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塘月色》 课件24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1.《荷塘月色》 课件24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5 11:3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的行文思路,体会散文的
体裁基本特征;
2.学习课文中多样的艺术手法,学会
诗歌手法与散文手法之间的迁移转换;
3.体悟与探究作者寄寓在荷塘月色上
的真挚情感。
2016年北京高考《白鹿原奏响一支老腔》
22. 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请举两例并加以分析。(4分)
24.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6分)
一、本文的行文思路
1-3段内容分析
下列对课文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篇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想起
“日日走过的荷塘”。作者带有放松排遣的目的去
看风景,所以在心理上该“另有一番样子”。
B.“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一句,为后文所见梦幻般的荷塘月色以及作者关
于古代采莲的联想和想象做了铺垫。
C.作者说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
爱独处”,表明作者是一个多变而矛盾的人。
D.“便觉得是个自由人” 表明作者在平日里有“一
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而此刻在作者的
独处空间里,享受到难得的轻松自由,便觉荷愈
香月愈好。
c
第四段手法赏析
第四段手法赏析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叠字,化用,田田写出了荷叶紧密相连之状。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第四段手法赏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荷叶舒然展放之态。
《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第四段手法赏析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荷花的美态。
第四段手法赏析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博喻,能够多方面表现事物特征,增添气势。
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第四段手法赏析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以听写嗅,突出了荷香醉人的特点。
宋祁《木兰花》:“红杏枝头春意闹”
调动多种感官(视觉、嗅觉和听觉)
第四段手法赏析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比喻,动态描写,与前文形成动静结合。
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第四段手法赏析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侧面描写,表现出叶子相连密集的样子。
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第四段手法总结
叠字、化用
比喻、拟人
博喻
通感、调动多种感官
动静结合
侧面烘托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第五段重点语句分析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句话与文章的结尾有什么关系。
铺垫
七、八、九段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联想和想象
描写了采莲的热闹场景。
作者爱热闹的体现。
思绪的自由,人的自由。
主旨探究
为什么作者描绘的荷塘月色会如此之美?

景美
情美
主旨探究
作者为什么会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并且要去欣赏美景呢?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时代说
1927年
清华园西院。
大革命失败
白色恐怖
家庭说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性格说
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
“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
理想的荷塘
姚敏勇《荷塘——一代知识分子的“桃花源”》
荷塘不是平常的荷塘
虚拟的、理想的荷塘
概括散文主旨的方法
解读题目
分析首尾
议论抒情语句
知人论世
回归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