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四下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5分)
1. 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 )热量。
2. 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直至完全化成水。
3. 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 )的变化。
4. 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会( ),受冷时会( ),我们把物体体积的这种变化叫( )。
5.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原理制作的。
6. 烧开水时,壶里的水会溢出来是因为( )。
7.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 )。
8.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 )。
9. 水蒸气遇冷以后从( )变成( ),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10. 自然界中,水能以( )( )( )三种状态存在。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有经验的电工拉电线时,应该是( )。
A.冬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
B.冬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
C.夏天和冬天拉得一样紧
2.冬天,把室外的钢笔拿进室内,过一会儿,墨水可能就会从笔尖自行漏出来,这主要是因为( )。
A.钢笔的笔头空隙太大
B.笔杆发生热膨胀
C.笔杆里橡皮管发生热膨胀
D. 橡皮管里的空气和墨水发生膨胀
3. 下列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
A.湿毛巾放在空中变干
B.冰棍袋上的小水珠
C.河面结冰
4.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 )
A.膨胀 B.不变 C.缩小
5. 做水结冰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盐是为了( )
A.改变水的颜色 B.产生更低的温度 C.改变水的味道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
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能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 )
3.把钢皮尺放在火上烤一烤,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测得的读数比实际长度大。 ( )
4.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 )
5.由于钢非常坚硬,所以钢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
6.在自然界中,水通常可以以三种状态存在于地球上。 ( )
7.冰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 )
8.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 )
9.水沸腾前温度保持不变。 ( )
10.通常情况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 )
四、简答题,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水沸腾,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8分)
答: 。
五、实验题(每小题3分,12分)
在试管中加入四分之一的清水,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容器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并观察试管中清水的变化。记录如下∶
(1)试管中清水温度的下降速度是 (选填“均匀”“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
(2)水在( )℃开始结冰。结冰的原因是水受冷(选填“受热”或“受冷”)。
(3)水结冰后,体积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 (选填“能”或“不能”)接触试管壁。
参考答案:
吸收
0℃
温度
体积膨胀变大 体积收缩变小 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
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
融化
沸点
气态 液态
10.固态 液态 气态
B
D
B
A
B
三、
×√×√×√√√×√
四、
答:热胀冷缩。
五、
(1)先快后慢 (选填“均匀”“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
(2)( 0 )受冷(选填“受热”或“受冷”)。
(3)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不能(选填“能”或“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