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洮南市一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洮南市一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16 17:0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洮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将所选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试题的对应的空白处,后将其涂在答题卡上。)
1.周人与商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除了战略上的布局,还重新创立了一套占卜系统,即周易。文王按照岐山的地理位置重新排定了八卦的方位,周公做了爻辞,而无须再通过商人的卜骨来安排自己的命运。这说明
A.周人对思想的控制更加严密 B.周人重视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
C.周易比龟甲占卜更有助统治 D.周人依靠科学决策夺得了天下
2.《尚书·商书》记载:盘庚与大臣“恭承民命”定了新都;周初的《洪范》有“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的记载;《周礼》记载:“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这反映了商周时期
A.民主政治有所表现 B.民本思想初露端倪
C.专制王权受到限制 D.民意起到决定作用
3.西周以来,人口统计多以家、社、族为单位,战国时代的秦国把户口与籍贯相结合,首创了以“户”作为人口统计单位的户籍管理制度,形成了“户—伍—里—乡—县—郡”的地方管理体系。这一变化的影响在于
A.分封制度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B.民间的血缘宗法观念逐渐消失
C.国家加强了对民众的直接控制 D.封建的个体小农家庭开始出现
4.秦朝二十级军功爵制度中无王爵,其最高一级为“公士”;汉初则在二十级爵位之上增加了可以世袭的“王(侯)爵”。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汉初
A.彻底否定了秦朝制度 B.政治体制有所变化
C.王国膨胀,对抗中央 D.察举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5.马克斯?韦伯指出:“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因而使他们无法连成一气地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在他看来,该制度有利于
①提高行政效率②保证官员文化素养③防止世家大族垄断官场④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宋初,御史监察体制废除宰相“自用台官(御史台官员)”惯例,御史高官改由皇帝亲自任命,且御史官员“无定员,无专职”,多差出外任或兼管其他部门。这说明宋初
A.御史监察凸显强化皇权 B.御史官员政治地位提高
C.宰相职位已经成为虚职 D.中央监察部门职权扩大
7.唐高祖亲自任命的十二名宰相皆为士族出身,其中,关陇地区的宰相有十人,山东籍和南方籍各一人。太宗即位后,关陇地区与山东地区的宰相数量大体相等南方籍比例较低,出身于小姓、寒素的宰相人数增加。据此可知
A.平民政治的成熟改变权力格局 B.宰相权力不断被分散和弱化
C.关陇贵族地位与皇室联姻相关 D.科举制影响宰相的选拔来源
8.下图有关明朝政治制度的一幅图示。据此图可得明朝
A.政治制度中存在制约因素 B.内阁与宦官既斗争又合作
C.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凸显 D.内阁首辅限制着皇权膨胀
9.张居正成为首辅后,“勇于任事,以天下为己任”。他制定了一个考成规制:以内阁稽查六科给事中,以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六部、都察院稽查巡抚、巡按。这一规制的实施说明此时的内阁
A.已经威胁到皇权 B.拥有了独断之权
C.具有了宰相之实 D.正式统领了六部
10.汉顺帝时期,左雄提议儒生出身的孝廉需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而后才能量才录用。这些建议提出之后遭到不少大臣的极力反对,但由于顺帝的支持得到了充分落实,这一措施的推行利于
A.提高官员才学修养 B.打破士族的特权垄断
C.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D.推动科举制不断完善
11.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同时存在的中央机构有
①内阁②议政王大臣会议③南书房④军机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12.雅典的民众法庭判决阶段以陪审员投票结果决定审判的意见,投票分为两轮进行,投票开始是公开进行,后来发展到秘密投票。这种变化
A.体现了直接民主的弊端 B.有利于审判的公正
C.反映了主权在民的理念 D.有利于维护贵族利益
13.古代雅典戏剧的演员往往由公民扮演,表演者在剧场向观众展示民众法庭的审判、公民大会上的演说等内容,观看演出因可以领取津贴而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表明
A.公民权利与经济利益不可分 B.公民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凝炼
C.公民至上在文化上得到落实 D.公民社会需要大力弘扬法治
14.亚里士多德曾很巧妙地指出过,在民主政体下,应该怎样通过多次地召开公民大会,使那些较远地区务农的公民不能够常常出席,而在事实上剥夺他们的公民权。这表明亚里士多德
A.寻求规避直接民主弊端的途径 B.主张改变城邦民主的运作模式
C.开始萌生现代民主模式的思考 D.坚决维护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15.《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规定∶当兔子从商贩的笼子中逃出市场,谁捕获这只兔子,谁便拥有这只兔子。这一规定
A.体现了罗马自然法精神 B.有利于罗马共和国扩展
