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关于薛宝钗形象
薛宝钗: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我们怎么看宝钗?
薛宝钗——阴谋家?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薛宝钗——阴谋家?
“宝钗扑蝶”
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宝钗对宝黛恋情的态度: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同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日见了元春所赐的东西独她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幸亏宝玉被一个黛玉绵缠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并不理论这事。” (28回)
“别人未开口,林黛玉先就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薛宝钗便回头看了他半日,嗤的一笑,众人都不会意,惜春问道:‘宝姐姐好好的笑什么?’宝钗笑道:‘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度众生;这如今宝玉、风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日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你说忙得可笑不可笑。” (35回)
关于薛宝钗形象
薛宝钗:品貌出众:
“品格端芳;容貌丰
美。人多谓黛玉所
不及。”
牡丹—“艳冠群芳”
“脸若银盆,眼似
水杏,唇不点而
红,眉不画而翠,
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
关于薛宝钗形象
薛宝钗:
学识渊博:
诗词;
戏曲;
佛教禅宗;
绘画;
医药;
追求“学以致用”
“女子无才便是德”
关于薛宝钗形象
薛宝钗——“时宝钗”
“行为豁达,随分从时”
“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拿定主意,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凤姐)
奉承贾母;
迎合元春;
“绿玉春犹卷”——“绿蜡”
安慰王夫人;
“金钏儿跳井”
“小惠全大体”;
搬离大观园;
关
于
薛宝钗
形
象
真心关怀体贴人
黛玉、宝玉;
湘云;
邢岫烟、香菱……
关于薛宝钗形象
真诚的“女道学”
“冷美人”“任是无情也动人”
“冷香丸”
闺房——“雪洞一般”;
自觉抑制情感;
对人事冷漠:
对金钏儿:“或是在井旁边儿玩儿,失脚掉下去的。 …… 也不过是个糊涂人,并不为可惜。”
对莺儿;
礼教的模范遵守者和宣传者
关于薛宝钗形象
宝钗形象典型意义
封建思想制度——禁锢着人性,毁灭着人性;
“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儿”
——圆滑世俗、冷酷无情人
薛宝钗——现实主义者
“时宝钗”
林黛玉——浪漫主义者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冷香丸:
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
“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末药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丸药,再加蜂蜜十二钱,白糖十二钱,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瓷罐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宝钗扑蝶
小红:“嗳哟!咱们只顾说话,看有人来悄悄地在外头听见。不如把这隔子都推开了,便是有人见咱们在这里,他们只当我们说顽话呢。…”
宝钗:“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之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 …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蜕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脂批:
“按黛玉、宝钗二人,一如姣花,一如纤柳,各极其妙者,然世人性分甘苦不同之故耳。”
俞平伯:
“一如姣花,一如纤柳,谁是姣花?谁是纤柳?林黛玉本来够得上比姣花,宝钗却不能比纤柳;黛玉既只得为纤柳,而宝钗比姣花矣。花儿好看,还是杨柳好看 脂砚斋批评盖神似《红楼梦》六十三回之文也。” (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俞平伯:
“书中钗、黛每每并提,若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极其妙,莫能相下,至若宝钗稀糟,黛玉又岂有身份之可言,与事实既不相符,与人情亦不合,必如此方极情场之盛,必如此方尽文章之妙。”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宝钗:
“当日他父亲在日,极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十倍。”
李纨:
“至李守中承继以来,便说‘女儿无才便有德’,故生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
凤姐:
“不认得字,不大通……”
黛玉:
老师——贾雨村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咏蟹》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临江仙》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宝钗道:‘你白听了这几年戏,哪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排场、辞藻都好呢。’宝玉道:‘我从来怕这些热闹。’”
“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热闹不热闹。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镪顿挫,那音律不用说是好了,只那词藻中有一只‘寄生草’,填的极妙,你何曾知道?”
“慢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22回)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宝玉:“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黛玉:“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宝钗:“实在这方悟彻,当日南宗六祖慧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组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组欲求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到:‘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组便将衣钵传他。今儿这偈语,亦同此意了。”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宝钗:
“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便郁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
“天王补心丹”
“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时宝钗”:
“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
白盾:
所谓“时”者,是指“可以进,则进;可以退,则退;可以久,则久;可以止,则止”的“圣之时者”的“孔子”。 (《红楼梦新评》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奉承贾母:
“贾母因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等语。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向日素喜者说了出来。贾母更加欢悦。”
宝钗:“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姐姐凭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
贾母:“我如今老了,哪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
“提起姊妹来,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宝钗:
“…我如今替你们想出这个额外的进益来,也为大家齐心把这园里周全的谨谨慎慎,使那些有权执事的看见这般严肃谨慎,且不用他们操心,他们心里岂不敬服。也不枉替你们筹划进益。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你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分他们之忧。… ”
(56回“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赵姨娘:
“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他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他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到了;若是那林丫头,他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哪里还肯送我们东西。”
(六十七回)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宝钗:
“你这么个明白人,怎么一时半刻的就不会体谅人情。我近来看着云丫头神情,再风里言风里语的听起来,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做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为什么这几次他来了,他和我说话儿,见没人在跟前,他就说家里累得很。我再问他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他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我看着他,也不觉得伤起心来。 ” (三十二回)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宝钗:
“既开社,便要作东。虽然是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是不够。难道为这个家去要不成?还是往这里要呢? ”
(三十七回)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李希凡:
“如此美艳动人而又博学多才善解人意的薛宝钗,却有个“冷美人”的“谥号”。作者在小说中精心的渲染着她形象性格的“冷色调”:吃的药是解热毒的“冷香丸”,住的是“雪洞一般”的闺房。从薛姓的谐音“雪”到肤色的晶莹润泽,这位“艳冠群芳”的第一大美女,始终联系着一个“雪”字,隐含“冬雪”之意。”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蘅芜院”:
“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贾母:
“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
“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潇湘馆”:
“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湘簾垂地,悄无人声;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
贾母:
“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她们姊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有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摆?……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没这闲心了。她们姊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他们还不俗。如今让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净。”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宝玉挨打”后:
“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红了脸,低下头来。”
(三十四回)
关
于
薛
宝
钗
形
象
周中明:
“如果说贾宝玉、林黛玉是叛逆者的悲剧,那么薛宝钗便是顺从者的悲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者是更深刻的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的历史的悲剧。因为是时代雕塑了她,又是时代毁灭了她。”
许山河:
“黛玉的悲剧,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是她性格的悲剧。她那“乖僻”—其实是叛逆—的性格不为社会所容,因而社会‘扼杀了违反现实的黛玉’。但是,社会也并没有‘容纳了迎合时代的宝钗’。一个努力迎合时代的人竟也不为社会所容,说明宝钗的悲剧,不是她的性格悲剧,而是社会造成的,是社会悲剧。它较之黛玉的悲剧,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