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关于林黛玉形象
蒋和森《林黛玉论》
:
“这是一个永远不用别人的衣裳,
来忘掉自己寒冷的人。这是一个永远不
把别人的怜悯和施
舍,当作自己的幸
福的人。同时,这
又是一个愈是处在
屈承的境遇底下,
就愈是坚持自己的
人格尊严的人。”
关于林黛玉形象
“这是一个诗人气质的少女,或者
说,是一个少女气质的诗人。这使她
一言一动、多愁善感之中,发散着一
种‘美人香草’
韵味和清气逼人
的风格。
她永远只向生
活中的灵智和感
情顶礼膜拜;世
俗的理智,永远
不能移动这个少
女的心。
”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林黛玉:
“以兰为心,以玉为骨
以莲为舌,以冰为神”
“所谓美人者,
以花为貌,以鸟
为声,以月为神,
以柳为态,以玉
为骨,以冰雪为
肌肤,以秋水为
姿,以诗词为心,……”
——张潮《幽梦影》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多愁善感而又坚强不屈;
“埋香冢”、“泣残红”
对爱情追求始终不渝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孤标傲世而又小心怵惕;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问菊》)
“自矜自重,小心戒备”
宝钗(金锁)湘云(金麒麟)
黛玉:“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不过是‘草木之人’罢了。”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聪慧敏锐而又天真直率;
“专挑人的不是,见一个打趣一个”
——湘云
“嘴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
——小红
执着追求爱情而又不能摆脱传统意识的束缚;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性格形成原因:
幼受钟爱,养成任性性格;
生活地位的变化;
寄人篱下?府中宠儿
所处的险恶环境;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
相逼”
(《葬花吟》
)
“金玉良缘”说的威胁;
“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林黛玉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宝钗在做人,黛玉在做诗;
宝钗在解决婚姻,
黛玉在进行恋爱;
宝钗把握着现实,
黛玉沉酣于意境;
宝钗有计划的适应社会法则,
黛玉任自然的表现自己的性灵。
宝钗代表贵族家庭妇女的理智
黛玉代表闺阁知识女性的感情。
——王昆仑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叛逆性
:
宝玉的知己;
不说“混账话”,淡泊功名;
理解宝玉;
祭奠金钏儿;
“雪下抽柴”;
执着追求爱情;
追求知己之爱;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叛逆性
:
乐于展示才华;
热衷读书写诗;
具有竞争意识;希望成为焦点;
淘气机敏,口齿伶俐;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叛逆性
:
追求自由,有独立人格意识;
绛珠仙子——“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
对生命的思考——《葬花吟》
“红消香断有谁怜?”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质本洁来还洁去”(自尊)
“一抔净土掩风流”(自爱)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情情”
:以真情对待真情
黛玉“葬花”;
真诚待人;
对紫鹃;
对香菱;
对宝钗;
对北静王
所赠香念珠: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黛玉的性格缺陷:
小性、尖酸刻薄(表象)
对宝玉的极度依赖(根本)
黛玉——绛珠小草
宝玉——神瑛侍者
“莫怨东风当自嗟”
曹雪芹——“悼红”
对女性自我意识、自强意识欠缺的批评;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祭奠金钏儿”:
林黛玉:“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哪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做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哪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
(《荆钗记》-“男祭”)
“雪下抽柴”:
林黛玉:“咱们雪下吟诗?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周思源:
“尊重感情,尊重自己所爱的男人自己的正确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选择。也只有这样,爱情才能巩固与持久。这一点在当今这个充满功利考虑,爱情贬值,婚姻不时面临动荡的时代
,仍然不失为有价值的借鉴。”
(《周思源正解金陵十二钗》)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元妃省亲:
“原来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一首五言律应景罢了。”
“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因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何不代他作两首,也省他些精神不到之处。”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林黛玉:
“他两个再到不了一处。若到一处,生出多少故事来。这会子一定算计那块鹿肉去了。”
“这可是云丫头闹的,我的卦再不错。”
“哪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广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广一大哭!”
(四十九回)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潇湘子雅谑补馀香”:
黛玉:“这是叫你带着我们做针线教道理呢,你反招我们来大玩大笑的。”
李纨:“你们听她这刁话。他领着头儿闹,引着人笑了,到赖我的不是……”
宝钗:“……生姜二两,酱半斤”
黛玉忙道:“铁锅一口,锅铲一个。”
宝钗:“这做什么?”
