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2、通过实验活动验证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点。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理解“任意”含义,找到判断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简单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长度相等的三根小棒、两条长度和与第三条长度相等的小棒
长度为10cm、6cm、5cm、4cm的吸管各30份(学生课前任意取3根)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三角形
⒈感知三角形
⑴请大家一起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这些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三角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三角形王国。
⑵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
⒉做三角形
师:看来生活中许多地方有三角形,你能想办法利用身边的材料创造一个三角形吗?试试看,比比哪组想的办法多。
小组活动,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出示。
⒊画三角形,操作电脑,抽象出三角形
师:大家用钉子板围、折、画、剪等方法创造了许多三角形,现在你脑子里有三角形吗?你能把字画下来吗?
生画在自备本上。指名展示
⒋判断:它是三角形吗?说出理由
问:现在你认为三角形要怎样?(三条线段首尾连接的封闭图形,师板画一个三角形)
⒌认识三角各部分名称
师: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吗?指名说一说,指一指,教师板书(顶点、边、角)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几个角?
把你画的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指一指,说一说,给同桌听听。
二、认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⒈师:给你三根小棒你能围成三角形吗?(能)追问:一定能?(能,不能)
那好,刚才课前每人从老师这儿任意选了三根吸管,你围围看呢?
小组操作,教师巡视(搜集典型,问为什么摆不成)
⒉师:刚才老师转的时候发现有的同学很快围成了(举手了解),有的碰到了问题,(举手了解)什么问题(围不成了),看来不是随随便便的三根小棒就能围成三角形了?它跟什么有关呢?这里面肯定隐藏着什么秘密。那今天我们的探究就从围不成的情况开始,怎么样?
指名围不成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两条边的长度和小于第三边”,一种是“两条边的长度和等于第三边”分别上投影演示。
问: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两条边的长度和小于第三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教师板书)
课件演示,小结结论。
第二种结论的得出教学步骤同上。
⒊师:哦,原来两条边的长度和小于第三边时,两条边的长度和等于第三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你碰到的困难现在明白吗?那你能大胆猜猜两条边的长度和多长时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猜测,教师板书:
师:有了猜测,还要怎样?(验证)怎么验证?(摆)
指名演示,课件演示,小结结论: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⒋验证
师:当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时能围成三角形,或者说如果存在一个三角形,它的两条边的长度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刚才我们都画了三角形,我们来验证一下。
出示一个三角形,问:不能摆了比怎么办?(量一量,算一算)教师示范:量一量,结合数据算一算验证。
????????????????????????????????3+4>5
????????????????????????????????3+5>4
????????????????????????????????4+5>3
师:看来要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你能象我这样验证你画的三角形是不是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呢?学生动手验证。
三、巩固运用
⒈?判断:下面哪几组中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怎样判断比较简便?
⑴5cm?? 4cm?? 6cm?????? (???? )
⑵5cm?? 9cm?? 5cm?????? (??????)
⑶6cm????2cm?? 5cm??????(??????)
⒉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可走,你选择哪条路?理由是什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⒊已知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5cm和3cm,要想围成一个三角形,猜一猜: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可能是多少?(取整厘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