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9课时 加减混合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9课时 加减混合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6 09:1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时 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页例3、例4及“做一做”和练习五。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及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列竖式计算。
46+25+18=
89   63-24-16=
23
回顾连加、连减笔算的书写格式和简单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你们乘过公交车吗?你瞧,一辆公交车到了什么地方?
学生观看课件:展示例3。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同桌间相互说一说,然后全班汇报。[]
车上原来有67人,下来了25人,又上去了28人,现在有多少人?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尝试列出算式:67-25+28
师:同学们看看这个算式,它和我们前面学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师:像这样有加法也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运算
师: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列竖式计算这道题吗?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教学例3。
(1)小组交流例3的计算过程。
(2)指名学生板演计算过程。
6
7

2
5
4
2
   
4
2

2
8
7
0
   
6
7

2
5
4
2

2[]
8[]
7
0
(3)小组讨论:你觉得哪种写法简便?为什么?
(4)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加减混合笔算时,和计算连加、连减一样,可以写成两个竖式,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简便些。而且哪一步能口算就直接口算,不用写出竖式。
3.教学例4。
(1)出示例4:72-(47+16)
(2)师:观察这道算式,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算式中带有括号。
(3)师:同学们刚才预习了课文,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有括号,应该先算什么?
(4)学生汇报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4
7

1
16
6
3
    
7
2

6
3
9
(5)小组交流:有没有更简便的写法?为什么?
(6)师生共同交流小结:这道题没有更简便的写法。混合运算时,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此题先进行的是后两个数的运算,再用第一个数减去前面运算的结果。
4.课堂作业。
教材第28页“做一做”。
教材练习五第30页。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从左到右计算的。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提升》相应的练习。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由于是静止的图,学生观察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在学习例题前先设计了几个学生实际的情境表演,既对前面连加、连减的知识进行了复习
,又由此引出了本节课的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