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后训练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春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后训练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15 21:0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1 液体压强
1.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压强是由液体重力产生的,所以液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
B.因为p=,所以液体压强与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
C.液体压强跟液体的质量有关
D.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如图所示,小明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
D.甲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
3.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重为G1;内装有密度为ρ,重为G2的某种液体,深度为h,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静止,那么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
知识点2 连通器
4.如图所示,乳牛自动喂水器利用的是
原理,使得两容器中的水面相平。?
5.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综合能力提升练
6.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景如图所示,其中图
(选填“甲”或“乙”)中橡皮膜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更大。若两烧杯中分别装的是盐水和水(ρ盐水>ρ水),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确定
(选填“A”或“B”)杯中装的是盐水,这是因为在相同的深度,
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7.(宜昌中考)如图所示,一个空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朝下竖直地浸入水中,橡皮膜受到了水向
的压强,大小为
Pa(g=10
N/kg,ρ水=1×103
kg/m3)。?
8.如图所示,a、b、c、d为某液体内部的四个点,它们刚好位于竖直平面内一长方形的四个顶点,液体在a、b、d三点的压强以及长方形的边长已在图中标注。则c点的液体压强沿
(选填“竖直”或“各个”)方向,大小为 
kPa;该液体密度为 
kg/m3,a点的深度为
 m(g=10
N/kg)。?
9.(郴州中考)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10.(常德中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
1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液体中a、b、c、d四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压强最大
B.b点的压强最大
C.c点的压强最大
D.d点的压强最大
12.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托住(塑料片重量不计),放入水面下12
cm处(ρ水=1.0×103
kg/m3),然后向管内缓慢倒入密度为0.8×103
kg/m3的煤油,当塑料片开始下沉时,煤油在管内的高度是(

A.12.8
cm
B.9.6
cm
C.8
cm
D.15
cm
13.(绥化中考)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g=10
N/kg,ρ水=1.0×103
kg/m3)。
(1)他向图甲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
 ;?
(2)图乙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他把探头放入水面下6
cm处,探头受到水的压强是 
Pa;继续向下移动探头,会看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4)为了检验“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这一结论,他用图丙的装置,在容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起,则 
(选填“左”或“右”)侧液体的密度较大。?
拓展探究突破练
14.(呼和浩特中考)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A中盛有密度为1.0×103
kg/m3的水,B中液体密度未知。已知A、B容器内的底面积之比SA∶SB=3∶2,液面的高度之比hA∶hB=4∶3,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求:
(1)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
(2)B中液体密度。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1 液体压强
1.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液体压强是由液体重力产生的,所以液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
B.因为p=,所以液体压强与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
C.液体压强跟液体的质量有关
D.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如图所示,小明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
D.甲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
3.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重为G1;内装有密度为ρ,重为G2的某种液体,深度为h,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静止,那么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ρgh ,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 。?
知识点2 连通器
4.如图所示,乳牛自动喂水器利用的是 连通器 原理,使得两容器中的水面相平。?
5.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D
)
综合能力提升练
6.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景如图所示,其中图 乙 (选填“甲”或“乙”)中橡皮膜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更大。若两烧杯中分别装的是盐水和水(ρ盐水>ρ水),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确定 B (选填“A”或“B”)杯中装的是盐水,这是因为在相同的深度, 液体密度 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7.(宜昌中考)如图所示,一个空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朝下竖直地浸入水中,橡皮膜受到了水向 上 的压强,大小为 1000 Pa(g=10
N/kg,ρ水=1×103
kg/m3)。?
8.如图所示,a、b、c、d为某液体内部的四个点,它们刚好位于竖直平面内一长方形的四个顶点,液体在a、b、d三点的压强以及长方形的边长已在图中标注。则c点的液体压强沿 各个 (选填“竖直”或“各个”)方向,大小为 60 kPa;该液体密度为 1×103 kg/m3,a点的深度为 1.2 m(g=10
N/kg)。?
9.(郴州中考)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10.(常德中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
1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液体中a、b、c、d四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a点的压强最大
B.b点的压强最大
C.c点的压强最大
D.d点的压强最大
12.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托住(塑料片重量不计),放入水面下12
cm处(ρ水=1.0×103
kg/m3),然后向管内缓慢倒入密度为0.8×103
kg/m3的煤油,当塑料片开始下沉时,煤油在管内的高度是(
D
)
A.12.8
cm
B.9.6
cm
C.8
cm
D.15
cm
13.(绥化中考)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g=10
N/kg,ρ水=1.0×103
kg/m3)。
(1)他向图甲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 相同 ;?
(2)图乙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 高度差 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 不漏气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他把探头放入水面下6
cm处,探头受到水的压强是 600 Pa;继续向下移动探头,会看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 深度 有关;?
(4)为了检验“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这一结论,他用图丙的装置,在容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起,则 右 (选填“左”或“右”)侧液体的密度较大。?
拓展探究突破练
14.(呼和浩特中考)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A中盛有密度为1.0×103
kg/m3的水,B中液体密度未知。已知A、B容器内的底面积之比SA∶SB=3∶2,液面的高度之比hA∶hB=4∶3,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求:
(1)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
(2)B中液体密度。
解:(1)由题意知,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即F压A∶F压B=1∶1,受力面积之比SA∶SB=3∶2,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pA∶pB==2∶3
(2)对于圆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ρghS=ρgV=mg=G
所以两个容器中液体的重力相等、质量相等,液体的体积之比
VA∶VB=SAhA∶SBhB=3×4∶2×3=2∶1
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
ρA∶ρB==VB∶VA=1∶2
B液体的密度
ρB=2ρA=2×1.0×103
kg/m3=2.0×103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