C.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意在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16.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权利”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罗马法学家的学说中,他们认为法律主要不在于为政治国家提供管理模式,而在于为公民私人创设行为准则。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推动罗马法的完善 B.罗马法的实践丰富私法精神
C.公民权适用范围的扩大巩固罗马统治 D.罗马法的民主精神影响深远
17.1679年英国通过《人身保护法》,规定在逮捕人之前应先公布他的罪状,被捕者有权要求立刻依法审讯。议会上院曾力图阻扰这项立法,但下院不屈不挠,终获通过。这说明当时英国
A.君主立宪制尚不完善 B.民主政治逐渐发展
C.议会内部权力斗争激烈 D.议会成为权力中心
18.1689年1月新议会在伦敦召开,它宣布詹姆士“废弃国王与人民之间订立的原初契约,…离开了王国,退出了政府,因而王位虚悬。有鉴于此,议会将王位授予他的女婿和女儿—威廉和玛丽”。议会的这一做法
A.冲击了传统的“君权神授”观念 B.为君主立宪制确立奠定法律基础
C.意在通过双王互相牵制维护民主 D.使英国国王最终丧失了行政大权
19.2007年,英国王位第十顺位继承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长孙菲利普斯因其加拿大籍女友凯莉信仰天主教,菲利普斯王孙为了爱情和婚姻,宣布放弃王位继承权。2013年,英国议会修改《王位继承法》,废除英国君主不得与天主教徒结婚的禁令,并恢复了菲利普斯的王位继承权。这些现象反映出现代英国
A.君主立宪制度尚未完善 B.保守势力依旧非常强大
C.奉行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D.部分君主权力得以恢复
20.1932年英国联合执政的保守党、自由党在关税问题上产生分歧,在内阁委员会提出一项总体关税报告之后,四名内阁成员就递交了他们的辞呈。但是,新首相麦克唐纳发表声明:允许持有异议的议员通过演讲和投票公开表达他们的意见,并劝说他们收回辞呈。麦克唐纳这一做法
A.有利于英国内阁行政效率的提高 B.造成英国内阁集体负责制的失效
C.有效地维护了英国政府内部团结 D.给内阁集体负责制运行带来挑战
2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单、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一无序言,二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法国政治环境的特殊性 B.法国人高效务实的风格
C.民众毫无任何民主权利 D.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
22.对外战争的胜利以及统一帝国的建立,使得容克(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获得了合法统治权。当容克阶级的力量和声望如日中天时,我们很难想象在容克具有合法统治权的政府下所确定的政体会压缩这个阶级的利益,因而德国建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据此,德意志帝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A.出于政治独立和争夺霸权的需要 B.兼顾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C.具有民众认同与政治威权的基础 D.适应了德国政治民主化发展趋势
23.“对一个民族来说,更重要的是从民族灾难中获得新生。”下列说法符合该观点的是
A.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了半殖民地化 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太平天国运动形式上仍是旧式农民运动 D.义和团运动是两种文明的碰撞
24.1864年8月,清廷决定,将丁韪良翻译、总理衙门四名官员校改和润色的美国外交家惠顿所著的《万国公法》四卷刊刻付印,先印制300部,供总理衙门及各通商口岸对外交涉时参考。清政府此举目的是
A.加入欧美主导的国际体系 B.废弃陈旧的宗藩体制
C.全面了解西方的法律体系 D.应对列强对华新挑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其中第25题16分,第26题12分,第27题9分,第28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宋初,宋太祖在反思了前朝的教训后,做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规定,并将其上升为国策。宋代士大夫们表现出比以往更多的历史责任感,敢于通过多种手段限制皇权。宋真宗曾遣使持手诏来见宰相李沆,欲封刘氏为贵妃。李沆让使者传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此事遂罢。元丰年间,吕公著上书宋神宗告诫道:“人君一言一动,史官必书。若身有失德,载之史册,将为万代讥!”士大夫们还严格控制太子或年幼皇帝的学习方向和接触范围。此外,在士大夫的解释与强调下,风雨雷电等自然变化常常迫使皇帝避正殿,减常膳,大赦天下。……宋代士大夫政治中毫无疑问地贯彻着忠君思想,要求皇帝尊重并更多的听从士大夫,从而保持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
——摘编自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
材料二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王仍然是英国政治生活的第一位参与者。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进一步强化了对王权的限制。1714年,乔治一世上台后,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行政权力慢慢地由国王转到内阁手中。光荣革命后,国王曾通过册封贵族和上院中的支持者以控制上院的立法活动。后来,随着一系列的议会改革和选举改革,立法权逐渐转移到了资产阶级控制的平民院手中。这样,国王逐渐从一个有较大权力的君主,变成了虚位元首,统而不治。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士大夫限制皇权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代限制皇权与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在手段及结果方面的不同之处。(6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由于各种原因,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和物质利益经常存在差异和分歧,这些差异和分歧在特定的条件下就会导致对立和冲突。如果政治制度是机器的齿轮的话,那么政治妥协则像是齿轮的润滑油,使政治制度能够良好运转而不致于崩溃。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政治妥协在人类政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政治离不开妥协。
