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同步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同步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15 17:1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七下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与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 )
A.?郑和下西洋??????????????????B.?郑成功收复台湾??????????????????C.?戚继光抗倭??????????????????D.?邓世昌黄海海战
2.国家邮政局发行的《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三枚(如下图)。其意在纪念郑和下西洋(?? )
A.?历史悠久???????????????????????????B.?和平交往???????????????????????????C.?航海创举???????????????????????????D.?技术先进
3.《明史·郑和传》记_è?????????????????_…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21·cn·jy·com
A.?掠夺海外财富????????????B.?宣扬明朝的国威????????????C.?加强同各国的联系????????????D.?为收复台湾做准备
4.如图是十五世纪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路线图。这两次远洋航行的共同点(??? )
①增进了各地区的了解? ②有利于各地区的交流
③都具有开拓冒险精神? ④推动了殖民扩张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_??????????????????_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下列关于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2·1·c·n·j·y
A.?此事件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B.?此事件促进了明朝经济发展
C.?此事件加强了明朝与他国的友好往来??????????????????D.?此事件有助于传播中华文明21·世纪*教育网
6."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_???????????????é??_,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该历史事件指:(??? ) www-2-1-cnjy-com
A.?戚继光抗倭????????????????????B.?鉴真东渡日本????????????????????C.?郑和下西洋????????????????????D.?马可波罗回国
7.国际联合考古团队于2_017?????¨é??_洲的曼达岛挖掘出了拥有中国血缘的人骨遗骼和“永乐通宝”铜钱,还在附近发现了自称是中国水手后代的“瓦上加人”。这可证明(?? )
A.?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的交融????????????????????????????????B.?戚继光远赴非洲抗击倭寇
C.?郑成功打败了荷兰的侵略者????????????????????????????????D.?郑和下西洋到达非洲海岸
8.英雄从未走远,精神永远闪耀。_??¨???????°???????_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戚继光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
A.?抗辽?????????????????????????????????????B.?抗金?????????????????????????????????????C.?抗倭?????????????????????????????????????D.?抗清
9.“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_è?????è????·??????_下千古佳,他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对材料所描述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2-1-c-n-j-y
A.?在位的皇帝是明太祖???????????????????????????????????????????B.?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主要目的是去抢占殖民地????????????????????????????????????D.?开创了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10.“15世纪初_?????????è????·???_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
A.?鉴真????????????????????????????????????B.?玄奘????????????????????????????????????C.?郑和????????????????????????????????????D.?戚继光
11.有学者指出,正是郑_??????è????????1_6-17世纪数以千计的西方传教士的直接来华做了交通上的准备。传教士所带来的海外世界的新内容,也为明清中国人重新理解世界、认识海洋奠定了基础。该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 ) 21*cnjy*com
A.?直接导致西方列强对华的武装侵略??????????????????????B.?加深中国对海洋和海外世界的认识
C.?加强了中华文明与亚非大陆的联系??????????????????????D.?因政府财政难以为继导致未能持续
12.一个有希望的_?°??????????è?????_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值得我们纪念的英雄。“永乐满朝人济济,西洋万里水茫茫。星牵沧海云帆耸,浪系天涯纽带长。”“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两组诗句分别与哪两位英雄有关?请从下列图片中选出(??? )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13.“开心辞典”有这样一道题:“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他立志抗倭的决心,他是谁?(?? )
A.?岳飞??????????????????????????????????B.?戚继光??????????????????????????????????C.?郑和??????????????????????????????????D.?林则徐
14.“他身_??????????????????_兵同甘共苦,创造了集体互助、长短兵器结合的‘鸳鸯阵’,通过机动、灵活、严密的作战方式,有效地打击敌人,实现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灭倭志向。”“他”是(??? )
A.?戚继光??????????????????????????????????B.?郑成功??????????????????????????????????C.?郑和??????????????????????????????????D.?岳飞
15.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_????±?????????°???_情况,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协同作战,攻防两便,战斗力大为增强。由此可见,明朝能够取得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之一是(??? )
A.?部队纪律严明??????????????????B.?百姓大力支援???????????????????C.?将领善于创新??????????????????D.?后勤补给充足
二、材料分析题
16.康乾盛世时期,国家空前统一,清朝版图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读图识史]观察上面《清朝疆域图》,指出清朝疆域四至。
(2)[史料实证]自强不息的民族意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填写下面表格空白处的史实,并写出其对应的交往方式。
人物画像 史料 人物事迹 交往方式
郑和像
郑和远航绘制的航海图 ① ③
戚继光像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_???????°??????????_。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④
郑成功像
赤莰楼 ②
(3)[家国情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中国古代史的主线之一,从上述史实中,你能感受到哪些民族精神?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情况对比表
航海家项目 郑和(中国) 哥伦布(意大利)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航海次数 7次 4次
各次航海的船只 大小船只200多艘 最少3只,最多17只
每次航行人数 约2.7—2.8万人 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材料三: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_?????°?????°???é??_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据统计,明成祖在位22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盛况空前。中国的茶叶、瓷器、造纸、纺织等物产与科技发明,四书五经、书画等为代表的中华书籍,成为物质文化交流重要的产品。郑和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平等贸易,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促进和刺激了民间贸易。www.21-cn-jy.com
——摘编自《从郑和下西洋话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郑和的船队从我国何处出发?最远到达哪里?
