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解质(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电解质(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4-10 14:49:43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第二节 电解质(第一课时)
枣庄八中南校化学组
计芳
材料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醋酸溶液 酒精水溶液
灯泡现象
导电性
导电性实验现象



不亮
导电
导电
导电
不导电

导电
学习目标
1.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2.能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物导电的本质原因分析,理解电离的概念
3.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并能准确书写酸、碱、盐电离方程式
1、电解质、非电解质
化合物
根据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融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一、电解质及其电离
一、对概念的理解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
②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导电性
③条件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
二、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四、与水反应后才能导电的化合物不是电解质
小结
三、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为什么上述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性?
问题
探究
盐酸、NaOH溶液
NaCl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有自由
移动的带电微粒
即阴阳离子
定向迁移
食盐的电离
Na+
Cl-
2、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定义:
电解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的过程称为电离
(4)、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
(2)、电解质电离条件:
溶于水
熔化

(3)、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自由移动的离子
注意:①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②原子团不能拆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
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
(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 化合物称为盐
本节内容小结
化合物
依据溶于水
或受热熔化
能否导电
导电
原因
表示
方法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依据电离给
电解质分类
依据电离程度给
电解质分类
电离
电解质
非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



1.判断正误:
(1)、Cl2不能导电,故Cl2是非电解质
(2)、液态HCl不导电,则液态HCl为非电解质;
(3)、硝酸钾晶体不导电,硝酸钾溶液能导电,所以硝酸钾溶液是电解质,硝酸钾晶体是非电解质
(4)、把CO2溶于水所得的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5)、化合物不是电解质就是非电解质
【当堂达标】
(错)
(错)
(错)
(错)
(对)
2、固体NaCl不能导电,其原因( ) A、是非电解质   
B、不存在阴阳离子 C、电压不够,不能电离  
D、缺少电离条件,无法离解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CuSO4·5H2O B、CO2 C、NH3
D、氯化钠溶液 E、Fe
D
A
作业:
课本P47 第3题枣庄八中高一年级化学学案
第2节 电解质 学案1
学习目标:1、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某些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重点:电解质、电离的概念
难点:对电离过程的理解
[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P40第一段,理解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
一、电解质及其电离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定义:电解质:在 或 能够导电的 ;例如 、 、 是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 和 都不能导电的 ;例如 、 都是非电解质。
[交流·研讨]
铜和石墨都能导电,它们是否为电解质?为什么?
盐酸能导电,盐酸是否是电解质?为什么?
CO2的水溶液能导电,CO2是否为电解质?为什么?
【迁移应用】
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干冰③液态氯化氢④汞⑤固体BaSO4⑥蔗糖(C12H22O11)
⑦酒精(C2H5OH)⑧熔化的KNO3⑨氯气⑩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填相应序号)
以上物质(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定义: 或 时, 的过程。
(2)电离的条件: 或 。
(3)、电解质导电微粒: 。
(4)、电离方程式
定义:用 和 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迁移·应用]写出下列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 H2SO4 HNO3
(2) KOH Ba(OH)2
(3) CuSO4 NH4Cl
【小结】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交流·研讨]如何从电解质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酸:
碱:
盐:
[自我诊断]NaHSO4===Na++H++SO42-, NaHSO4 是否为酸?为什么?
【知识点击】.1 mol/L的盐酸溶液与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 的导电能力强。
【达标训练】
1、电解质是( )
A、导电性很强的物质 B、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
C、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全部电离的化合物 D、可溶性盐类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3、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化合物是( )
A、NaOH B、HCl C、NaHCO3 D、H2SO4
4、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Al2(SO4)3 = 2Al3+ + 3SO42- B.MgCl2 = Mg2+ + Cl2-
C.Ba(OH)2 = 2Ba2+ + OH- D.Na2CO3 = 2Na+ + CO3-2
5、下列物质:A.液态HCl  B. 固体NaCl C.液态NaCl  D. KNO3溶液
E.蔗糖溶液  F.浓盐酸 G.石墨 H.无水乙醇
①能导电的是( )  
②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③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④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小结:
学后记
命制人:计芳
审核人:张广亮
使用时间:09年10月28日
化合物
依据(
)能否导电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导电
原因
表示方法
依据电离给物质进行分类
酸、
依据电离程度给电解质进行分类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第二节 离子反应
(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教学目标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通过对酸、碱、盐电离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电解质、电离的概念
难点:电离过程的理解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我们在物理学习中知道了金属能导电,金属为什么能导电能?
【学生回答】金属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过渡】溶液能否导电呢?桌面上已经为大家准备了导电性实验装置,请同学们连接电源合上开关,观察现象
【实验探究】学生实验,观察现象(2分钟)
【教师活动】你观察到什么现象?由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展示课件幻灯片2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
【教师活动】根据一定条件下导电性实验把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展示幻灯片3,请同学们阅读学习目标,板书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学习目标
【教师活动】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看课本40页倒数第二段,完成学案中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并完成学案(大约2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4
【学生活动】回答概念
【过渡】请大家在2分钟内,根据概念完成学案中【交流研讨】三个问题的讨论
【学生回答】
【质疑】通过刚才的讨论,如果判断一种物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学生回答】
【归纳小结】根据大家的回答,可以将电解质相关知识小结如下,展示幻灯片5
【过渡】通过以上理解,完成学案中【迁移应用】,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互相纠错,分析原因(2分钟)
【质疑】为什么上述溶液具有导电性呢?展示幻灯片6
【学生回答】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过渡】固体氯化钠是否导电?熔融氯化钠是否导电?请同学们观察演示实验现象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与固体氯化钠连接的灯泡不亮,不导电;与熔融氯化钠连接的灯泡亮,导电
【质疑】为什么固体氯化钠不导电?而氯化钠熔融的或水溶液到底导电呢?阅读课本41页倒数两段(2分钟)
【学生回答】固体氯化钠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钠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质疑】自由移动的离子从何而来?
【学生回答】氯化钠溶于水或熔化是就会变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7,氯化钠溶液水的动画
【过渡】这个过程称为电离。什么是电离?电离的条件,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42页第一段完成学案中电离的相关内容。
【教师活动】板书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8】学生回答定义条件
【设疑】电离需要通电吗?
【学生回答】不需要
【过渡】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自由移动的离子
【过渡】如何把电离的过程直观的表示出来呢?
【教师活动】板书NaCl的电离方程式,展示幻灯片8中电离方程式的定义,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中【迁移应用】,并找三名同学板演
【学生活动】纠错,并总结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过渡】观察三组电离方程式,如何从电解质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学生回答并展示幻灯片9】
【教师活动】根据上述回答,完成学案中【自我诊断】
【质疑】1mol/LHCl溶液与1mol/LCH3COOH溶液相比,谁的导电能力强呢?同学们再合上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呢?
【学生回答】与HCl溶液连接的灯泡更亮,说明HCl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质疑】为什么同浓度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导电能力不同呢?
【学生回答】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不同
【结论】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我们根据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把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完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
【过渡】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活动】思考,小组讨论2分钟,完成知识的构建
【学生回答,展示幻灯片10】
【过渡】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掌握的怎样呢?完成学案【达标练习】,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板书设计】
电解质
电解质及其电离
电解质、非电解质
定义:“或” “和” “化合物”
电解质的电离:
定义
电离条件
电解质的导电原因
电离方程式
酸:全部 碱:全部 盐:或铵根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