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9.土壤的成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9.土壤的成分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15 23:2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土壤的成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生存着生物。2.知道土壤是地球上常见的资源。3.知道土壤里有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等成分。
科学探究目标:1.知道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2.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土壤;能制订简单的探究土壤成分的实验计划,并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土壤的成分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要珍惜地球土壤资源,并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重难点】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土壤的成分。
【教学过程】
交流采集土壤的感受及发现
课前准备,出示土壤图片
谈话:同学们,今天你们都带来了土壤,老师想问一下,这些土你是从哪里取来的?挖土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或者是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吗?谁来说说?
师生交流课前挖土壤的感受、发现。
谈话:刚才同学们谈了挖土的感受和发现。那对于土壤,你想研究、了解它的哪些方面呢?
5.师生交流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土壤里有什么等。
6.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意义,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今天我们选择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来研究——土壤的成分。
二、师生交流,提出问题
1.出示课题:土壤的成分
2.谈话:猜一猜,土壤的成分有哪些? 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
3.谈话:刚才许多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是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的是一种猜测。要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源于猜测。刚才积极猜测的同学们,你们都很棒。不过,光有猜测还不行,我们还要经过——验证,才能最后得出真正的结论。要想知道土壤的成分有哪些吗?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吧。
三、设计实验,探究土壤的主要成分
1.观察土壤(1)谈话:请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土壤倒在纸上,认真观察一下:土壤里有什么?(2)谈话:取一块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3)提出观察要求: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观察结束后,把土壤倒回杯中。(4)学生观察土壤,记录各自的发现,教师巡视引导。(5)交流汇报。
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土壤里有枯枝烂叶、根、小石子、沙、动物残体、大小不同的颗粒等。
实验探究。(1)师生共同设计实验。谈话:把干燥的土块倒入装水的杯子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再用筷子搅拌一下,搅拌彻底,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静置一段时间,观察过一会儿会出现什么现象。沉入水底的泥沙有什么规律?为什么会这样?(2)提示学生注意事项。注意边观察边填写观察记录表。(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4)引导学生汇报土壤中有什么。各小组汇报发现:把这些土块放入水中,我们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空气。再用小棒搅拌一下,水流动,同时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水变浑浊了。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水变清了,泥沙都沉入了水底,枯叶等都漂在水面上。沉入水底的泥沙有分层现象:底层的颗粒最大,上层的颗粒最小。
3.土壤的加热实验。
(1)提问:土壤里还有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吗?
(2)学生猜测。
(教师引导:土壤中的植物要成长需要什么?)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
交流方案,达成共识。
介绍实验注意事项。教师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生练习使用酒精灯。
小组做实验,验证猜想。
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小结:给土壤加热,我们发现冒烟,有气味,加热以后土壤颜色变浅了。我们觉得土壤中含有能够燃烧的物质。这种物质我们科学上称为“腐殖质”。腐殖质主要是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
学习探究技能-----反思,总结土壤的成分。
谈话:说一说:土壤里有哪些成分?总结:土壤里有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等成分。四、拓展活动:
土壤为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必须的养料;生物使土壤更丰富;生物的活动使水分和空气更容易进入土壤,更利于生物的生活和植物的生长。土壤和生物有密切关系,土壤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那土壤是怎样形成的?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继续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