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后训练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1课时)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春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后训练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1课时) (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15 21:1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1课时 杠杆及其平衡条件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1 杠杆
1.从杠杆力臂的定义来看,力臂是由
 和 
 共同决定的,它包含了力的两个要素。?
2.如图所示,当手推车的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压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 
 (填字母)。?
3.关于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只可以是直的
B.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越小,力臂越小
C.杠杆一定有支点
D.杠杆的总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知识点2 杠杆的平衡条件
4.杠杆平衡时,动力F1的大小为10
N,动力臂L1为0.1
m,阻力臂L2为0.2
m,则阻力F2的大小为
 N。?
5.(济宁中考)杠杆两端螺母的作用是 
 
  ,如图所示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两侧各减掉一个等重的钩码,杠杆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综合能力提升练
7.小明帮妈妈提起旅行箱上楼梯台阶时感觉很重。上完楼梯后,小明拉着拉杆旅行箱在水平地面上静止(如图所示,O是轮子的转轴),他认真思考后发现:之所以现在感觉省力了,是因为可把拉杆旅行箱看成一个以
 (选填“A”或“O”)为支点的
 模型。?
8.(安徽中考)停车场入口处常用横杆来控制车辆的进出,如图甲所示。我们可以把该装置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若横杆AB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重G=120
N,AB=2.8
m,AO=0.3
m。要使横杆AB保持水平平衡,需在A端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
 N。?
9.如图所示,一轻杆AB悬于O点,其左端挂一重物,右端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F,此时轻杆水平平衡。若重物质量m=3
kg,BO=3AO,g取10
N/kg,则力F的大小为
 N。?
10.(南通中考)如图,裤架上的两个夹子分别夹住一条毛巾。以下方法能使裤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
A.右边夹子向左移动
B.左边夹子向左移动
C.右边毛巾的下角夹在左边夹子上
D.左边毛巾的下角夹在右边夹子上
11.在已调节平衡的杠杆左边距离支点4个小格处挂上总重为3
N的钩码,将弹簧测力计挂在右边距离支点3个小格处,沿不同的方向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甲、乙所示。两次测力计的示数相比(
)
A.甲中示数为3
N
B.乙中示数为4
N
C.乙中示数比甲大
D.两次示数相同
12.(荆州中考)如图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装置图,关于此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13.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
A.动力臂逐渐变大
B.阻力臂逐渐变大
C.动力F保持不变
D.动力F逐渐减小
1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等,杠杆刻度均匀。
(1)平衡时,应该让杠杆静止在
 位置;?
(2)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动力F1=1.5
N,动力臂L1=0.2
m,阻力F2=1.0
N,则阻力臂L2=
 m;?
(3)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
 (填字母);?
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
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
D.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
(4)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在完成规定实验后,他们想进一步探究“如果杠杆受到F2、F3两个阻力,结果会怎样”。通过实验,他们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结果。根据这个结果,可以初步得出,在这种情况下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
 
 (F1、F2、F3的力臂分别用L1、L2、L3表示)。?
拓展探究突破练
15.如图所示,两块质量均匀且相同的木板,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用竖直向上的力F1和F2分别作用于图中ab和a'b'的中点,让它们慢慢地直立起来(木板不滑动),则下列正确的是(
)
A.F1>F2
B.F1C.F1=F2
D.不能确定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1课时 杠杆及其平衡条件
知识要点基础练
知识点1 杠杆
1.从杠杆力臂的定义来看,力臂是由 力的方向 和 力的作用点 共同决定的,它包含了力的两个要素。?
2.如图所示,当手推车的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压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 C (填字母)。?
3.关于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杠杆只可以是直的
B.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越小,力臂越小
C.杠杆一定有支点
D.杠杆的总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知识点2 杠杆的平衡条件
4.杠杆平衡时,动力F1的大小为10
N,动力臂L1为0.1
m,阻力臂L2为0.2
m,则阻力F2的大小为 5 N。?
5.(济宁中考)杠杆两端螺母的作用是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图所示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两侧各减掉一个等重的钩码,杠杆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D
)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综合能力提升练
7.小明帮妈妈提起旅行箱上楼梯台阶时感觉很重。上完楼梯后,小明拉着拉杆旅行箱在水平地面上静止(如图所示,O是轮子的转轴),他认真思考后发现:之所以现在感觉省力了,是因为可把拉杆旅行箱看成一个以 O (选填“A”或“O”)为支点的 杠杆 模型。?
8.(安徽中考)停车场入口处常用横杆来控制车辆的进出,如图甲所示。我们可以把该装置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若横杆AB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重G=120
N,AB=2.8
m,AO=0.3
m。要使横杆AB保持水平平衡,需在A端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 440 N。?
9.如图所示,一轻杆AB悬于O点,其左端挂一重物,右端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F,此时轻杆水平平衡。若重物质量m=3
kg,BO=3AO,g取10
N/kg,则力F的大小为 20 N。?
10.(南通中考)如图,裤架上的两个夹子分别夹住一条毛巾。以下方法能使裤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D
)
A.右边夹子向左移动
B.左边夹子向左移动
C.右边毛巾的下角夹在左边夹子上
D.左边毛巾的下角夹在右边夹子上
11.在已调节平衡的杠杆左边距离支点4个小格处挂上总重为3
N的钩码,将弹簧测力计挂在右边距离支点3个小格处,沿不同的方向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甲、乙所示。两次测力计的示数相比(
C
)
A.甲中示数为3
N
B.乙中示数为4
N
C.乙中示数比甲大
D.两次示数相同
12.(荆州中考)如图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装置图,关于此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C
)
13.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B
)
A.动力臂逐渐变大
B.阻力臂逐渐变大
C.动力F保持不变
D.动力F逐渐减小
1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等,杠杆刻度均匀。
(1)平衡时,应该让杠杆静止在 水平 位置;?
(2)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动力F1=1.5
N,动力臂L1=0.2
m,阻力F2=1.0
N,则阻力臂L2= 0.3 m;?
(3)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 A (填字母);?
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
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
D.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
(4)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在完成规定实验后,他们想进一步探究“如果杠杆受到F2、F3两个阻力,结果会怎样”。通过实验,他们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结果。根据这个结果,可以初步得出,在这种情况下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 F2L2+F3L3 (F1、F2、F3的力臂分别用L1、L2、L3表示)。?
拓展探究突破练
15.如图所示,两块质量均匀且相同的木板,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用竖直向上的力F1和F2分别作用于图中ab和a'b'的中点,让它们慢慢地直立起来(木板不滑动),则下列正确的是(
C
)
A.F1>F2
B.F1C.F1=F2
D.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