根据材料二,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情况,说一说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请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电影《戚继光》梗概:_?????§????????????_十分好动。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喜欢读书,通晓儒经、史籍。1544年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1546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1553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 ,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1555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招募了三千彪悍金华、义乌人,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戚家军”,并针对当地山陵沼泽道路崎岖、倭寇又善于设伏、不好短兵相接这一特点,创造了”鸳鸯阵“。戚继光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器、狼筅等兵械、战舰等装备,经岑港之战、台州之战等战斗,最终肃清扫平倭寇之患。戚家军因此名闻天下。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所学知识_?????????è?°?????±_梗慨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明朝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叙述或简介)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电影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简述或简介)和评价比较准确全面。)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_A.é????????è??_洋,不符合题意;
B.郑成功收复台湾,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可知,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抗倭。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表达了戚继光驱逐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不追求个人功名的意愿,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邓世昌黄海海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版权所有:21教育】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这些语句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答案: C
解析:A.历史悠久_????????????é?????_;
B.和平交往,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在对外交往、规模和技术上是航海史上的创举,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技术先进,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懂图片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
3.答案: B
解析:根据材_??????????????????_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可知,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明朝的国威,B符合题意;
掠夺海外财富与郑和下西洋无关,A排除;
加强同各国的联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排除;
当时台湾并没有被其他国家占据,所以为收复台湾做准备与郑和下西洋无关,D排除。
故答案为: B。 【出处:21教育名师】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郑和下西洋是为炫耀国威,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也是为了换取奇珍异宝。
4.答案: A
解析:_??????è???????????_可知,郑和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增进了各地区的了解,有利于各地区的交流;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美洲、非洲等地交通往来,建立直接经济联系,往来日益密切,增进了各地区的了解;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航海家在大洋上航行开辟新航路,二者都有具有开拓冒险精神。①②③正确,故A符合题意;
郑和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没有推动殖民扩张,④错误,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两次远洋航行的共同点”。
5.答案: B
解析:__???????????????_识可知,1405年-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经济、文化友好往来,?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ACD?项与郑和下西洋有关,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_é?????è??è????????_郑和下西洋相关知识,明确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6.答案: 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_??????????????????_国力强盛,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年号永乐)派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航线、意义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7.答案: D
解析:A. 孝_?????????é?????è??_民族的交融,不符合题意;
B. 戚继光远赴非洲抗击倭寇,不符合题意;
C. 郑成功打败了荷兰的侵略者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永乐”是明成祖的年号,明成祖时期,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里出土的文物等说明,郑和下西洋曾经到达非洲海岸,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21教育网
8.答案: C
解析: 明朝中期以后_?????·é???????????_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是明朝中期抗击倭寇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 C?。 21cnjy.com
点评: 本题以戚继光抗倭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明清时期抗击外国侵略的史实。
9.答案: B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_???????????????è?°_的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B?正确;
派郑和下西洋的是明成祖,?A?错误;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成和西洋取宝,?C?错误;
郑和下西洋开辟的是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D?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郑和下西_????????????è?????_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10.答案: C
解析: A.,故A错误_;
_A.é??_真六次东渡日本,直到754年抵达日本,故A错误;
B.玄奘西行是在唐太宗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C.依据材料"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可知,这位航海家是郑和。故C正确;
D.戚继光是明朝的抗倭英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以“15世纪初,_??????è????·??????_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为切入点,考查郑和下西洋。
11.答案: 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_é????????è????????_西方传教士来华作了交通上的准备,而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知识也为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为后来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提供了条件,加深了中国对海洋和海外世界的认识,故选B;
“直接导致”的说法错误,排除A;
据题意可知应该是加强了与欧洲大陆的联系,是与非洲大陆,排除C;
D项与题意无关,没有涉及,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郑_??????è???????????_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学生平时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12.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永乐_??????????????????_西洋万里水茫茫。星牵沧海云帆耸,浪系天涯纽带长”可知,1405-1433年,明朝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根据材料“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可知,明中期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因此材料所述的英雄分别指郑和和戚继光,故②③正确,B项正确;
