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蝌蚪找妈妈 教案(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1 小蝌蚪找妈妈 教案(含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6 13:0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 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2.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认读“塘、脑、袋、灰、哇、披、鼓”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会写“两、宽、眼、睛、肚、皮”6个字。
3.了解课文内容及叙述顺序,借助课后习题第二题,按顺序排列图片,知道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4.通过读一读,借助课文中的短语,了解“披、鼓、露、甩”4个词语的意思,能仿照例子说话。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导语: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进入二年级的语文学习。我们会和很多的生字宝宝交朋友,会读到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还会收获很多很多的快乐,你们高兴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篇课文,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2.教师板书题目:小蝌蚪找妈妈。
学生借助拼音读准题目。教师指名拼读“蝌蚪”,全班齐读课题。
3.释题。
(1)同学们,读了课题,你们知道课文写的是关于谁的故事吗?(小蝌蚪)
(2)课文写了小蝌蚪的什么故事呢?(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3)他们的妈妈是谁呢?你们知道蝌蚪是什么吗?
4.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蝌蚪是青蛙的幼体,他们的妈妈是青蛙。(在黑板上贴上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图片之间预留一段距离)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呢?他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故事?赶紧去读读课文吧!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尝试朗读课文,拼读生字。
(1)出示任务。
课件出示:
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时,拼读字上的音节,多读几遍。
圈画生字,找出这些字宝宝的好朋友,用横线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认读这些生字宝宝。
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反馈指导。
①同桌互相订正自然段的序号和生字新词的圈画。教师巡视指导。
②出示词语卡片。
课件出示


③指名拼读词语,相机指导:“脑袋”的“袋”读轻声,读准“迎、顶”的后鼻音。
④学生自由拼读,开火车认读。
(3)学习多音字“教”。
①出示文中短句: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
“教”在这个句子里怎么读?(jiāo)
②读“jiāo”时,“教”这个字还可以组什么词语?
学生交流:教书、教唱歌、教画画……
③生活中还有哪些人教给你们本领?
预设:爸爸教我骑自行车;妈妈教我洗袜子;老师教我们知识……
④这个“教”字还有什么读音?相应地可以组什么词语?
⑤同桌交流。
预设:“教”的另外一个读音为“jiào”。组词:教育、教师、请教。
⑥齐读读音和词语。
(4)引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
观察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应该在哪里停顿呢?试着读一读。
课件出示: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指名读,检查正音,指导读好停顿。
(5)小结读好长句子的方法:①注意在标点符号处稍停顿。②使用内容分解法。
(6)同桌轮读课文,互相检查读音是否准确。
(7)反馈指导:你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些字的读音?或同桌帮助你纠正了哪些字的读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板块三 随文识字,学会运用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提问:小蝌蚪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呢?(池塘)
3.指导学习生字“塘”,交流识字方法。
(1)预设:这是一个形声字。我妈妈姓唐,“塘”字右边的部分就是“唐”,我通过这种方法认识了“塘”字。
(2)(课件出示池塘的图片与词语)看,像这种比较小的小水池就叫“池塘”,也叫“水塘”,如果在里面养鱼,我们就叫它“鱼塘”,要是里面长满了荷花,我们就叫它——“荷塘”。
课件出示:
  
水塘 池塘 鱼塘 荷塘     
池塘      荷塘
(3)学生开火车读,教师指名读。
4.默读第1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蝌蚪的样子的句子。交流读句子。
出示小蝌蚪的图片,图片下出示短语: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5.指导学习生字“脑、袋、灰”。
(1)出示词语卡片“脑袋”,交流识记方法。(换一换、加一加等方法)
①这2个字在生活中分别会和哪些字组成词语呢?
脑:头脑、大脑、脑海、脑门儿、动脑筋……
袋:口袋、纸袋、袋子、袋鼠、沙袋……
②学生开火车认读,教师指名读。
(2)指导学习“灰”。
①出示“灰”字的字理演变过程。引导观察:怎么记住这个字呢?
学生交流。
②教师小结:“灰”是一个会意字,会可以用手拿的火之意。本义为物体燃烧后剩下的粉末状的东西。
6.指导朗读。
小蝌蚪这么可爱,谁来读读第1自然段?如果边读边做甩尾巴和游来游去的动作就更好了。大家一起做做甩尾巴的动作,你们还可以用“甩”字说句子吗?
