.煤、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等家用燃料都是混合物
C.瓦斯中含有大量甲烷,与空气混合时遇火会发生爆炸
D.通入过多的空气,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1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汽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但汽车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下列能源的使用最有利于防止空气污染的是 (  )
A.太阳能 B.天然气 C.汽油 D.柴油
16.小明在光照条件下,取一个大烧杯,其中装入大半杯清水,在烧杯底部放一些新鲜水草,并通入一定量的A气体.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水草,然后将一只盛满水的小试管倒置于漏斗上(如图所示).较长时间后,试管里收集到少许B气体.对此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是O2,B是CO2
B.A是CO2,B是O2
C.A是N2,B是O2
D.A是N2,B是CO2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7.空气、氧气、水、天然气、石油和煤等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存、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有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用途.请将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名称填在空白处:
(1)常用作溶剂的是    ;?
(2)可用作生活燃料、并能通过管道长途输送的是    ;?
(3)直接供给人和动物呼吸的是    ;?
(4)可用于生产城市居民生活用管道煤气的是    ;?
(5)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被称为“工业血液”的是    ;?
(6)可用于获取填充霓虹灯的气体的是    .?
18.按照“西气东输”计划使管道煤气用户全部用上天然气.
(1)煤气的主要成分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则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H4分别充分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
(3)燃气灶由灶体、进燃气管、进空气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目前的管道煤气用户改用天然气,必须对燃气灶加以改造.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    (填“增大”或“减小”).?
19.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量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也日趋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请你回答:
(1)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     (请答出三种).?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两个由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
①     ;?
②     .?
(3)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请你分别举例:
①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②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4)氢气热值高且具有    的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20.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触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如图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写出一种即可).?
三、综合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1.某兴趣小组将大小相同的若干棉布手帕在五份不同浓度的酒精水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烧不坏手帕的实验,其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序号





所用酒精的体积分数
95%
65%
55%
15%
5%
实验
现象
酒精烧完,手帕烧坏
酒精烧完,手帕无损
酒精烧完,手帕无损
不燃烧
  ??
(1)推测实验⑤的现象是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研究实验②③中“酒精烧完,手帕无损”的原因:  .?
(3)实验室里常出现酒精灯内有酒精,而酒精灯不易点燃的现象,可能原因是     .?
22.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着火点为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图A、图B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以上均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图    .?
(4)如果将玻璃杯倒扣在两支燃着的蜡烛上(如图C),蜡烛熄灭情况将如何?    .请对你的猜想进行合理解释:     .?
四、计算题(共12分)
23.乙醇(化学式为C2H5OH)是一种能代替汽油等燃料的清洁能源,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69 g乙醇与定量的氧气点燃,发生如下反应:XC2H5OH+8O2YCO2+ZCO+9H2O.
(1)计算:系数X的值是    .?
(2)计算: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
【答案与解析】
1.D(解析: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是化合反应;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是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C.可燃物不进行点火,温度也有可能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从而能燃烧;D.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A(解析: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为了防止燃烧和爆炸,应贴上禁止烟火的标志.A图为禁止烟火标志;B图为废旧塑料回收标志;C图为节约用水标志;D图为剧毒品标志.)
3.D(解析:住宅着火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是利用了降低温度来灭火的原理,故A错误;烧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采用了隔绝氧气灭火的方法,故B错误;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也是采用了隔绝氧气灭火的方法,故C错误;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方的小片树林砍掉是利用了消除可燃物的方法来灭火的.)
4.C(解析:先做灯火试验,容易发生爆炸;准备足够的灭火器材是为了着火后灭火,一旦着火就可能发生爆炸,所以起不到防止发生爆炸的作用;通风并严禁烟火可以预防燃烧的发生,所以起到了防止爆炸事故发生的作用;戴呼吸面具只是为了防止中毒,并没有起到防止燃烧和爆炸的作用.)
5.A(解析:存放时露天放置与氧气接触了,紧密堆积容易使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快速散失出去,一旦达到着火点就会发生爆炸,故A说法错误;摔、砸和撞击都能在瞬间产生高温,从而达到着火点而容易发生爆炸,所以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故B正确;由于易燃和易爆物品只要接触明火,或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就会燃烧或爆炸,所以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防止爆炸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故C正确;为了防止由于一间厂房或仓库着火而引起其他厂房或仓库着火的事件的发生,在建筑物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故D正确.)