黛玉笑道:“你要生姜和酱这些作料,我替你要铁锅来,好炒颜色吃的。”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李希凡:
“‘情情’,是指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指她的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宝玉,她‘用情’‘钟情’‘痴情’,都在贾宝玉身上。”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他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再侧耳时,只听唱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上,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情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二十三回)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段启明:
“‘尖刻’并不是林黛玉的本性,她实际上十分宽厚、坦荡,而且很容易相信别人。在《红楼梦》所写的小姐、奶奶、太太当中,没有一个像黛玉那样与自己的丫环情同姊妹,生死与共;在能诗能文的小姐当中没有一个像黛玉那样真诚教授香菱学诗,为她讲诗、改诗,一片真情;即使对薛宝钗,在第四十五回以后,她也真诚相待,把内心隐曲,像宝钗和盘托出。”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宝玉:“我只告诉你一句趸话: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
紫鹃:“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坐定了大事要紧。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称心如意呢。……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所说的‘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五十七回
)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紫鹃:
“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别人不知宝玉那脾气,难道咱们也不知道的?为那玉也不是闹了一遭两遭了。”
“好好的为什么又剪了那穗子?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他,才这么样。”
林黛玉:
“你到来替人派我的不是!我怎么浮躁了?”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探春:
“那些小丫头子们原是些顽意儿,喜欢呢,和他们说说笑笑,不喜欢便可以不理他。便他不好了,也如同猫儿狗儿抓咬了一下子,可恕就恕,不恕时也只该叫了管家媳妇们去说给他去责罚,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吆小喝失了体统。”
“黄金莺俏结梅花络”
“玉钏儿便向一张杌子上坐了。莺儿不敢坐。袭人便忙端了个脚踏来,莺儿还不敢坐。”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幕雅女雅集苦吟诗”
香菱:“好姑娘,你趁着这个功夫,教给我作诗罢。”
宝钗:“我说你得陇望蜀呢。…”
香菱:“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黛玉:“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黛玉对宝钗:
一度猜忌、刻薄——用情太深;
脂批:
“未形猜妒情犹浅,肯露娇嗔爱始真”
季新:
“须知黛之于宝玉,纯以爱情相感,不失男女爱情之正。试观两人情意未通以前,黛时时有疑忌心,有刻薄语,这都是放心不下的原故。及至《诉肺腑情迷活宝玉》一回之后,黛知宝心,宝知黛心,黛之情已定,自此心平气和,以后对于宝玉没有一点疑心,而对于宝钗诸人亦忠厚和平,无一些从前刻薄尖酸之态。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蘅芜君兰言解疑语
”
林黛玉:
“良辰美景奈何天”(《牡丹亭》)
“纱窗也没有红娘报”(《西厢记》)
薛宝钗:
“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极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兄弟也在一处,都怕看正紧书。弟兄们也有喜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着背了他们瞧。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字的倒好。…”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宝玉:
“那《闹简》上有一句说的最好,‘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这句最妙。‘孟光接了梁鸿案’这七个字,不过是现成的典,难为他这‘是几时’三个虚字问的有趣。是几时接了?你说说我听听。”
“先时你只疑我,如今你也没的说,我反落了单。”
黛玉:
“这原问的好。他也问的好,你也问的好。”
“谁知她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琥珀:
“老太太说了,叫宝姑娘别管紧了琴姑娘,他还小呢,让他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要什么东西只管要去,别多心。”
宝钗:
“你也不知是那里来的福气!你到去罢,仔细我们委屈着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对北静王所赠香念珠:
黛玉:“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
周思源:
“中国古代文学的女性形象中还没有出现过林黛玉这样的只重情感,厌弃科举,对皇帝所赐、郡王转赠的珍贵礼物都不屑一顾,弃之若敝屣的。”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莫怨东风当自嗟”:
东风——家长(周思源)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陆游《钗头凤》)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宝玉:“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林黛玉:“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地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王昆仑:
“黛玉在贾府成为一个锋芒毕露争强好胜的出众者,同时在精神上也抵触了当时社会所给予妇女的规范,结果就以自己脆弱的生命去尝试那时代的冷酷的摧残,担任了《红楼梦》悲剧主题的主角。”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探春:
“我们倒是一家子,好像乌眼鸡一样,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黛玉:
“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
关
于
林
黛
玉
形
象
张爱玲: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简·爱: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