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5 16:3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艾青,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是一位富有悲伤情结和忧患意识的忧郁型诗人,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充分表达了自己对祖国这片土地真挚的爱。
诗人的《我爱这土地》承载着诗人浓烈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沉吟唱,也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绪和为这片土地献身的崇高精神,使每一位读者感同身受、为之动容。
二、重点赏析,理解特色
《我爱这土地》是诗人1938年11月的作品,作者把“土地”作为歌唱的对象,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真挚的爱。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抗战全面爆发,全国处于艰难的抵御阶段,中华民族遭受着侵略者无情的践踏。一方面,日军疯狂肆虐蹂躏,妄图在精神和肉体上来推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另一方面众志成城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抵御外侮,从未间断地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用一首《我爱这土地》来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第一节:诗人自喻为“鸟”,以“飞鸟”的视角,自然而然地可以以一种更宽广、更自由地视角来俯瞰祖国这片土地所发生的一切,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
?
1.“嘶哑的喉咙”极大地表现了国难中诗人悲愤、焦虑、痛苦,“歌唱”表达了诗人不知疲倦、竭尽全力为祖国大地歌唱献身的决心。“嘶哑”一词,容易让人联想到“声嘶力竭”,联想到诗人想为抗战竭尽一切力量的热诚,也联想到抗战的艰难处境。
2.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正在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土。
3.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象征中国人民的像河流一样的痛苦愤怒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4.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愤怒的风——象征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愤怒。
5.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黎明”象征着国家民族独立的胜利曙光。“来自林间”象征是来自人民大众,“无比温柔”象征充满生机、十分美好,整句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盼。
【小结】四个排比句从“狂风暴雨”切换到“温柔的黎明”,诗歌情感的张力也从激烈转而深沉。
6.“——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明确】破折号表示意思的递进,诗意进入新的层次:鸟活着时,尽情地为土地歌唱;死后,也要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提问】“然后我死了”,是否显得突兀?
【明确】联系诗的开头“嘶哑的喉咙”,声音嘶哑是喉部病变或全身病变的一个症状,“嘶哑的喉咙”喻意诗人不知疲倦、竭尽全力为祖国大地歌唱献身的决心,哪怕是“赴死”,也在所不辞。“嘶哑的喉咙”已为这里的“死”埋下了伏笔,“然后我死了”正是承接了上文。表达了自己要毫无保留地献给这片土地的决心及其对这片土地深沉又执着的爱。
?
第二节:直抒胸臆,抒发真挚、深沉的受。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最后两句平易朴实,感动人心。从诗的情绪进展来说,在一连四个排比句之后的那个“我死了”以及“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设想,是感情升华到极致的表现:活着,要像鸟一样歌唱祖国大地;死了,也要融进祖国的土地中。
?
三、仿作示例
?
我爱这校园
?
假如我是一颗草,
我也应该用柔嫩的腰肢舞蹈,
这被霞光所装饰的校园,
这永远孕育着年轻的梦想的摇篮,
这活跃地奔跑着的长长的身影,
和那来自教室里的一缕幽幽的书……
——然后我枯了,
连叶子也腐烂在泥土里面。
?
为什么我的嘴角常挂笑容?
因为我对这校园爱得执着……
?
我爱这生命
?
假如我是一棵树,
我也要扭着腰肢尽情舞蹈:
这被凛冽的秋风所摧残的身躯,
这被无情的寒冷的秋雨所打击的臂膀
这被冰冷的刺骨的秋霜所冻结的手指
和那期待中来自明春无比温暖的曙光……
然后我发芽了,
连小鸟也停在我头上歌唱。
?
为什么我从不放弃希望?
因为我对这生命爱得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