预设:小狗甩着尾巴朝我跑来。柳树姑娘甩着长长的辫子。老黄牛甩着长长的尾巴赶蚊虫。
7.齐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把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识记,把字的音、形、义紧紧结合在一起去识记,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优化识字的效果。
板块四 研读变化,感悟表达
1.可爱的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读一读课文第2~6自然段,画出小蝌蚪的样子发生变化的句子。(学生交流)
(1)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2.识记生字“哇”。(换一换:娃—哇)
3.指导读句子。
小蝌蚪为了找妈妈,“游哇游”,游了很久很久,所以我们要读得很慢很慢。
听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再自由练读。
4.引导思考。
(1)观察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小蝌蚪一直在发生变化。
(2)老师这里有小蝌蚪长成青蛙的5幅图片,你能按照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吗?
请一名同学到讲台上,将图片按顺序贴在黑板上。贴完后,其他同学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两条后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
5.借助板书,引导交流。
你能按顺序讲一讲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吗?先和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6.小蝌蚪变成的青蛙又是什么样的呢?找出描写青蛙外形的短语或句子。
学生交流:四条腿,宽嘴巴,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句。
7.识记生字“宽”。
8.谁能连起来说一说青蛙长什么样子?
提示:仿照描写小蝌蚪的样子的句子,从头到脚有序地介绍青蛙的样子。
9.指导学习“披、露、鼓”。
课件出示:
有着碧绿的衣裳,有着雪白的肚皮,有着一对大眼睛。
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1)比较句子读一读,同样是描写青蛙的样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
学生交流:后面一句更好。“披、露、鼓”这3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青蛙的外形特点。
(2)谁能演一演这几个动作?
(3)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叫动词,谁还能用“披、露、鼓”这3个动词来说说句子?
(4)课文中像这样的动词还有很多,比一比,看谁找得多、找得准。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提取文本中比较明显的信息的能力,再整理、串联、记忆相关信息,实现完整、清楚地表达。
板块五 指导书写,评价练习
1.观察比较,练写“两、宽、眼、睛、肚、皮”。
引导交流:观察这几个字,你觉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观察字的结构。
提示:“眼、睛、肚”这3个字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两、皮”这2个字书写时要掌握重心,疏密得当。“宽”是上下结构,要写得匀称、紧凑。
3.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学生仔细观察,交流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
4.关注字里的重要笔画。
学生交流:“两”字里的两个小“人”,捺都要变成点。“宽”字下面的部分是“见”,最后一笔是竖弯钩,不能写成点。
5.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6.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捕、迎、阿、姨、宽、龟、顶”7个生字,会写“哪、顶、孩、跳”4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3.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勾连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课后习题中小蝌蚪长成青蛙的5幅图片,请同学们排排顺序,再连起来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出示生字词,复习认读。
课件出示:
池塘   脑袋    黑灰色
游哇游  小鲤鱼   捕食   迎上去  阿姨  宽嘴巴
游哇游  乌龟    头顶   披着
游哇游  披着    露着   鼓着
(1)学生开火车认读,教师指名读。
(2)重点识记“捕、迎、阿、姨、宽、龟、顶”,交流识记方法。
①动作表演认读:捕、迎。
②利用鲤鱼的图片认读:阿、姨。
③利用乌龟的图片认读:宽、龟、顶。
(3)扩词练习。
3.按照词语的提示,说说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
板块二 研读课文,角色朗读
1.学习第2自然段。
(1)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开心极了!他们一路成长,也一路寻找妈妈的身影。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小蝌蚪和鲤鱼妈妈的对话。
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对话,教师指名示范读。
(2)指导朗读。小鲤鱼有妈妈,小蝌蚪的妈妈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帮助小蝌蚪有礼貌地问一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教师指名读,学生开火车读。(评价:你们都是有礼貌的小蝌蚪)
(3)(出示鲤鱼的图片)鲤鱼阿姨亲切地回答了小蝌蚪的问题,她对小蝌蚪说了什么?
出示: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学生读句子)
(4)鲤鱼阿姨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呢?
