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解剖”原子 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考点分类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3“解剖”原子 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考点分类 (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15 20:4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粤版物理八下10.3“解剖”原子
1.(2020秋?高明区期末)关于氢原子的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0秋?濉溪县期末)图中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  )
A. 西红柿 B. 西瓜 C. 面包 D. 太阳系
3.(2020?越秀区一模)关于原子的结构,以下的几个模型中,最接近真实原子结构的模型是(  )
A.如图甲所示:原子为一个不可再分的实心小球
B.如图乙所示:原子为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带负电的电子分布在小球的内部
C.如图丙所示:由不可再分的实心球的原子核以及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D.如图丁所示:由质子和中子所构成的原子核以及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4.(2020?榕城区一模)下列有关微观粒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微观世界中最小的粒子
B.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
C.电子绕着不带电的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D.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气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5.(2020?太仓市一模)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图中哪个图最相似?(  )
A. 西红柿 B. 西瓜
C. 面包 D. 太阳系
6.(2020?高要区一模)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
A.核子 B.质子 C.电子 D.中子
7.(2018?徐州)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列关于这个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
B.原子核带负电
C.电子静止在原子核周围
D.原子核占据了原子内大部分空间
8.(2018?广东模拟)下列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  )
A.原子、原子核 B.电子、质子
C.质子、中子 D.原子、中子
9.(2018?中山市校级二模)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发现了电子,对原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相似,核外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B.质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核
C.电子不能通过肉眼观察,但是有的原子可以由肉眼观测
D.微观粒子尺度的排列顺序由大到小是: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和夸克
10.(2021春?东兴区月考)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   组成的;原子核由   和   组成。
11.(2020?梅州一模)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旋转的   组成,原子核由   和   组成。
12.(2020?广东模拟)太阳系、地球、月亮、宇宙、银河系中尺度最小的是:   ;构成物质世界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根据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可知: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   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   绕核运动。
13.(2020?广东模拟)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   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   电的原子核和带   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2)以氢原子为例,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图   (甲/乙/丙/丁)。
14.(2019春?端州区期末)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间有一个带   电的核,它只占有极小的体积,却集中了原子的几乎   质量,带   电的电子像行星环绕太阳一样在核外较大空间绕核高速旋转。
15.(2019?盐田区一模)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   和   组成的。
沪粤版物理八下10.3“解剖”原子
1.(2020秋?高明区期末)关于氢原子的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原子核应该是在中央位置,而且只占了很小一部分的体积;核外电子是在外层绕着原子核作轨道运动,故只有A符合。
故选:A。
2.(2020秋?濉溪县期末)图中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  )
A. 西红柿 B. 西瓜 C. 面包 D. 太阳系
【解答】解: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核外电子绕核作高速旋转,与太阳系结构有相似性。
故选:D。
3.(2020?越秀区一模)关于原子的结构,以下的几个模型中,最接近真实原子结构的模型是(  )
A.如图甲所示:原子为一个不可再分的实心小球
B.如图乙所示:原子为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带负电的电子分布在小球的内部
C.如图丙所示:由不可再分的实心球的原子核以及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D.如图丁所示:由质子和中子所构成的原子核以及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解答】解: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高速转动的电子组成,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故选:D。
4.(2020?榕城区一模)下列有关微观粒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微观世界中最小的粒子
B.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
C.电子绕着不带电的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D.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气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解答】解:
A、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A错误;
B、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电子带负电,故B正确;
C、原子核带正电,故C错误;
D、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D错误。
故选:B。
5.(2020?太仓市一模)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图中哪个图最相似?(  )
A. 西红柿 B. 西瓜
C. 面包 D. 太阳系
【解答】解:原子核处于原子的中心,就像太阳系中的太阳;而绕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就像太阳系当中绕太阳运动的行星。
故选:D。
6.(2020?高要区一模)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
A.核子 B.质子 C.电子 D.中子
【解答】解: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中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
故选:C。
7.(2018?徐州)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列关于这个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
B.原子核带负电
C.电子静止在原子核周围
D.原子核占据了原子内大部分空间
【解答】解:A、B、C、原子是由位于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带负电电子构成。故A正确,BC错误;
D、原子核非常小,原子核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故D错误。
故选:A。
8.(2018?广东模拟)下列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  )
A.原子、原子核 B.电子、质子
C.质子、中子 D.原子、中子
【解答】解: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但是组成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其中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
故选:D。
9.(2018?中山市校级二模)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发现了电子,对原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相似,核外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B.质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核
C.电子不能通过肉眼观察,但是有的原子可以由肉眼观测
D.微观粒子尺度的排列顺序由大到小是: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和夸克
【解答】解:AB、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绕核转动的一定数目的电子组成的;
而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故AB正确;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主要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所以所有的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构成的,故C错误;
D、物体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故D正确;
故选:C。
10.(2021春?东兴区月考)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 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由 质子 和 中子 组成。
【解答】解:由图知,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外围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组成的原子核的是质子和中子。
故答案为:电子;质子;中子。
11.(2020?梅州一模)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旋转的 电子 组成,原子核由 质子 和 中子 组成。
【解答】解: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转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故答案为:电子;质子;中子。
12.(2020?广东模拟)太阳系、地球、月亮、宇宙、银河系中尺度最小的是: 月亮 ;构成物质世界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根据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可知: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 质子 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 电子 绕核运动。
【解答】解:(1)太阳系、地球、月亮、宇宙、银河系中尺度最小的是月亮;
(2)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周围带负电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故答案为:月亮; 质子; 电子。
13.(2020?广东模拟)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 分子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 核式 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 正 电的原子核和带 负 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2)以氢原子为例,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图 丙 (甲/乙/丙/丁)。
【解答】解:(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分子;
1911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
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处于核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2)氢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外围电子构成,且原子核相比原子的体积很小,故丙正确。
故答案为:(1)分子;核式;正;负;(2)丙。
14.(2019春?端州区期末)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间有一个带 正 电的核,它只占有极小的体积,却集中了原子的几乎 全部 质量,带 负 电的电子像行星环绕太阳一样在核外较大空间绕核高速旋转。
【解答】解: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理论认为,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虽然占有极小的体积,却集中了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电子在核外较大空间绕核高速旋转。
故答案为:正;全部;负。
15.(2019?盐田区一模)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B 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 原子核 和 电子 组成的。
【解答】解:由图可知,A是葡萄干蛋糕模型,它是由汤姆生提出的;B是原子的核式模型,中间是原子核,核外是电子在绕核旋转,它是由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故答案为:B;原子核;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