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白蛇传
孟姜女哭长城
梁山伯与祝英台
牛郎织女
你们知道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吗?
你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吗?
牛郎织女传说
牛郎因父母早逝与兄嫂共处,经常遭受虐待,后来兄弟分家,牛郎仅得一头老牛。此牛原是天上金牛星,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一日老牛开口告知牛郎,黄昏时将有七仙女于湖中沐浴,到时可趁机取走一套衣服,使衣服主人无法返回天庭。牛郎依计行事,果然娶得织女为妻,后来育有一对儿女。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私嫁凡夫,乃令天神将其押回。牛郎发现织女被缉,乃依老牛临终嘱咐,披上牛皮,用箩筐挑起儿女飞奔天庭追寻织女。
王母为阻绝两人相聚,乃以金簪向天一划,霎时化成波浪滚滚的天河,从此牛郎织女相隔天河,朝暮相望却不得相聚。后来玉帝感其至诚,乃特准他们在每年七月七日夜以喜鹊搭成鹊桥在天河相会。七夕夜经常会下雨,称之为七夕雨,相传就是牛郎织女倾诉相思的泪水。这一美丽神话,引起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咏叹。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节简介
作者概况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北宋后期婉约派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被世人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代表作有《鹊桥仙》《望海潮》等。他长于诗文,词更享有盛誉,有《淮海集》40卷,其《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朗读
演唱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⑴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语出李商隐《辛未七夕》。
⑵忍顾:怎忍回视。
⑶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词的上下两阕分别写什么?
上阕:鹊桥相会
下阕:鹊桥惜别
这两句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运用了对偶、拟人、比喻手法,点出了“云”颇通人性、“星”善解人意,为牛郎织女相逢时那种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渲染了气氛。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突出了相思之苦。
“暗度”点明渡河时间、情景,与题意“七夕”相对,同时紧扣一个“恨”字。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暗示节候,“风”字前加一“金”字,“露”字前加一“玉”字,显示景物的优美。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怎样理解“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中“一”与“无数”的对比?
"一"
圣洁至极的
灵魂之爱
胜
"无数"
朝欢暮乐的凡俗之爱
这二句均用比喻,将抽象的“柔情”和“佳期”幻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流露出相思惜别之情。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实为不忍、怎忍。
此句写出了临别前的依恋、怅惘、无奈、不舍,含无限辛酸之泪。
忍顾鹊桥归路?
坚贞不渝
地久天长
永恒的爱
虽形影不离
但终有生离死别之日
有尽期的爱
胜却无数
明人沈际飞评价说:“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写作特色
这首词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用典的手法,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
课堂小结
就全篇而言,这首写神话故事的词,句句是天上,句句写双星,而又句句写人间,句句写人情,天人合一,成为千古抒情绝唱。其抒情,悲哀中有欢乐,欢乐中有悲哀,悲欢离合,起伏跌宕。词中有写景,有抒情,有议论,虚实兼顾,融情、景、理于一炉。有趣的是,婉约词家在写作上常以议论为病,而今作为婉约派大师的秦少游,直接在这篇名作中抒发了议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些自由流畅的句子,近于散文,却更显得婉约蕴藉,余味盎然。这说明议论运用得好,也能赢得极好的艺术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