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专题补充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专题补充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4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5 17:2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谢谢!








该来的怎么还没有来?
不该走的怎么走了呢?
我又没说他们俩!
某人请了四个客人来吃饭,到了约定的时间有一个客人没有到。
闹笑话的原因,说话不得体,得体就是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
有人一句话就把人说笑,而有人一句话却把人说跳。 说话得体不仅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考的需要,高考就专门在“语言运用”中设立了“得体”这一考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就是“得体”这一考点中的一部分。
一、称谓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1)亲属称谓
辈份(父辈:伯、叔、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等
(2)社交称谓
职务:省长、校长、院长等;
职业:医生、老师、律师、教练等
包括军衔、职称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3)敬语和谦语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应使用谦称和敬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
敬语只能用于称对方,
谦词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解释下面红颜色词语的意思,并理解下面这段对话。
小明:这是令尊。
老师:哦,原来是家父。你好。
父亲:您好。小明啊,还不快拜见老师。
小明:这次我在画展上获了奖,多亏家师教导有方。
父亲:令郎这次在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你。
老师:哪里,哪里,还是您家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啊。
你的父亲
我的父亲
我的老师
你的儿子
(小明在青少年画展上获得一等奖,小明带他的父亲前去拜访他的老师。见面后,小明向老师介绍他的父亲。)
情境一:
A.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
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舍,舍间,含有家里的意思。)
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如家父、家母、家叔、家兄等;
“家大舍小令外人”?
B.对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
C.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
1、(高考题):下列例句中礼貌称谓正确的是( )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爱这次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时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1、D (A项“家母”是谦辞,指自己的母亲;B项“令爱”是敬辞,称对方的女儿;C项“令尊”是敬辞,用于称对方的父亲)
D
?请选出以下各项中交际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
?A、今日亲聆诸位先贤的高论,真是茅塞顿开。
?B、这是令尊拙作,请赐教。
?C、舍弟好使性子,还望多包涵。
?D、我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告诫我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 □ □ ”。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忙”,也可以说“□ □ 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 □ ”。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以说“您老人家 □ □”。
拜访
(4)邀请朋友到家里作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 □您”。
(5)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说“这是我的一点见解,仅供参考”,也可以说“这是□ □ ,仅供参考”。

高考实例: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作报告。下面是张田甜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三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杨先生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作品
两个

笨鸟先飞:用于自谦。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用于自谦。
蓬荜生辉: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用于自谦。
不耻下问:用于夸赞别人谦虚好学。
鼎力相助:用于请托或感谢。
部分易误用谦敬词
二、禁忌语
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
日常交谈中需要避讳的内容一般有:
(1)生老病死的禁忌语
(2)节庆日的禁忌语
(3)职业的禁忌语
(4)生理上的缺陷的禁忌语
避讳说“死”
婚庆不说“分离”,喜庆不说“死”
渔民忌“翻”,戏班忌“散”、“伞”
眼瞎、脸麻、背驼、腿短,说话时要避开
如果让你用避讳的语言描述下他们的外在形象,该怎么说?
李老师(女的)长得很肥,邓老师(男的)长得很瘦。
李老师你有杨玉环的韵味!(李老师你真丰满!)???????
邓老师你很精干!邓老师你很干练!
讲求避讳的具体方法
1、改换说法,寻找替代
老张长得胖,这是生得“富态”
老李长得瘦,这是长得“精干”
受伤流血是“挂了花”,
为终老准备的棺木是“寿材”。
对跛子讲话要客气,要说“你腿不方便,请先走!”
2、注意语言环境,以防产生反感
有位老太太去世,亲属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围坐在一起商量后事。老太太生前嘱咐要土葬,但土葬有点不现实,老太太的孙子说:“这么办吧,人死了,埋掉不如烧掉,我看,干脆烧掉了吧,又省钱又省事。”
有个年过半百的财主老年得子,大摆宴席庆祝。酒过三巡,小孩抓周,众宾朋上前道好。张秀才说:“令郎定会大富大贵。”财主大喜。王秀才说:“令郎定会金榜题名。”财主又喜。李秀才见状,摇头晃脑的说:“令郎将来定会一命呜呼。”满座愕然。老财主大怒,令众家丁痛打李秀才。
李秀才为何挨打?
从前有个秀才到集市上去买柴,他对挑柴的客气地说:“荷薪者过来。”挑夫只听懂了“过来”二个字,就过去了。秀才又问:“价钱几何?”挑夫只听懂“价钱”二个字,就开了个价。秀才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这回挑夫怎么也听不懂,于是挑起柴走了。
3、注意语言对象,讲究说话分寸
有一小青年被调去搞人口普查工作,他到一户人家调查时,问一位没有文化的老太太:“您有配偶吗?”老太太愣了半天答不上来,直到旁边有人作了解释说:“他问您有没有老伴?”老太太这才恍然大悟。
4、入境问俗,入乡随俗
四川方言中“舌”与“折”、“蚀”同音。四川饭店肉铺做生意的人,图吉利,把猪舌,牛舌称为“猪招财”“牛招财”。
南京人结婚时忌讳人家送伞作礼物,“伞”和“散”是同音,太不吉利,送不得也说不得。
上海人看望病人忌带苹果,因为上海话“苹果”和“病故”一个念法。
1、敬老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考场门口:失败乃成功之母。
3、陡坡,慢!(某盘山公路下山方向)
4、某一交叉路口竖着:“多拉快跑,
争分夺秒”的标语牌。
5、火葬场门口: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下列标语与张贴场合相协调的项有:

