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高老头》课件22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文档属性

名称 名著导读《高老头》课件22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5 11:2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
作者——巴尔扎克
高 老 头
高 老 头
学习目标:
1、了解巴尔扎克及其代表作《人间喜剧》
2、学习分析高老头等主要人物形象3、分析造成高老头悲剧的社会根源
一、作 者 简 介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一生创作 96 部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19世纪现实主义代表作家:
法—斯汤达 《红与黑》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莫泊桑 《羊脂球》《项链》
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安娜· 卡列尼娜》
  契柯夫 《套中人》《变色龙》
美—欧·亨利 《麦琪的礼物》
《警察与赞美诗》
二、人间喜剧
1841年,巴尔扎克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创作计划,决定写137部小说,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总名字叫《人间喜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到巴尔扎克逝世时,《人间喜剧》已完成了91部小说。这些小说中最有名的就是《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1814年,拿破仑资产阶级帝国垮台,但由于封建的根基较牢,大革命虽然动摇了封建根基,但是仍然有不少的力量支持封建制度,波旁王朝卷土重来,封建贵族政权复辟。波旁王朝维持了十多年,于1830年七月革命时被推翻。
在复辟时期,大批逃亡国外的贵族回到法国,夺回他们的财产,重新得到了权势。但历史的潮流仍然滚滚向前,贵族的重新得势,并没有改变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在两个阶级的激烈斗争中,资产阶级向腐朽的贵族步步进逼。
高 老 头 写 作 背 景(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贵族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只想快快发财,向资产阶级投降,如拉斯蒂涅;一部分贵族自以为出身高贵、门第显赫,虽然外强中干,却态度傲慢,看不起资产阶级,坚决拒绝向资产阶级投降。但到最后,他们的门第敌不过金钱的势力,因此一败涂地,如鲍赛昂子爵夫人。
写 作 背 景(二)
三、高 老 头 内 容 简 介
小说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了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
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走上堕落之路。同时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的故事。 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主要舞台,作者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物欲横流、极端丑恶的图画,暴露了在金钱势力的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必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特征。
四、《高老头》故事线索:
以法国波旁复辟王朝时代巴黎社会为背景,以伏盖公寓为中心,小说写了两条主线,一条写高老头两个女儿的虚假父爱,另一条写贵族青年大学生拉斯蒂涅的甘愿堕落。
1、小说描写伏盖公寓中住的房客叫高利奥的老头,他原来是 富裕的面粉商,妻子死后,把全部爱浸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从小就让她们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长大后,大女儿嫁给贵族成为伯爵太太,跳进上层社会;小女儿嫁给银行家,成了资产阶级的太太,在女儿出嫁时每人得到父亲80万法郎陪嫁,所以开始时她们对高老头表示奉承体贴,以后就把他赶出家门,他只好在伏盖公寓过着孤苦无靠的生活,原因就是他的钱越来越少,起初,两个女儿有时也来住处探望他,而是为了继续榨取他仅有的维持生活的钱财,为争夺钱财亲姊妹反目成了仇敌,当高老头被她们榨干金钱后,她们就再也不理会他,后来,高老头 住在廉价的阁楼上,贫病交加,临死之前想见一见女儿,可是谁也不来,钱没了,父女之情也就结束了,安葬时她们也没来,而是打扮时尚 花枝招展的跳舞去了。
2、 小说中拉斯蒂涅的甘自堕落是贯穿全书的另一条主线,他20多岁,是外省破落贵族子弟,他来巴黎学习法律专业,他是一个贫困的大学生,刚来巴黎时,他是纯朴节俭青年,只在贫苦生活中没头没脑学习,希望通过刻苦学习谋求职业赚钱,期待以后做个勤政正直法官,但是花花世界的 巴黎上流社会的浮华强烈诱惑着他,而公寓的寒酸陈旧和贵族沙龙聚会的豪华气派对比,又那么强烈刺激着他虚荣向上爬的野心和欲望。
(一)第一课:他寻到远亲鲍赛昂夫人,作为他挤进上流社会的引路人,鲍赛昂夫人教导他去追求有钱风流的银行家太太,告诉他说;你能爱她就爱,不爱她就利用她。因为鲍夫人深知金钱会主宰一切,金钱力量超过贵族门第的力量,这是给拉斯蒂涅启蒙第一课,也是崇拜金钱的第一课。
用合法的手段“利己拜金” :“拉斯蒂涅先生,你得以牙还牙的去对付这个社会……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的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
鲍赛昂夫人的隐退,同时证明证明“高贵的门弟”、“真挚的爱情”斗不过金钱,使他目睹了即便在情人之间也在奉行利己拜金原则的冷酷现实 。
(二)第二课:逃犯伏脱冷的教导:用非法的手段“利己拜金”
伏脱冷对拉斯蒂涅说:你知道巴黎的人怎么打天下的吗?不是靠天才的光芒,就是靠腐烂的本领。在这个人堆里,不像炮弹一般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清白老实一无用处。……人生就是这么回事。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事后洗干净;今日所谓道德,不过是这一点。” 教导他为了钱不要怕弄脏手,只消事后洗干净就行,他教导他去和银行家小姐谈恋爱,这样就能得到100万法郎陪嫁财产,这对他来说,又是追求金钱的教诲。
