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
2、搭配(用词、关联词)不当
3、不合事理(归类不当)
4、前后矛盾
5、词序颠倒
6、词义重复啰嗦
7、指代不明
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 不符合语言习惯。
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重复累赘: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
通过这次谈话 ,使我 明白了许多道理。
(1)缺少主语
中国人民 正在 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
(2)缺少谓语
我们 积极 开展学习雷锋。
(3)缺少宾语
【 】
【 】
~~~~
【 】
【 】
‖
‖
【 】
~~~~
句子结构不完整
缺主语
缺谓语
缺宾语
句子结构不完整是指句子成分残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句子必须具备主语、谓语,有的还必须带宾语,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结构才算完整;而缺少了这些句子成分,结构就不完整。
常见病句类型:
1、句子结构不完整
1、成分残缺练习
(缺主语)
2、在这篇文章里,热情地歌颂了新风尚
(缺主语)
修改:这篇文章,热情地歌颂了新风尚
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修改:听了校长的报告,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缺宾语)
4、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缺宾语)
修改: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3、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
修改: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 小就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1、我们要响应毛主席提出的“向雷锋同志学习”。
(在句子末尾加上“的号召”)
练 习
2、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改为“击落了五架敌机,击沉了三艘军舰。”
3、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都”前增加“我们”。
4、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去掉“使”。
5.我们庆祝李明评上了“三好学生”。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评上”前增加“被”。
6.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公共财物”前增加“保护”
7.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受到”前增加“我”。
8:经过志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
(主语残缺。多用了一个介词“经过”,使得原句主语变成了状语,造成主语残缺。相同的还有,“通过……,使……。”)
9: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宾语残缺,句中“推广”的宾语应该是“经验”,而不应是“喂猪”;在“喂猪”后面加上“的经验”句子就通了)
10、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改为“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的行为,”
11、下列句子结构完整的一项是( )
A.从他上学那天起,就对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由于美国大学忽视理论的应用,使美国有用的科学技术人才逐年减少,产生了人才危 机。
C.在自然保护区的密林深处,处处见瀑布,这里有“瀑布之乡”的称号。
D.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解析】 C正确,A、B缺少主语,D缺少宾语。
【点拨】 A句的主语隐蔽于介词短语之中,“他”放在从”之前,主语显露了,成分齐全了。B句,应该作主语的词语。前头使用了使令性动词,使句子缺少主语,删“使”。D句,描绘缺少宾语,补充“的情景”。(B句还可删“由于”也就有主语了)
2、搭配(用词、关联词)不当
2、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1)、主谓搭配不当
中学时代 的 那些同学 的愉快 笑容和 爽朗 的歌声 ,至今 还 在我的耳边 回响。
( )
( )
( )
( )
【
】
【 】
【 】
‖
同学们 注视着和倾听着 这位科学家的 报告。
(2)主宾搭配不当
(3)动宾搭配不当
只靠关、卡、压,而不做思想工作,不给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的人 ,是 对工作不负责任的 方法
(
)
( )
~~
‖
‖
~~
( )
大扫除时 , 我们 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4)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大街两旁 站了 数万名 欢送 的人群
(5)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你 稍微 深思 一下 这个问题。
(6)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
( )
( )
~~
‖
~~~~
〈 〉
【 】
【 】
‖
【 】
〈 〉
〈 〉
1.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却”改为“也”。
2.《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去掉“写的”。
3.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去掉“和方法”。
练习:
4.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去掉“和提高”。
5.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而且”改为“所以”。
6.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去掉“的病”。
1.长城像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弯曲盘旋。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弯曲”改为“蜿蜒”。
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去掉“和扩大”。
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主谓不当
主宾不当
动宾不当
定语和中心语
状语和中心语
补语和中心语
怎样辨析
?
