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家》课件37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名著导读《家》课件37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5 11:2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巴 金
名著导读《家》
一、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巴金的相关常识;
《家》的文学价值;
掌握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
二、自学质疑
活动一:了解巴金和《家》的相关常识
1、文学常识
《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生于官僚地主家庭。巴金的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晚年有散文集《随想录》。
活动二:了解小说和人物和情节
1、填写下列人物的身份。
高老太爷(高家的权威) 陈姨太( 高老太爷的姨太太 )冯乐山(高老太爷的好友,想娶鸣凤,想让觉民娶自己的侄孙女)
觉新(高家长孙) 瑞珏(觉新的妻子) 梅(觉新的表姐、青梅竹马的爱人) 海臣(觉新与瑞珏的儿子)
觉民(觉新的弟弟) 琴(觉民的表妹,与觉民相互喜欢)觉慧(觉新的三弟) 鸣凤(高家的丫头,与觉慧相互喜欢)
2、梳理故事情节,在空白处填上恰当内容。
故事发生在成都一家姓高的大公馆里。高觉新是这个大家庭里的长孙,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是“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的拥护者。在中学毕业那天放弃了自己所爱的钱家表姐,和父亲指定的姑娘瑞珏结了婚,婚后生了一个儿子叫海臣。觉新的二弟觉民和三弟觉慧受西方文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
觉慧和觉民去了觉新的父亲为他找的工作的地方探望,之后觉民去了表妹琴的家里,而觉慧在路上了解到当兵的打了学生,义愤填膺地和一些学生们参加了向总督示威游行的队伍。祖父高老太爷很快知道了他游行的事,让觉新把他囚禁在家里。
梅是觉新的表姐,也是青梅竹马的恋人。因为觉新的后妈在牌桌子得罪了梅的母亲,梅远嫁宜宾但是不久就守寡。军阀开战,梅跟着母亲来高公馆避难,与觉新在梅园重逢,两人都不能忘情。瑞珏看到觉新天天在花瓶里插梅花,梅害怕瑞珏心存芥蒂,解释后两人互诉衷肠成为知己。在矛盾痛苦中,钱梅芬抑郁成疾,吐血而死。
鸣凤是高公馆里的丫头,她既聪慧又漂亮,她很喜欢觉慧。而觉慧只有在回到家里时,才会不为思念鸣凤而苦恼。高老太爷的朋友冯乐山要讨姨太太,选中了鸣凤。觉慧是惟一能帮忙的,而觉慧正忙着写文章,无暇顾及。鸣凤彻底地绝望了,带着对觉慧深深的爱和对这世上的不公平的恨跳进了湖里。觉慧为此自责,觉得自己没有胆量,有了远离这个家庭的想法。
琴是高老太爷的外孙女,琴与觉民相爱。在高老太爷66岁诞辰的庆祝的日子里,冯乐山向高老太爷提亲,要觉民娶自己的侄孙女。觉民表示自己的事自己作主,在觉慧的鼓励和帮助下逃离了公馆。
觉慧的五爸克定在外头讨了姨太,还打着老太爷的招牌借了许多债。老太爷为此一病不起,陈姨太认为老太爷的病是鬼神的原因,招了道士回家到处捉鬼,加速了高老太爷的死亡。临死前他把觉民召了回来,答应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便离开了人世。
瑞珏生产的日子近了,但公馆的太太们因为迷信“血光之灾”要她迁到城外生产。瑞珏几天后就生产了,她痛苦地为觉新生下了一个儿子,自己却死了。觉新没有能见她最后一面。
嫂子的惨死最终让 觉慧 看透了这个家,他决意离开家。觉新哀求他不要走。但他去意已定,觉新最终答应帮忙。觉新去跟长辈们说了他出走的事,遭到他们的反对后,决定秘密进行。在兄长以及同学们的帮助下,他最终乘船去了上海。
每段有一个重要情节:
觉新娶亲、
觉慧被囚、
梅园相遇、