随堂练
三、委婉语
委婉语是交际中与直接语或禁忌语相对应而存在的普遍语言现象。即表达者不直接说明本意,而是选择与直接语含义相同的说法来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避俗就雅
各民族历来厌恶人体所排出的各种气味和污物,因而有关词语避讳不说而改用委婉语。
如人们把上厕所说成:去洗手间、卫生间、方便一下等。古代人则说更衣、出恭、净手等
你知道吗?
委婉语,应该怎么使用?
1、有些事物或现象,人们从来不愿直说,必须用委婉语。如人们避讳说“死”,可以用其他词来说,“逝世”、“见马克思”、“没了”……
2、对于某些疾病,生理缺陷等,往往要使用委婉语。
3、交际中说到自己,常用表示谦虚的说法。如把自己的意见说成“不成熟的意见”,把自己突出的成绩说成“我做得还很不够”等。?
4、交际中要求别人做什么事,常用祈使表示商量的语气。如向别人借笔,可以说:“请把笔借给我用一下,行吗?”
5、当别人要你干你所不愿意干的事时,你可以用别的理由委婉语推辞。如别人请你去看电影,你不想去,可以说:“对不起,我今天很忙,改天去吧。”
6、批评别人时要尽量用婉言,缓和语气,以免对方产生抵触情绪。
亲友善,中和谐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勿践踏,违者罚款”曾经这样的语言,让人不爽,甚至心生反感。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硬邦邦的词语少了,草地上的标语换成了“小草含羞笑,请君勿打扰”“芳草如茵,脚底留青 ”等,这样极具人性化的委婉语,让每个有爱心,热爱生命的人感动,不会再走近伤害它。
你知道吗?
猜猜这是写在什么地方的提示语
1、请不要吻我。( )
2、昂首阔步时,我在你的脚下呻吟。
( )
3、请莫近距离投篮。( )
4、天黑时我关照你,天亮时你关照我。
( )


草坪、汽车
草坪
垃圾桶
路灯
1、菜场上,一位营业员发现有位顾客买菜时,把菜叶剥掉许多。于是,她走上前去,和蔼地说了一句话。你想她应该怎么说才显得委婉?
A、“同志,你不能把菜叶剥掉!”
B、“你注意些,不能这样买青菜!”
C、“请小心点儿,别把菜叶碰掉了。”
D、“有这样的买菜吗?你剥掉的菜叶谁要?”

随堂练
2、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同学做错了某件事,建议他去道歉,最得体的一项是( )
A、“这件事你做错了,该赔礼道歉去。”
B、“这件事你也有做得不妥的地方,最好还是去向人家解释清楚。”
C、“这事你难道没有做错吗?赶快去认错!”
D、“这事你确确实实做错了,还不去认错?”
B
2、如果你正在排队买东西,一个后面的人插到你前面,你应该怎么说好?( )
A、“别插队!自觉点!”
B、“按顺序排队,请到后面去!”
C、“请不要乱插队!”
D、“您如果有急事,请站在我这儿,我到后面边排队去。”
D
改写下面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乱扔垃圾。
?
?
银行警示语:发现假币,一律没收。
改写为:
改写为:
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一旦发现假币,我们留作纪念
(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文明你的语言,优雅你的举止????
(阅览室里)图书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带走满腹知识,留下一架好书。
小 结

对象———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场合———分清场合——— 到什么山砍什么柴
礼貌———注意谦敬———摆正位置
语体———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目的———言随旨遣———有的放矢
依据下列情境各设计一段得体的话。
写作练习:
李工程师夫妇为他们的日本朋友举办家宴。席间,日本太太非常客气地说:“李太太这样文雅,和我们日本女人一样,不像是中国人。”李太太该怎么回答?
“你说出了一个事实,中日的文化是同源的,中国的文明哺育了日本。”
课堂检测
1、菜场上,一位营业员发现有位顾客买菜时,把菜叶剥掉许多。于是,她走上前去,和蔼地说了一句话。你想她应该怎么说才显得委婉?
A、“同志,你不能把菜叶剥掉!”
B、“你注意些,不能这样买青菜!”
C、“请小心点儿,别把菜叶碰掉了。”
D、“有这样的买菜吗?你剥掉的菜叶谁要?”

2、如果你正在排队买东西,一个后面的人插到你前面,你应该怎么说好?( )
A、“别插队!自觉点!”
B、“按顺序排队,请到后面去!”
C、“请不要乱插队!”
D、“您如果有急事,请站在我这儿,我到后面边排队去。”
D
3、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同学做错了某件事,建议他去道歉,最得体的一项是( )
A、“这件事你做错了,该赔礼道歉去。”
B、“这件事你也有做得不妥的地方,最好还是去向人家解释清楚。”
C、“这事你难道没有做错吗?赶快去认错!”
D、“这事你确确实实做错了,还不去认错?”
B
小 结

对象———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场合———分清场合——— 到什么山砍什么柴
礼貌———注意谦敬———摆正位置
语体———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目的———言随旨遣———有的放矢
依据下列情境各设计一段得体的话。
写作练习:
李工程师夫妇为他们的日本朋友举办家宴。席间,日本太太非常客气地说:“李太太这样文雅,和我们日本女人一样,不像是中国人。”李太太该怎么回答?
“你说出了一个事实,中日的文化是同源的,中国的文明哺育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