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件(29张PPT+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件(29张PPT+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5 22:06:31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有一个人她的命运非常坎坷,1岁零7个月时得了一场重病,从此失去了听觉、视觉以及说话的能力。可就是这么一个盲聋哑的女子,不仅考进了哈佛大学,还精通英、法、德、拉丁文、希腊语等多国语言。你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海伦·凯勒。
两岁不到就变成了盲聋哑,在那个没有声音、没有光亮的黑暗世界里,她是如何蜕变成了一位20世纪的传奇女性,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课文来一探究竟。?
10
再塑生命的人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了解莎莉文老师与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
2.学习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突出莎莉文老师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学习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品质。
学习目标
海伦·凯勒(
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入选“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故事》《石墙之歌》等。
必备知识
走近作者
海伦·凯勒
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李汉昭译。海伦·凯勒一岁多时被重病夺去了听力和视力,从此陷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海伦·凯勒之所以能走出黑暗,并取得那么高的成就,除了自己顽强不懈的努力外,
必备知识
创作背景
她的老师莎莉文也功不可没。莎莉文老师丰富了她的情感世界,为她打开了智慧的大门。海伦·凯勒为了表达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写下了此文。
海伦?凯勒和安妮?莎莉文
感慨(

搓捻(

绽开(

惭愧(
)譬如(

小心翼翼(

恍然大悟(

花团锦簇(

必记字词
字音字形
kǎi
cuō
niǎn
zhàn
cán
kuì


huǎng

(mó)模仿
(mú)模样
(hùn)混为一谈
(hún)混水摸鱼


绽(zhàn)绽开
淀(diàn)沉淀
锭(dìng)锭子
堪(kān)疲惫不堪
湛(zhàn)湛蓝
搓(cuō)搓捻
蹉(cuō)蹉跎
磋(cuō)磋商
慨(kǎi
)感慨
概(gài)概括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必记字词
词义理解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的,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1.划分文章层次。
2.画出文中写莎莉文老师的语句。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初读课文
自主学习
第二部分(6-13)
写“我”与莎莉文老师第一次见面的情形。
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对“我”产生巨大的影响。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5)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的事物,为“我”
开启了知识的大门,“我”有了求知的欲望,心中充满喜悦,十分感激莎莉文老师。
初读课文
自主探究
2.第5段中有一句话,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表达了对老师由衷的敬爱和感激之情,这也是全文的中心句,你找到了吗?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1.“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那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此”在这里指代什么?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此”指代莎莉文老师的到来。
2.海伦“此前”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朗读课文1-5段,圈点勾画重要语句并做分析。
①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
“我”因为不能用眼睛、耳朵感受外界事物而非常“愤怒”“苦恼”,以致“疲惫不堪”了。
②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运用比喻修辞,把接受教育之前的“我”比作“大雾中的航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苦闷、彷徨的心理。
③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连用三个“光明”,突出强调了处于黑暗中的“我”对光明的强烈渴望。
心理描写
反复
3.莎莉文老师到来后,海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朗读课文6-13段,圈点勾画重要语句并做分析。
①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传神地出了海伦会拼写“doll”这个词时内心的自豪、激动之情。
②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水”激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望,让“我”开始用好奇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使“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获得了求知的幸福感。
③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我”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产生了求知的无比美妙的感觉。
④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这句话表面看来说的是文字的神奇,实则暗示的是知识的力量。是知识使“我”这个盲聋人看到了快乐,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幸福,因而,“我”觉得世界充满了花香,洋溢着美丽。