鸣凤投湖、
觉民逃婚、
克定受罚、
瑞珏生产、
觉慧出走。
《家》的人物形象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压迫者(统治者):高老太爷、冯乐山、克明、克安、克定
牺牲者:觉新、瑞珏、梅芬、鸣凤
反抗者:觉民、觉慧、琴
1、根据你对人物的理解,在横线上填适当的内容。
(1)高老太爷
封建大家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作为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专横、冷酷的性格特征。作品通过塑造高老太爷这样一位腐朽反动的人物,表现出了封建制度以及旧礼教、旧思想、旧道德必然灭亡的趋势。
三、合作探究
(2)觉新
具有双重性格的动摇的痛苦挣扎者。《家》中的长房长孙,他一表人材,善良,待人诚恳,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凡事采取“不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觉新身上虽然有着很严重的旧观念的束缚,但他又是个接受了新思想熏染的人,新思想虽然触动了他的心灵,但封建旧观念却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他无法喘气,使他在精神上常常处于极度痛苦之中。
(3)觉民
进步与守旧之间的个性主义者。目光深邃,正直、聪明、冷静、外表显出一些内敛的气质。他不像觉新那么软弱、中庸,也没有觉慧那么好斗、冲动。他是个怀疑主义者。 觉民身上有着强烈的叛逆因子,但在行动上,他讲究策略,更重行为结果。觉民有理性、有勇气和顽强的生命力,觉新在"家"中渐渐"死"去,他却在"家"中成活,并走向成熟。
(4)觉慧
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热情、纯洁、直率。敏感又爱冲动、行事莽撞,他还不了解人生有多复杂,也不能完全理解大哥。他是《家》中最清新的因素,他对于未来充满着希望,深信青春终归属于自己。在心灵经受过痛苦的历练后,他的青春觉醒开来,激励他离开家,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5)瑞珏
无可奈何的牺牲者。她具备传统女性的一切美德。善良和忍耐,宽厚贤惠。瑞珏是一个伟大的女性,但这个最善良的人却被封建陋习折磨而死,是封建迷信的牺牲者.
(6)鸣凤
压迫阶级的受难者。美丽聪明,柔中有刚,心灵纯洁。在对觉慧的爱意下她并没有因主仆差异而感到不可能,最后,她为了这段感情,以死向封建专制发出了强烈的抗议。
(7)琴
高家的表亲,觉民的表妹。健康、活泼、有活力、自由自在。因为寡居的母亲比较开明,她上了女子学堂,这使她有了见识,接触到了许多新思想,她几乎是个新女性。她热烈赞成新生事物,喜爱着一切积极、健康的新思想,喜欢和进步的学生们交朋友。
2、谈谈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物,说明理由。
3、怎样理解觉慧那种叛逆,反抗与追求理想的性格?你觉得这种精神在当今还有没有意义?
觉慧是高府中最早的觉醒者,他敢于宣传新思想,与时俱进。是那些既具有新思想又敢于与旧时代、旧思想搏斗的风华正茂的热血少年的典型代表。他与旧思想斗争的方式比较激进和积极,不仅自己勇于去干,还用自己的行动和理念去鼓舞他人,也给当时的热血青年很大的启发。这种斗争方式较觉民的要激进得多,正是这样的激进,使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当然,觉慧性格中除了有大胆叛逆的一面,也有单纯幼稚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周围的一切(包括“家”)虽然愤恨,但还不能作出完全科学理智的分析,作者对觉慧的塑造完全是忠实于生活的。尽管觉慧身上有着明显的幼稚,但他却真实地反映出了“五四”时期我国觉醒了的一代青年人的某些精神面貌。他代表着五四时期的一代处于小资阶级的年轻人,接受了革命思想,追求美好的理想,但是却不能科学理智的把握自己的方向,热情、积极而又勇敢,但是又犹豫、鲁莽而又盲目.