(三)第三课:高老头是悲哀的,临死之时女儿不来看他一眼。高老头也是可怜的,他那深深地父爱感动不了女儿。拉斯蒂涅看到了上流社会女子的残酷、自私、忘恩负义,他震惊了,愤怒了。随着高老头的埋葬他也埋葬了自己最后一滴同情的眼泪,他决心向社会挑战,“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随后,拉斯蒂涅的野心开始膨胀发展,决心弄脏自己的双手,跳进巴黎上流社会这个大染缸,把自己变成一只凶恶的狼,然后去咬别的狼。拉斯蒂涅自己被腐化成了资产阶级的野心家,他的一步步堕落,象征了贵族阶级灭亡的趋势。随后他来到纽沁根太太身边与她共进晚餐。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五、典型人物分析——高老头
高老头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所战胜的历史悲剧的缩影,中年丧妻,他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乐于牺牲自己来满足她们的种种奢望,巴尔扎克赞叹他无异于是一个“基督教神圣的殉道者”
是个十分重感情也是个十分自私的人,他的父爱并不单纯,而是带有阶级的复杂性,他的父爱是交织着封建宗法观念和资产阶级金钱法则的,他认为父女之爱是天经地义的同时,又怀着往上爬的虚荣心,把对女儿的“爱”作为攀援名贵、抬高地位的手段,结果原本高尚的感情变得庸俗、猥琐。他的父爱是病态、畸形的,具有自我抹杀性。正如高老头自己所说:“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
高老头的矛盾性格,是社会由君主制向资本主义急剧转变时代的产物。他的惨死,正是金钱毁灭人性,败坏良
心,破坏家庭的明证。他的实质是封建宗法观念被
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
典型人物分析——拉斯蒂涅
贵族子弟蜕变为资产阶级野心家
的典型。
由贵族到资产阶级是他阶级属性的转变,由纯朴的外省青年变成寡廉鲜耻的野心家是他道德品质的坠落。
拉斯蒂涅的蜕变,是金钱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的明证。高老头的悲剧是拉斯蒂涅社会教育的最重要的一课,远比表姐鲍赛昂夫人和在逃苦役犯伏脱冷给他上的那两课深刻得多,是拉斯蒂涅野心家性格形成途中所受的最有力的一鞭。?
同时又表现出时代的变迁,即贵族子弟经不起金钱的引诱,投入了资产者的怀抱,这正是贵族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典型人物分析——伏脱冷
邪恶的化身,是反面人物的代表,他深谙这个社会的黑暗内幕,指出这个社会“遍地风行的腐化堕落”人与人的关系就像是“一个瓶里的许多蜘蛛”,你吞我,我吞你。因此他教导拉斯蒂涅“要追求百万家财,得用陷阱”。
他既是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揭发者,又是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制造者,对社会的破坏性极大。他的形象凝聚着巴尔扎克对法国社会长期的观察体验和思考,他常常通过伏脱冷的口,对社会丑恶进行无形的批判和鞭挞,充当了巴尔扎克批判社会罪恶的代言人。
作为邪恶化身的伏脱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是当时资本主义金钱社会的土壤滋养了他,二是以人性失落为代价的社会发展动力孕育了他。
伏脱冷给拉斯蒂涅“上了一课”
遭到出卖,伏脱冷被捕
小说的社会意义
通过高老头的悲剧,揭露了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悲剧,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统治阶级的卑鄙丑恶,抨击了金钱至上的资产阶级道德原则。高老头临终前的长篇独白,有力地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父女之间那种“金钱=感情”的罪恶关系,揭露了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
造成高老头悲剧的根源
高老头对女儿畸形的爱
社会的利己拜金原则渗透到家庭的至亲骨肉之间。
高老头的悲剧是拜金主义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的证明;其实质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
对比手法的运用
艺术上的对比手法在《高老头》中运用得十分广泛。
伏盖公寓与鲍赛昂府的强烈对比,不仅促使拉斯蒂涅个人野心猛烈膨胀,而且表明不管是赫赫声威的豪门大户,还是穷酸暗淡的陋室客栈,一样充斥着拜金主义,一样存在着卑劣无耻。
高贵庄重的鲍赛昂夫人与粗俗强悍的伏脱冷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文质彬彬,一个直言不讳。但不同的语言却又揭示了同样的道理,而他们两人看透社会的理论又与自己生活中的惨败成为反衬,加深了悲剧的意味。
高老头女儿的穷奢极欲与高老头的贫苦窘困的对
比。
鲍赛昂夫人退隐时热闹的场面与凄凉心情的对比。
课 堂 小 结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人间喜剧》的基本主题在此得到了体现。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记,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制残留感情,这两者构成了高老头的矛盾性格。高老头的矛盾性格,是社会由宗法制向资本主义急剧转变的时代产物。他的惨死,正是金钱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的明证,他的实质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
作 业 布 置(任选其一)
1、名著导读”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新增的板块。必修一至必修五中出现的“名著导读”篇目为:《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三国演义》、《唐吉珂德》等。而《子夜》、《骆驼祥子》、曹禺剧作等也以其巨大的思想价值和高超的艺术性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名著。
  请为其中的一部名著写一段推介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
作 业 布 置(任选其一)
2、高老头在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的时候,非常想见自己的女儿,可是两个女儿觉得自己的父亲已是一块榨干的橘皮,谁也不理他,高老头带着遗恨死去了。根据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的这一细节,结合全文,写一个对偶句,表达金钱与父爱、亲情之间的关系。不超过40字。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