⑤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心理描写,表现了海伦井房经历后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后海伦·凯勒的世界:
希望、快乐、自由、光明、有生命、有爱
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凯勒的世界:
绝望、愤怒、苦恼、迷惘、恐慌、黑暗、没有爱
4.莎莉文老师来到我的生活中,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说一说:海伦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海伦是一个好学、聪明、坚毅、情感丰富、有强烈的求知欲的孩子。(共34张PPT)
10
再塑生命的人
第2课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海伦,感受了她学习的艰辛和快乐,看到了她奇迹般的变化。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再塑生命的人》,去看一看这个奇迹的另一个创造者——莎莉文老师。
返回
学情回顾
安妮·莎莉文(1866-1936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5岁时因一场眼疾(俗称沙眼)失去大部分视力。1880年10月进入柏金斯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从柏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妮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
走近莎莉文老师
必备知识
知识链接
安妮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趣出发,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少女,直至进入大学。
1936年10月19日,用全部心血培育了20世纪不朽传奇海伦·凯勒的传奇女性,安妮·莎莉文,在人们的惋惜声中与世长辞。
再见了,约翰·梅西,不久我就将和你在一起了,再见了,我爱你。
小时候,我一直希望被爱,那时我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后来,海伦进入了我的生活,我希望她爱我,并且我一直爱着她。再后来,波莉也进入了我的生活,我也爱他。我们在一起时总是很快乐,我爱着的海伦,我爱着的波莉,别了。
莎莉文老师的临终遗言
请波莉替我照顾好海伦。在她外出演讲的日子里并不怎么顺利,人们难以相信她。不过,以后,恐怕她再出去时我不能再为她翻译了。
谢谢上帝让我将生命赠予了海伦,使她拥有了一个光明的世界,上帝啊!请你让海伦在没有我的日子里,也能快乐地生活!
①第一次亲密接触。(第5段)
②给“我”洋娃娃,教“我”拼写。(第6、8段)
③教“我”学会简单的字。(第7段)
④教“我”学会区分“杯”和“水”。(第9、12段)
⑤教“我”比较复杂的字。(第13段)
返回
1.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发生了哪些事情?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2.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描写莎莉文老师的重要语句,思考:莎莉文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返回
①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立刻伸出双手。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握住”“紧紧地抱”,不仅拉近了“我”与莎莉文老师的情感距离,更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爱。
动作描写
②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
莎莉文老师善于抓住教育契机,从游戏入手,激发了“我”学习的热情,表现了她高超的教育艺术。
③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莎莉文老师对粗暴的“我”没有放弃,仍然在寻找合适的方式来教育“我”,爱护“我”。这一句写出了莎莉文老师的宽容与温和。
动作描写
④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莎莉文老师及时抓住有利的教育契机,运用触摸感知实物的方法让“我”认识“水”,体现了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智慧。
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热爱学生、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善良和蔼、充满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师。
返回
【总结】
3.结合课文,说说海伦对莎莉文老师有着怎样的情感?
①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②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③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感激、敬爱
4.说说你对“再塑生命”的理解。
字面意思: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
文中意思:指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课堂小结
课文主旨
返回
学后感悟
感悟1:
生命是如此脆弱,又是如此坚强;生命是如此平凡,又是如此伟大。一个自幼因病致盲聋的人,在爱她的人的悉心指导下,自强不息,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重新塑造了自己的生命,到达了成功的彼岸。
感悟2:
海伦·凯勒是残疾人,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真让我感动。我作为一个生活在幸福、快乐、光明、健康之中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我们要学习海伦·凯勒那种顽强的精神,同时也要努力学习,成为更好的人。
课堂小结
1.侧面描写,角度独特
本文的题目为“再塑生命的人”,但文章写“我”的篇幅比写莎莉文老师的篇幅还要多。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写自己的独特感受,写自己思想感情的变化等,都是为了从侧面突出莎莉文老师对自己的巨大影响,表现莎莉文老师的可敬可爱。
写作特色
课堂小结
2.细节描写,生动感人