这种精神当然有意义,就像对恶势力,霸道的人或集团,这样的斗争少不了。不过现今更要讲求方法与技巧,一味盲目地明争可不行。要学会智取。
探讨《家》的思想主旨
请从女子命运、封建家庭和青年形象三个方面简述《家》的思想感情。
女子命运:通过梅、呜凤、瑞珏三个女子的悲剧,控诉封建制度、礼教对年轻生命的摧残;
封建家庭:通过高老太爷的形象揭露了封建大家庭、封建制度的本质和腐朽没落;
青年形象:通过觉慧的形象歌颂封建大家庭中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
四、总结检测
(1)简述最能体现高老太爷封建专制性格特征的一个具体情节或事件。
嫁丫环”。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向高公馆要一个丫环作妾,高老太爷满口答应,就在他的所有丫环中任意选了一个作为人情送给他,这个被选中的人就是鸣凤。可是鸣凤心里只有三少爷觉慧,生性刚烈的她以死抗争,绝望地投湖自尽,另一个丫鬟婉儿被迫代替出嫁。
②“抱重孙”。正当觉新期待着朦胧爱情的时候,他父亲带给他一个晴天霹雳:“你爷爷希望有个重孙。”于是,父辈用拈阄的办法为他定了门亲事,匆匆完婚。从此,觉新不得不断绝了与心上人梅的爱情之路,这件事毁掉了梅一生的幸福。?
(2)觉慧是个封建专制的叛逆者典型,请用一个具体情节或事件加以说明。
①反抗祖父。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陈姨太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于是他被叫来训话,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觉慧没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高老太爷勃然大怒。
②向鸣凤示爱。高公馆的三少爷觉慧勇敢地向丫环鸣凤表达爱意。他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枷锁,真挚而热烈地爱着鸣凤。在觉慧的眼中,鸣凤是那般美好,美丽、聪明、贤惠,觉慧在心里默默地如痴如醉地爱着她,已经完全超越了主仆的等级界限。
③揭穿“捉鬼,行孝”的丑剧。高老太爷病重,生命垂危,奄奄一息。这个封建大家族迷信神灵,在陈姨太的提议下,开始为高老太爷捉鬼治病。整个高公馆都笼罩在浓重的祈神活动之中,虔诚地企盼高老太爷的康复。而觉慧则第一个无畏地戳穿了这个鬼把戏。
3、简述一个最能体现觉民性格和觉醒程度的事件或情节。
觉民逃婚。在高老太爷的生日宴会上,冯乐山主动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家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这门亲事。觉民知道此事后,坚决不同意,甚至不惜顶撞高老太爷而离家出走。他给大哥的信中明确表达了不妥协的立场,致使全家人都无能为力。最后,临终前的高老太爷答应取消婚约,觉民逃婚胜利。
(4)请用一个情节或事件简述觉新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性格特征。
①觉新和梅表妹青梅竹马,但当冯乐山做媒,高老太爷做主,让他另有所娶时,他竟无力反抗,违心应允。过后,只得凭借梅花来慰藉那颗受伤的心。然而梅却终被折磨得香消玉殒。
②高老太爷死后,瑞珏的产期到了。陈姨太借口“血光之灾”,要瑞珏去城外生养。觉新流着泪答应了长辈的要求,送瑞珏到城外一间久已没人住过的阴暗潮湿的小屋去。四天后,觉新来看瑞珏,听到她在屋里因难产而凄惨的叫声,陈姨太却吩咐不许觉新进产房,没有人敢来为他开门。瑞珏叫着觉新的名字痛苦地死去了,两人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5)简述《家》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梅:觉新两小无猜的情人,因为两家母亲之间的小小过节而劳燕分飞,被迫远嫁宜宾。出嫁后不久,又成了寡妇,最后抑郁而死。
鸣凤:高家的丫鬟。由于出身低微,她被剥夺了青春与爱的权力,高老太爷要将她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
瑞珏:觉新明媒正娶的妻子,在即将生产时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懦弱的丈夫却不敢反对,最后因照顾不周,难产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