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练习
教学目标:
1.巩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方法,能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时间的方法。
3.提高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时间观念。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完本单元的内容,基本掌握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相互转换。
2.能运用24时计时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会求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的经过时间。
4.部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还有欠缺。实际运用能力不够。
教学重点:掌握时刻的互化的方法,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与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猜谜: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它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它是什么?(时间)对,是时间,时间就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多么宝贵。
如果我用它代表向前流动的时间,那么,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可以看成时间长河中的一小段。如果这一段表示今天,那么昨天会在哪里?明天呢?那今天的开始在哪里?可以用谁来表示(0时),那么这里就是(24)为什么?(一天有24小时。)是的,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时间条来表示一天。
谁能结合时间条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24时记时法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这边是0时,那这里是?(6时),这边呢?(12时)(13时)(15时)(20时)(22时)这里13时,你还想到了什么?(下午1时),这呢?下午1时它是普通计时法,这些是24时计时法。
那么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不同呢?(时间前面有上午、下午、晚上这样的时间词的是普通计时法,时间最大只有12时。24时计时法没有时间词,12时后面用13、14时一直到24时来记录中午12时后面的时间)
他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吗?可以相互转换。那谁来说说转换的方法。
(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去掉时间词,中午12时以后的时间加12.
24时计时法转换为普通计时法加时间词,比12时大的时间减去12)
除了24时记时法我们还学了经过时间的计算,比如从9时到15时经过了多久呢?说说你有哪些方法?(推算、画图、减法计算)
小结并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了24时记时法,还有计算经过时间,今天我们练习24时记时法。希望通过练习,对前面掌握的不太好的内容,要弄明白,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结合时间条,复习24时记时法和经过时间的计算的相关知识,加深对这两部分的理解,进一步感受两种记时法的联系和区别。】
二、练习
(一)基础碰碰车
?1.谈话:我们首先来挑战第一大关:基础碰碰车。
?开火车判断并转换:
?问:开火车判断它们分别是什么记时法?
挑一个时间问问你的同桌:你会把它转换成另一个记时法吗?
(21:00?
用普通计时法怎么表示?晚上9时。)(下午3时,普通计时法,用24时计时法怎么表示?15时)
2.
用24时计时法表示钟面上的时间。(想想做做2)
出示一个钟面(10时30分)
问:来看大屏幕,你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钟面上的时间吗?
同一个钟面怎么出现2个时间?
(一个是白天的10时30分,一个是夜里的10时30分,用24时表示就是22时30分)
那给定你情境,现在呢?还会出现2个时间吗?
3.
看图找合适的时间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你能说出最能表示他们的时间吗?
出示图片(朝阳初升)谁来说说这是什么意思?(早晨太阳初升的时候)不要说出来,把信封打开,里面有许多时间,你觉得哪一个最合适?
你认为?你呢?有的同学认为是5时30分,有的同学认为是6时,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各有各的说法,先不急,我们先来看一个知识小链接:你知道吗?
日出的时间会随季节及各地方纬度的不同而改变。同一个地方一年之中日出时间是不断变化的。比如张家港日出最晚的时间是1月初,日出时间7时。日出最早的时间是在6月中旬,日出时间为4时50分。即使在赤道地区,日出及日落的时间在全年里亦会有少量的变更。
即使是在同一天当中,不同纬度的日出时间也是不同的。例如:一月初新疆日出时间为9时40分左右。北京这时的日出时间为大约7时35分。香港这时的日出时间为7时左右。
长知识了!现在,你觉得这两个时间?接着来,准备好了吗?
(四个画面:朝阳初升、烈日当空、夕阳西下、繁星满天)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和综合性,能熟练地进行两种记时法之间的互换。】
(二)升级跷跷板
成功进入第二关:升级跷跷板
1.试着解决,看看自己能不能成功当上小小邮递员。
出示题目,独立完成。
你是怎么填的?说说你的想法。
赞同他的想法吗?成功当上邮递员的请举手。真不错!
2.思考题。
王叔叔买的一张火车票,他想请你们帮他算算他最迟应在什么时间从家出发。
出示题目,了解题意。
问:谁来说说从火车票上你了解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同桌两人讨论要怎么解决?
(可以从火车开车时间13时37分倒着推想:因为开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所以最迟应该在13时32分前到车站,因为从家到火车站需要20分钟,所以最迟应该在13时12从家出发。)
3.想想做做第7题。
谈话:王叔叔成功做上去广州的火车,感谢你们。他回来的时候准备坐飞机,这是他了解到的信息,读一读。
(1)先全班读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再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明确思路。
问:从题里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表格,让学生填写表格。
问:表格里的时间表示什么意思?
(3)提问:王叔叔11:40到车站,准备乘车去机场,能赶上什么时间的班车?
问:从这张表格中班车来回的出发时间、到达等的时间,发现了什么?
(通过一一列举的方法,从这张表格中很容易看出王叔叔可以赶上12时出发的班车)
谈话:孩子们真了不起,学习了这两部分内容还真有用,能帮助我们合理的安排时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充分思考交流中,从多种计算时间的方法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注重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方法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三)智慧摩天轮
1.出示小华星期日一天的主要活动安排表。
(1)根据表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引导:说说你从表格里知道了些什么?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可以怎样解决?请在四人小组里讨论,提出你的问题,大家想办法解决。
交流:你们小组提出了一些什么问题?你们又是怎么解决的?
(2)提问:看了小华星期日的主要活动安排,你有什么体会?
(小华能合理的安排好周末的活动,有计划的过好一个星期天,既能休息好,又能参加合适的家务活动,还能适当学习等。合理安排好时间,才能充分利用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谈话:谈到作息习惯,老师在这里介绍一本书《生命的节奏》,这本书谈到为什么小孩子早上不容易醒来?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自己有时像猫头鹰一样夜间兴奋,有时又像云雀一样清晨活跃?为什么心脏病早晨发作的人比较多?原因就在于生物钟。也就是我们体内的生理节奏,它发挥着巨大作用,导着我们的生活模式——何时作息、何时处于颠峰或低谷
比如我们的身体0-2时睡眠好,长个子,反之,这一段时间如果睡不好,那么就会影响我们身高……
据这张身体钟表,请你在课后制定出一张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健康。
【设计意图:把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体会到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三、总结
希望通过今天的练习,能够进一步掌握这两部分内容的知识,学会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利用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