鉴真是唐朝时期的高僧,不畏艰险,东渡日本,与材料无关,郑成功是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驱逐荷兰殖民者并收复台湾,与材料无关,故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来源: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题干中的“永乐”“西洋”“但愿海波平”等关键词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13.答案: B
解析:A._???é??????????????_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抗倭英雄戚继光,他很早就立下志向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故选项B符合题意;
C.郑和,不符合题意;
D.林则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识记回答。
14.答案: A
解析:A._??????é???????????_,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是抗倭英雄戚继光,故选项A符合题意;
B.郑成功,不符合题意;
C.郑和,不符合题意;
D.岳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_????????????é?????_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这需要学生识记;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5.答案: C
解析:A. _é?¨é??????????????_,不符合题意;
B. 百姓大力支援?,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协同作战,攻防两便,战斗力大为增强 ”,可以看出, 明朝能够取得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之一是将领善于创新,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后勤补给充足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二、材料分析题
16.答案:__???1???è??_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括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2)①从 1405年到1433年,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创造了当时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发展了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关系。②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峽,抵达台湾,1662年击败荷兰驻军,成功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③和平交往,增进交流,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④暴力冲突或抗击外来侵略。
(3)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和平交流;坚韧勇敢,不畏强暴;勤劳仁爱,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励精图治。
解析: (_1???????????????_中《清朝疆域图》和所学可知,清朝的疆域是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屿。
(2)依据材料二中郑和和所学可知,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创造了当时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发展了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关系。依据郑成功的图像和所学可知,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1662年击败荷兰驻军,成功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依据郑和下西洋可知,交往方式是和平交往,增进交流,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依据戚继光和郑成功的事迹可知,他们是抗击外来侵略。
(3)依据材料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措施和所学可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和平交流;坚韧勇敢,不畏强暴以及勤劳仁爱,艰苦奋斗等回答。
点评: 本题以_??????????????????_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清朝的疆域、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知识,体会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怕牺牲的精神;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精神;反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17.答案: (1)刘家港_é??????????·??????_红海沿岸。
(2)时间早;次数多;人数多;船队规模大。
(3)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 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解析:(1_??????????????????_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郑和的船队从我国的刘家港出发,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的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依据材料二信息,进行比较,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时间早;次数多;人数多;船队规模大,因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3)依据材料二、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 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 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故答案为:(1) 刘家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 时间早;次数多;人数多;船队规模大。
(3) 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 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点评:(1)本题考查_è??è?°è????????è§?_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还是要注意识记基础知识;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对比郑和和哥伦布,找到郑和与哥伦布对比的优势来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注意先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再结合所学知识,两者相结合回答才全面。
18.答案: 情节:1546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
历史现象:上述情节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倭患严重的历史现象。
概述与评价:明_?????????????????±_日本浪人、海盗组成的倭寇与明朝东南沿海奸商相互勾结,骚扰边境,进行非法的抢掠行动,导致边境倭患严重。倭寇的暴行给我国人民带来严重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导致明朝的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解析:依据材料_??????????????????_学知识可知, 1546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 这 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倭患严重的历史现象。 明朝中后期,由日本浪人、海盗组成的倭寇与明朝东南沿海奸商相互勾结,骚扰边境,进行非法的抢掠行动,导致边境倭患严重。倭寇的暴行给我国人民带来严重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导致明朝的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故答案为: 情节:1546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
历史现象:上述情节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倭患严重的历史现象。
概述与评价:明朝中后期,_??±???????????????_海盗组成的倭寇与明朝东南沿海奸商相互勾结,骚扰边境,进行非法的抢掠行动,导致边境倭患严重。倭寇的暴行给我国人民带来严重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导致明朝的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点评:本题考查_è????¨è????????è§?_答时,按照要求,首先依据材料信息, 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电影情节及历史现象,然后对历史现象的概述(简述或简介)和评价比较准确全面 。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