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过程,体验统一标准单位的必要性。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乐趣,适时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长方形纸若干,小正方形片,彩笔、实物若干
教学方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讨论法
课前交流:拍手唱歌
教学例1
认识物体表面,感知面有大小
师:昨天我们学了一首歌,假如幸福的话你就拍拍手,拍手是拍在手掌的哪里?(面上)
板书:面
师: 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有它们的面,(拿出数学书)这是数学书的封面!看薛老师来摸一摸。(师演示摸的过程)
师: 我们天天接触的课桌也有它的桌面,看看桌面在哪里?(出示课件)
师: 哪个小朋友能在课桌上找一样物体来摸一摸,说一说它的面?请你来!摸一摸。
学生上台:
(文具盒)这是文具盒的一个面。
(尺子) 这是尺子的面。
师: 还有谁想说?想说的小朋友真多,每个人都从篓里找两样东西,像这样摸一摸,说一说这是什么的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请你上来!
(邮票、树叶、积木 )你摸的时候怎么就用1个手指?你的方法很好。
(圆柱)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圆形的侧面是个曲面,我们以后再学,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面都是平平的。
师: 谁还能在教室里找一个物体,指一指它的面。
(黑板面)摸完整了吗,为什么摸不到呢?是的,黑板面太大了。看老师用米尺来指一指。(师演示用米尺划过黑板面)
(墙壁)墙壁的面更大了,我们摸不着了,同学们用眼光来把它看一遍。
师: 生活中几乎每一样物体都有它的面。看,乒乓球桌的面、转盘面、屋顶侧面,还有篮球场地(课件)
2、 揭示面积含义
师: 刚才我们摸到的、指到的、看到的,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
师: 薛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在我们摸物体表面的时候,有的用一根手指摸,有的用手掌摸,还有的要借助直尺指或直接用眼光扫视一遍呢?
是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表面的——大小。(板书)
物体表面的大小在数学里有个专门的名字,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板书)
师: 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像薛老师这样读一读。(齐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
3、 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
师: 下面薛老师要让小朋友用“面积”这个词说话了。我们先看电脑上说第一句。
(课件: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师: 谁能接着薛老师的话来说,黑板面的大小是——?谁可以独立地说一句?
说得真棒,谁还愿意来说一说。
师: 你说得很完整!你说得很好!啊呀,你也说得很好!都会说了,那我加大难度,我们要来把面积的大小比一比。
师: 哪个同学敢第一个来比一比数学书封面和黑板面面积的大小?
师: 你真勇敢,这句话说得更好些可以这样说,()的面积比()的面积小。(课件)
师: 请同学们找两个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面积。
指3名同学说一说。
师:什么的面积比什么的面积大得多? 什么的面积比什么的面积小一些?
你还能找两个物体面积差不多吗?把你找到的两个面举起来正对给大家看,再说一说。
什么面和什么面一样大?高举示意。有没有谁能在数学书上找两个面一样大?
二、教学例2
1、平面图形的面积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比较了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面积,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有一些平面图形(板书),我们来看一看。(出示课件)
师:请拿出练习纸,把题目要求读一读。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我们一起和电脑校对一下。(课件)你涂对了吗?
师:请问,蓝色边线就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涂色部分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涂色多的平面图形,它的面积就越——(大)
涂色少的平面图形,它的面积就——(小)
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板书)
2、比较平面图形面积大小
师:这里还有一些平面图形,请同学们比一比它们的面积大小。(出示课件)
师:第一组,谁的面积大?你是怎么比的?(观察)
都看出来了,观察所得的结果对不对呢,得想个办法来验证一下。(课件)
看来观察法是一个很直接的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板书)
师:下面加大难度,第二组图形,准备!(出示课件)
师:你还能轻易看出来吗?答案出现了分歧,那怎么办?是的,我们得想一种方法新的方法来比较。
师:老师把这两个图形装进了你们桌上的信封。取出图形A和B,比比看?
学生操作。
师:想到方法的,手举起来给老师看。
师:是的,看!(课件)像这样重叠,有什么发现?(课件)
师: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重叠法。(板书)
师:胜利就在眼前,愿意挑战一下吗?第三组!(出示课件)
师:谁的面积大一些?请你想想办法,利用信封里的材料试一试。
学生操作。
师: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预设:
量:你量的是什么?你量的是图形的周长,我们要比的是图形面积的大小。
重叠:先重叠,把多出来的两部分再重叠或直接观察,发现正方形面积大。
铺:把小正方片铺在图形上,直到铺满。比比谁铺得多。
师:是这样吗?(课件演示)借助铺小正方形,我们发现长方形有几个小正方形那么大?
正方形呢?所以谁的面积更大一些?
师:同学们,铺正方形的方法好是好,但是比较——麻烦,不容易操作,我们改良一下。如果给你一张方格图,你能一眼看出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占了多少格吗?
师:我们把这种比较面积的方法起个名字,叫——数格法。(板书)
3、练习(练习纸)
师:比较这三个图形。(出示课件)你想到用哪种方法?请拿出练习纸,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校对。
师:图3的面积你是怎么数的?
有什么好方法吗?
像这样移过来之后变成了一个——?(长方形)面积发生变化了吗?为什么面积不变?
再看图2,如果再添上几格,也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这时图形面积变化了吗?怎么变了?为什么?哦,图形的面积是变大了,再想一想,什么没有变呢?
师:同学们,说一说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一样吗?
4、练习(想想做做第2题)
师:看,这是什么?
师:我们都生长在无锡这个大城市里,你能在地图上找到无锡吗?你怎么指着江苏呢?(你的地理知识真丰富!)
师: 在地图上分别截取了4个省,他们分别是?
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大?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小吗?
你能用“差不多”,“大一些”“大得多”“小一些”“小得多”比比他们的面积大小吗?
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
看着这幅中国地图,你有什么想说的?
三、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