6.C(解析:A.化石燃料在世界能源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B.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物质燃烧都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C.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D.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7.B(解析:A.燃起篝火属化学变化,能量由化学变化产生,故此选项错误.B.太阳能热水器烧水,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没有经过化学变化,故此选项正确.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是光合作用,属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D.煤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
8.D(解析:可以从环保、性能价格比、使用是否方便等方面考虑.①是否易于燃烧,④是否能稳定地燃烧,⑦是否容易储存和运输,是考虑使用的方便性;③能释放多少热量,⑤是否廉价,是考虑经济效益;②是否生成污染性气体,是考虑环保问题;⑥使用是否安全,是考虑可靠性.就是说①②③④⑤⑥⑦都是选择燃料应考虑的因素.)
9.D(解析:A.甲烷和一氧化碳不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A错误;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不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B错误;C.一氧化碳不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C错误;D.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故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D正确.)
10.C(解析: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11.D(解析:汽车尾气中有多种有害物质,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故A、B、C均属于汽车尾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物.)
12.B(解析:①少用煤作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可以减少酸雨产生;②把工厂烟囱加高,不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产生,即不能减少酸雨产生;③燃煤脱硫后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可以减少酸雨产生;④在已经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可以改良土壤,但不能减少酸雨产生;⑤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可以减少酸雨产生.)
13.D(解析:A.灭火的原理有三种: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所以正确.B.气体或烟雾受热密度变小,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或烟雾会随热气流上升,所以正确.C.棉被用水湿透,覆盖在可燃物上,一来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二来通过水蒸发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所以正确.D.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室内空气形成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更多的氧气,燃烧会更旺,所以错误.)
14.D(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是由远古时代的动植物的遗体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的,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故正确;B.煤、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等家用燃料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故正确;C.瓦斯中含有大量甲烷,与空气混合时遇火会发生爆炸,是正确的;D.通入过多的空气,有可能使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燃烧物熄灭,如为燃烧的蜡烛提供过多的空气,蜡烛反而会熄灭,故D错误.)
15.A(解析:天然气、汽油、柴油等物质燃烧时能产生对环境不利的物质,而太阳能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清洁能源.)
16.B(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17.(1)水 (2)天然气 (3)氧气 (4)煤 (5)石油 (6)空气(解析:(1)水是常用的溶剂.(2)天然气是利用率高并且可通过管道输送的燃料.(3)氧气能供给呼吸.(4)煤常用来生产煤气.(5)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6)空气中含有的稀有气体常常用来填充霓虹灯.)
18.(1)2CO+O22CO2;CH4+2O2CO2+2H2O (2)CH4(或甲烷) (3)增大(解析:(1)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氧化碳、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O22CO2;CH4+2O2CO2+2H2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H4分别充分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甲烷.(3)因为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H4分别充分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甲烷,所以管道煤气用户改用天然气时,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则进空气管的直径与原来相比应增大.)
19.(1)太阳能、风能、水能 (2)①CaCO3CaO+CO2↑ ②2H2+O22H2O (3)①干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②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解析:(1)目前有待开发利用的无污染的新能源很多,如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可燃冰等.(2)由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反应很多,如吸热反应等,如:CaCO3CaO+CO2↑,2H2+O22H2O.(3)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的一般是电池或充电器.干电池的使用、蓄电池的使用等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充电、电解水等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4)氢气作为能源有三大优点:①可以用水制取,原料来源广;②放热量多;③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20.(1)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 (2)①② (3)禁止烟火(解析:(1)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2)①金属筒不加盖时不能形成有限的空间.②蜡烛没有点燃时温度不能达到面粉的着火点.(3)爆炸的前提条件是遇到明火.)
21.(1)不燃烧 (2)由于有不能燃烧的水存在,一部分热量还要供水的汽化和水蒸气的升温,从而消耗了大量的热量.这样,棉布的温度升得并不高,以至于达不到它的着火点,显然棉布也就不会被烧着了 (3)灯芯上的酒精挥发掉了,留下水,所以不能点燃.(解析:(1)当含酒精5%的溶液点燃时,可燃物的浓度太低,相当于没有可燃物,所以就不能燃烧;(2)55%~65%的酒精溶液在点燃时,由于有不能燃烧的水存在,一部分热量还要供水的汽化和水蒸气的升温,从而消耗了大量的热量,这样,棉布的温度升得并不高,以至于达不到它的着火点,显然棉布也就不会被烧着了.(3)实验室里常出现酒精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着的原因可能是灯芯上的酒精挥发掉了,留下水,使其不能点燃.)
22.(1)接触空气(或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2)AB;C (3)B (4)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由于燃烧产生热量,二氧化碳气体会上升,聚集在玻璃杯的上方,使高的蜡烛先熄灭
23.(1)3 (2)解:设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
3C2H5OH+8O24CO2+2CO+9H2O
138 56
69 g x
13869 g=56x,
x=28 g.
答: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8 g.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有18个氢原子,反应前氢原子也应该是18个,每个乙醇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所以X的值就是3,进而可以算出Y的值是4,Z的值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