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14-2 荷塘月色 课件(31张PPT)+朗诵音频—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14-2 荷塘月色 课件(31张PPT)+朗诵音频—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5 17:2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荷塘月色
朱自清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1903年随父亲定居江苏扬州。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当时的诗坛;
1924年出版诗文集《踪迹》;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
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8年任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46年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
1948年8月12日因严重胃溃疡导致胃穿孔不幸逝世。
朱自清散文名篇
《春》《绿》《匆匆》
《背影》《荷塘月色》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背景探寻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
(1)时代背景:1927年4月,蒋介石、汪精卫分别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使国家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2)家庭原因:六个儿女都指望着他过活,父子、婆媳之间的矛盾也时有发生,当时的作者生活已陷入窘迫状态。
煤屑
幽僻
蓊郁
踱着
弥望


霎时
颤动
脉脉
酣眠
参差
乍看
媛女
纤腰
沾裳
敛裾
niǎo
nuó
wěnɡ

duó
shà
xiè
chàn

hān
chánɡ

cēn


zhà
yuàn
xiān



声音
感情
节奏
字音
整体感知
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
请快速找出文中能表现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4、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5、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6、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暂得宁静
失去宁静
颇不宁静
小径
求宁静
不宁静
得宁静
失宁静
文章
线索
暗线:情感变化
明线:空间变化
圆形
结构
小径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3段):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4—6段):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9段):惦念江南(情)
文章结构
研读第一部分
第1段中的“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有什么作用?
以生活细节表现出月色在加深,营造出静谧的氛围,反衬出作者的心绪不宁。
第二段形容小煤屑路“夜晚更加寂寞”,试赏析“寂寞”一词的妙处。
既写出了小路的寂静,又透露作者内心的寂寥。不说自己内心“寂寞”,而说小路“寂寞”,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
第三段“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作者的心情由淡淡的哀愁转变为淡淡的喜悦。
研读第二部分
月光下的荷塘
弥望
田田
出水很高
(比喻)
零星点缀(拟人、比喻)
缕缕
(通感)
颤动
(拟人、比喻)
看不见的
(移就)


幽雅宁静










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流水
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
月影
如流水
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灌木的黑影
杨柳的倩影
光和影的和谐像名曲
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朦胧优雅
荷塘四景景色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的
乍看像烟雾般
清幽热闹
杨柳
树梢
远山
树缝
灯光
树上
蝉声
水里
蛙声
由远及近、由静及动
叶:
田田
4、月下荷塘
花:
多姿
香:
缕缕
波:
凝碧
幽雅宁静


5、塘上月色
月光:

青雾:


叶花:
月影:
和谐
朦胧优雅
(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
6、四周景色
树色、树姿
树梢、远山
树缝、灯光
蝉鸣、蛙声
清幽热闹







研读第三部分
从全文看,引用《采莲赋》有什么表达作用?
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采莲赋》的热闹欢快可看出作者与现实抗争失败,思乡是为了摆脱现实忧伤所做的再一次努力。
《西洲曲》本是写青年女子思念意中人的,作者在此引述有何用意?
借青年男女的相思之情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也表达自己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机的环境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最后这句话是否多余?为什么?
不多余。照应开头,而且以静写动,反衬作者内心的不平静。作者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恍如一梦,而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的不宁静也依旧,这句话更突出了“淡淡的哀愁”这一主旋律。
课堂小结
本文的三“美”:
情调美
画面美
语言美
情调美:
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哀愁
画面美:
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景色
语言美:
1.
比喻美
2.
拟人美
3.
叠词美
4.
动词美


这篇散文以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自己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