——摘编自程同顺《论政治妥协的价值和规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治妥协”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夏侯惇谓王(曹操)曰:“天下咸知汉祚已尽,异代方起。自古已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今殿下即戎三十馀年,功德著於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
——《三国志武帝纪》
材料二 公元前431年雅典居民人数约为40万,而享有公民权的只有4.2万,只占总人数的1/10左右。并非生活在雅典城邦的所有人都当人看,在雅典1/3以上的奴隶被看作奴隶主的财产和工具,可以自由买卖。
——《世界近代史》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利克里
材料三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依据上述三个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三个材料中有关“民主”含义的本质区别。(3分)
(2)材料三所指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什么?如何理解“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这个观点?(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制度”的认识。(2分)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财政极为困难,宰相刘晏总领全国财赋。广德二年刘晏改革漕运,改直法为段运法。提高了运粮效率,降低了运费,减轻南方人民的劳役负担。同时调整食盐专卖制度.国家只通过掌握统购,批发两个环节来控制盐政。为防盐商哄抬盐价,在各地设立常平盐仓,以平盐价。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经济情报网。收集各州县雨雪多少、庄稼好坏的情况。便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国经济和市场动态,并根据这些情报,调剂有无,平抑物价。改革粮价,半年收粮存入平仓,以免谷贱伤农,荒年开平仓以平粮价,百姓受益、国家获利。刘晏大胆改革了过去只管收取金钱,不管人民死活的税收政策,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这一方针,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等
(1)根据材料,概括刘晏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晏改革的影响。(9分)
高二第三次月考历史答案
1.B 2.B 3.C 4.B 5.D 6.A
7.D 8.A 9.C 10.A 11.C 12.B
13.B 14.A 15.A 16.B 17.B 18.A
19.C 20.D 21.A 22.C 23.B 24.D
25.(16分)(1)表现:抵制皇帝的命令;利用史官之权制约皇权;控制对皇帝的教育方向和接触范围;利用神权制约皇权。(4分)
原因:重文轻武的政策;士大夫的历史责任感(忠君思想);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相对宽松的思想、政治环境。(6分)
(2)手段:宋代士大夫们主要通过传统甚至是迷信手段限制皇权体现人治特色;近代英国则主要是议会通过立法、制度建设限制王权,蕴含法治精神。(4分)
结果:宋代只是一定程度上对皇权有所限制,皇权至上的本质没有改变。近代英国国王权力逐渐减小,最终成为虚位元首。(2分)
26.(12分) 示例 论题:政治妥协有利于解决冲突、平衡利益
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国王的女儿玛丽和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称为“光荣革命”。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互相妥协融为一体。美国1787年宪法因各方势力的妥协才得以通过。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兼顾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两院制国会及其议员数量的分配方式实现了精英政治与民意公论的协调和大小州之间议席的平衡。总之,英美的宪政发展史上既有暴力革命,也有政治妥协。妥协是一种政治艺术,有利于冲突解决和利益平衡。
27.(9分)(1)材料一中的“民主”指有德行的君主,材料二与材料三中的“民主”指主权在民,是政治制度,但材料二是奴隶主民主,材料三是资产阶级民主。(3分)
(2)法国:推翻封建君主政治制度,确立现代民主政治。美国:解决民族独立,确立现代民主政治。理解:英国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建立的民主共和制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民主政治,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政体典范。(4分)
(3)民主具有阶级性;民主要符合本国国情;民主的观念有传承和借鉴性;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2分)
28.(15分)(1)特点:集中在经济领域、涉及面较广,强调政府主导,注重效率,注重情报收集,精准施政,富国利民相结合。(6分)
(2)影响: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困难;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延续了唐王朝的统治;其改革思想为后世经济改革提供了借鉴;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唐王朝走向衰落的趋势。(9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