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四 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四 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6 09:0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平均分(第3课时)
一、学情分析
1学均分概念,知道什么是平均分。
2学习了根据每几个一份以及平均分成几份的要求,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3在以上两点基础上引导孩子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和概括的过程,从而进一步认识平均分。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二、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分铅笔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方法的内在联系,进一步理解平均分概念的本质含义。
2通过观察和比较,能够概括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3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重点:体会两种平均分方法的内在联系,准确而深刻把我平均分概念的本之含义。
难点:平均分概念的本之含义。
3通过摆小棒和圆片的过程,对过程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归纳出平均分两种分发法内在联系,突破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由旧知引入新知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学均分,今天将进一步研究平均分。
板书:认识平均分
环节二
1思考:
直接出示情景,把12支铅笔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2讨论:
(1)是先确定每几支分一份,还是先确定平均分成几份?
(2)如果先确定每几支分一份,你打算每几支一份的分?
(3)如果先确定平均分成几份,你打算12支铅笔平均分成几份?
3操作:
自己用小棒分一分摆一摆
巡视并指导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4交流:
展示平均分的过程,并说清楚过程和结果
比较归纳各种分法
3小结:
小结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把它们每几个一份的分,也可以把它们平均分成几份。
环节三
1第1题
出示第(1)(2)小题
先按要求用圆片摆一摆,再填空
交流过程和结果:你是怎样摆的?结果怎样?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2第2题
结合文字,看图说说图中小朋友是怎样分的?
这两种分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3第4题
独立完成
交流:正确表达两种分法过程和结果
4第5题
出示图,看图说说图意
出示第(1)小题,完成填空
交流:
求5堆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求什么?怎样列算式?
出示第(2)(3)小题,完成填空
交流:说一说后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重点比较:第(1)题和(2)(3)两题有什么联系呢?(相反的关系)
5第6题
看图说话
出示兔图,问:兔有几个几只?一共有多少只兔?
思考:兔是怎样分的?
两种分法描述
出示小鸡图,问小鸡是怎样分的?两种分法
环节四
总结:1平均分有哪几种分法?
2这两种分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