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4 致云雀 课件(16张PPT)+朗诵音频—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2.4 致云雀 课件(16张PPT)+朗诵音频—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5 17:1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致云雀
——雪莱
1、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
2、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1792—1822),英国诗人。1810年,考入牛津大学学习;1811年,诗人因为写作哲学论文推理上帝的不存在,宣传无神论思想,被学校开除。1818年迁居意大利,与拜伦成为好友。
1822年7月8日,诗人出海航行遭遇暴风雨,溺水而亡。
代表作有《西风颂》《致云雀》等。
创作背景:
诗人在写此诗时,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笼罩着整个英国。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头,到处是弱肉强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国家物价飞涨,工人工资骤降,人民生活贫困;愤怒的工人因此起来罢工,捣毁机器,游行请愿,然而这一切行动均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这种黑暗暴政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而雪莱的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这一迫切愿望。
字音
闺(guī)阁
花蕾(lěi)
醇(chún)酒
迸(bèng)涌
摈(bìn)弃
憎(zēng)恨
炽(chì)热
朗读全诗
内容解读
全诗共21节,共分5部分
第一部分
第1小节:总体评价
第二部分
2—6节:边飞边唱
第三部分
7—14小节
:歌声欢快
第四部分
15-17节:欢快原因
第五部分
18-21节:人鸟对比
分析诗歌形象
如何理解《致云雀》一诗中“云雀”这一形象?
云雀象征着光明、欢乐、自由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一意象是诗人理想化中的自己,展示出浪漫主义时代的理想形象。诗人通过云雀这一形象,表达自己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情感。
课堂总结
《致云雀》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写雪莱,云雀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正如布朗兑斯所说,雪莱的自我大到足以拥抱全宇宙。
感谢欣赏感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