学生交流: 四条腿,宽嘴巴。(教师板书)
(5)指导分角色朗读。
教师读鲤鱼妈妈的话,学生读小蝌蚪的话。
交换角色朗读。
2.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小蝌蚪和乌龟的对话。
(2)指名读对话。(出示乌龟的图片)
小蝌蚪看见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长着宽嘴巴,就追着乌龟叫妈妈。
(3)出示课文中第一、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讨论:仔细观察这2幅图,老师弄不明白,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是“迎上去”,而看见乌龟是“追上去”,这是为什么?你们能帮老师弄明白吗?
①学生交流。
②角色扮演。
教师扮演鲤鱼妈妈,请一名同学扮演小蝌蚪,和教师一起演一演“迎上去”的动作。
教师再扮演乌龟,请一名同学扮演小蝌蚪,演一演“追上去”的动作。
③小结:两人面对面,一个向前就是“迎上去”。一个人在前面走,一个人在后面跑,就是“追上去”。这些动词用得多准确呀!
(4)指导朗读:小蝌蚪看见乌龟后,连忙追上去,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用你们的朗读表现出小蝌蚪的心情吧!
(5)指名读乌龟的话。(板书:头顶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6)分角色朗读。教师读乌龟的话,学生读小蝌蚪的话。
交换角色朗读。
3.学习第4~6自然段。
(1)默读第4~6自然段,画出小蝌蚪和青蛙的对话。
(2)指名读对话。(出示青蛙的图片)
(3)思考:小蝌蚪为什么叫青蛙妈妈?这回他们叫对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青蛙的图片下板书: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学生读短语。
(4)这一次,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大家读一读小蝌蚪的话,想一想:这句话要用什么语气来读呢?(学生练读)
(5)分角色朗读。提示:老师读青蛙妈妈的话,你们读小蝌蚪的话,然后再交换角色朗读。
(6)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①请大家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蹬、跳、蹦)读读句子,你认为这3个动词可以调换位置吗?
②小结:“蹬、跳、蹦”是一连串的动作,前后不能调换位置。
(7)情境表演读这3组对话。
①分小组读小蝌蚪和鲤鱼阿姨、乌龟、青蛙妈妈的对话。
②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③请4位学生戴头饰到讲台上表演读。
【设计意图】表演朗读,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披”“露”“鼓”等词语所产生的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板块三 梳理信息,讲述故事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记住小蝌蚪的样子,记住小蝌蚪的变化,记住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记住青蛙妈妈的样子。
2.借助板书和图片,说说小蝌蚪的样子和青蛙妈妈的样子。
3.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按顺序排一排图片,再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先和同桌讲一讲,注意将小蝌蚪的身体变化的内容加进去哟!
4.全班交流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要求:讲故事的同学在讲台上讲,其他同学担任评委,从故事情节、声音、表情、动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板块四 观察字形,写好汉字
1.练写“哪、顶、孩、跳”4个字。
引导交流:认真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指导书写“孩”字。
(1)教师范写“孩”字,提醒:注意间架结构,左窄右宽,“子”末笔横变提,斜度大,“亥”第三笔是撇折,撇折经中心点在横中线下侧向右折。
(2)学生描红,写完和前面的字比一比。
(3)教师巡视,相机提示:一看二写三对照。
3.学生自主练写“哪、顶、跳”。
(1)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参照“孩”字的要点,分别说说这几个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依次描红,教师巡视并指导。
(3)同桌互相评价,在写得好的字下方画上小红旗。
4.练写“看见、哪里、那边、头顶、眼睛、雪白、肚皮、孩子”8个词语。
5.布置作业。
(1)和家人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给家人或同伴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设计意图】二年级写字教学应该和一年级有所不同。到了二年级,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运用识字方法,按照识字步骤,独立观察范字,独立记忆字的音、形、义,去发现、去归类,找规律、找书写特点,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反思】
本课是二年级上学期的第一篇课文,学习语言运用的任务比一年级重了,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要求没有变,因此,我注意了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突出了“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课后习题第二题提供了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各阶段的图片,要求学生按顺序连起来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体现了从阅读理解到内化,再到说话表达的语言学习运用的全过程,对于刚刚上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点。组织学生亲历这个语言学习运用的全过程,是突破难点的保障。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与一年级相比,数量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就要求我们的识字、写字教学更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记忆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要优化识字、写字教学,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