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课 结冰与融化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一般情况下,当水温降低到0℃时会结冰,冰在0℃以上会融化变成水。
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形态不同,分别是固态、气态、液态,但它们都是同一种物质——水。
2.科学探究
能运用感官和实验仪器观察和测量水结冰和冰融化过程的现象和数据,会描述所发生的状态变化。
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水结冰和冰融化成水的条件。
3.科学态度、STSE
培养学生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感受和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科学探究意识。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带有两个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水、酒精灯、温度计、冰块、塑料杯、记号笔。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1)课件展示教材P14上方结冰的4幅图片。
(2)提问:水结冰需要什么条件?
(二)新课学习
1.我们来造冰
(1)学生讨论:水要多冷时才会结冰?我们怎样创造很冷的环境?
(2)提供材料:教师上课前准备好经过冰箱冷冻室冷冻过的酒精,用保温桶储存好;试管,水,温度计,带两个铁圈的铁架台。
(3)利用已有材料,引导学生提出实验思路——用试管装水,放入冷冻酒精中。
(4)进一步细化实验步骤。
a.将酒精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教师课前完成)。
b.测量经冷冻后酒精的温度。
c.将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插入酒精液体中,当试管里出现冰时,测量试管里的温度。
(5)学生造冰,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6)学生相互交流实验情况。
(7)小结:一般情况下,当水温降低到0℃时会结冰。
(三)布置作业
用塑料杯装半杯水,用记号笔记下当时的水位。放入冰箱后让它结冰,再拿出来比较。(为第二课时学习做好铺垫)
(四)整理,下课。
第二课时
(一)教学导入
1.复习:水在什么情况下会结冰?
2.导入:水结冰时,还会有什么现象?
(二)新课学习
1.结冰的力量
(1)课件展示P16水管胀裂的图片。
(2)提问和讨论:水管胀裂与结冰有关系吗?破坏的力量来自于什么变化呢?
(3)实验汇报:针对上节课课后布置的作业,请汇报各自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4)小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2.观察冰的融化
(1)学生讨论:冰融化成水,需要什么条件?
(2)提供材料:冰块、烧杯、温度计、带两个铁圈的铁架台。
(3)学生实验:观察冰块融化的过程和现象。
(4)记录实验现象。
(5)交流实验情况。
(6)小结:一般情况下,冰在0℃以上会融化变成水。
3.比较水、水蒸气、冰的不同与相同
(1)学生讨论、交流。
(2)小结:水有气态的水蒸气、液态的水和固态的冰三种形态,它们都是水。
(三)整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