本文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如:“我”在等待莎莉文老师到来时“搓捻”“抚弄”等动作细节;“我”学会拼写“doll”这个词时,“跑”“找”等动作细节和“脸都涨红了”的神态细节;“我”与老师见面时独特的心理感受等心理描写细节;等等。这些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使文章内容生动而感人。
送布娃娃
教“我”单词
认识理解“水”
后:
喜悦
幸福
再塑生命的人
莎莉文老师:
光明的使者
杰出的教育家
前:痛苦绝望、渴望光明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A.搓捻(cuō
niǎn) 迁徙(xǐ)  钥(yuè)匙
B.绽(zàn)开 
譬(pì)如 
觅(mì)食
C.截(jié)然 
繁衍(yán) 
喷(pēn)水
D.涨(zhànɡ)红 
筑巢(cáo) 
遨(ào)游
D
【解析】A项中,“钥”应读yào;B项中,“绽”应读zhàn;C项中,“衍”应读yǎn;D项中,“巢”应读cháo,“遨”应读áo。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
.
.
.
.
.
.
.
.
.
.
.
.
A.穿棱 困惑不解 搓捻 不可名状
B.迁徒 繁花似锦 觅食 期期艾艾
C.企盼 美不胜收 遨游 落英缤纷
D.繁衍 冥思苦想 惭愧 风云凸变
C
【解析】A项中,“棱”应为“梭”;B项中,“徒”应为“徙”;D项中,“凸”应为“突”。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课堂检测
A.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B.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C.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D.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蓝,几乎透明。
D
【解析】D项中,应删去顿号。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课堂检测
4.词语积累。
(1)“截然不同”指界限极为分明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你还能写出哪些表示此类含义的成语?
(2)“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你还能写出几个形容色彩丰富的词语吗?
迥然不同 天壤之别 云泥之别
色彩斑斓 五彩缤纷 姹紫嫣红
课堂检测
5.下面的片段选自作文《读<海伦·凯勒传>有感》。画线的三句话都有语病,请改正。
《海伦·凯勒传》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在出生后第19个月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使她丧失了宝贵的听力和视力。①因为她的声带没有受损,却无法受其他感官的刺激,以至于她也不会说话了。读完这本书,我被海伦·凯勒的精神所感动,并深深地喜欢她。她是那么执着、坚毅、顽强,尽管什么也看不见、听不见,②但她拼命地摸读盲文,指头都摸出了血,甚至书写单词和句子。她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哈佛大学。③从海伦·凯勒身上,使我看到了她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理想的坚持,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课堂检测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
虽然……但是……
但她拼命地摸读盲文,书写单词和句子,甚至指头都摸出了血。
删去“使”
(1)第①处关联词使用不当,可以改为?
(2)第②处语序不当,可以改为
课堂检测
在海伦五岁时,家里又添了一个妹妹:密尔特蕾特。有一次,她推翻了妹妹的摇篮,如果不是妈妈及时赶来,也许她的妹妹就会摔死。但是对于这一切,看不到也听不到的小海伦却没有丝毫歉疚。她的脾气越来越暴躁,直到莎莉文老师的到来。
当莎莉文老师到达海伦家门口时,她看到的海伦像一只掉进水里的小猫:棕色的头发散乱着,上好的衣服弄得很脏。
在海伦的记忆里,坐马车来的人,往往手提箱中都装有糖果和玩具等东西。于是,她把所有的东西都掏了出来。莎莉文大吃一惊,赶紧收回手提箱,可是海伦很生气地向她冲去,要不是海伦父亲的制止,两人就都滚在地上了。
海伦小故事
课堂检测
莎莉文老师为了让海伦接近大自然,让她在草地上打滚,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种子,爬到树上吃饭;还带她去摸一摸刚出生的小猪,到河边去玩水。海伦在老师爱的关怀下,竟然克服了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完成了大学学业。
一九三六年,和她朝夕相处五十年的老师离开了人世,海伦非常伤心。海伦知道,如果没有老师的爱,就没有今天的她,她决心要把老师给她的爱发扬光大。于是,海伦跑遍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周游世界,为残障人士到处奔走,全心全力为那些不幸的人服务。
课堂检测
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首先,我想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的脸,当我还是孩稚时,她就来到我家,是她给我打开了外部世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积累拓展
我不仅要看她脸部的轮廓,为了将她牢牢地放进我的记忆,还要仔细研究那张脸,并从中找出同情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的形迹,她就是靠温柔与耐心来完成教育我的困难任务。我要从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她经常向我显示出的对于人类的同情心。
贝多芬:
德国作曲家。26岁时听觉衰退,35岁时完全耳聋……却谱写《命运交响曲》。
古今中外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
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作家,25岁全身瘫痪
双目失明……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张海迪
当代知名作家、翻译家。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高位截瘫……自学掌握英语、日语、
德语等。
邰丽华
两岁失聪,但她以独特方式创造艺术。邰丽华带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聋人舞蹈队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世界,向全世界展示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以及特殊艺术与人性之美,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