1、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看是否有残缺,是否搭配不当。
2、理出枝叶。在句子中,定语、状语、补语与主干相比较犹如枝叶一样如果检查过主干没有差错,就应检查定、状、补是否恰当的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1)、稻子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病句类型:不合事理。“绿色”改为“黄色”
3、不合事理(包括归类不当)
(2):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
(与常理不符。“防止”和“不再”不合逻辑)
(3) :两三百人,上千只眼睛,盯着落水者,居然没人下河救人!
(两三百人怎么会有上千只眼睛呢?不合事理)
(4) :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壮丽图画。
(既然“放眼大海”,后面所呈现的图画应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表述所看到的是土地上的情景,前后矛盾。可将“大海”改为“辽阔的大地”等)
(5):今天下午,我们班的任务是扫地、拔草、垫道和搞校园卫生。
(归类不当。扫地、拔草、垫道都是“搞校园卫生”的具体内容,不能用表并列关系的“和”来连接)
(6):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认不是与个人恩怨有关。
(较难,双重否定失当,句意正好相反。可删去“不是”)
4、前后矛盾
(1).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病句类型:前后矛盾。去掉“一定”。
(2).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病句类型:前后矛盾。去掉“能否”。
(3).在东北的深山里,土煤窑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到处都是。
病句类型:前后矛盾。去掉“稀稀疏疏”。
前后矛盾练习
1、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多锻炼。
修改: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
平时有没有多锻炼。
(两面与一面不呼应)
3、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多锻炼。
修改: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
平时有没有多锻炼。
(两面与一面不呼应)
2、同学们基本上都参加了这次数学竞赛。
修改:今年过节除了脑白金之外就不收礼。
(“基本”和“都”任意去掉一个)
练 习
5、词序颠倒
1)定语、中心语位置颠倒。
如:这个国家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石油的生产”应改为“生产的石油”)
2)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如:如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在全校教职工中热烈地引起了讨论。
(“热烈地”应放在“讨论”之前)
3)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如: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充分的主观能动性。
(将“充分”调至“激发”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的这件金缕玉衣是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将“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之后,并在“文物”前加“的”)
5)状语语序不当。
如:在休息室里,许多代表昨天都与他热情地交谈。
(应改为“热情地与他交谈”)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如: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力即使再强,也不能委以重任。
(“即使”应移到“能力”的前面)
7)主宾颠倒。
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于许多日本企业家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许多日本企业家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不陌生的”)
练习:
1 ).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病句类型:词序颠倒。“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改为“由英国援建的两个”。
2).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病句类型:词序颠倒。“报晓的公鸡”改为“公鸡的报晓”。
3).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病句类型:词序颠倒。“小兴安岭的夏天”改为“夏天的小兴安岭”。
4).团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发挥”改为“发扬”。
6、词义重复啰嗦
1).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去掉“不转眼地”。
2 ).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去掉“不正确的”。
3 ).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去掉“聚精会神”。
4 ).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去掉“有时”。
5 ).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去掉“不禁”。
6 ).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去掉“一切”。
8、指代不明
1 ).他喊他出去玩。
病句类型:指代不明。“他喊他”改为“小明喊小红”
2 ).小强和小明赛跑,他比他跑得快。
病句类型:指代不明。“他比他”改为“小强比小明”。
练习
2、清明节前后,我校派800多人次,参加郊区的植树活动。
修改:(“人次”改为“人”)
1、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愉快的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修改: (“笑容”改为“笑声”)
3、他的感情表现得很丰满。
修改: (“丰满”改为“丰富”)
(主谓搭配不当)
5、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目的。
修改: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态度。
(动宾搭配不当)
6、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修改:黑暗中,还听得见凌乱的
脚步声。
4、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修改: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
7、王总和李经理多次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修改:王总和李经理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8、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
“无声的”和潜台词重复
9:通过宣传教育,有的青年已经改邪归正,走上了正途。
10、最近,有伪造的假人民币流入市场,严
重扰乱国家的货币流通。
实 战 演 练(一)
1、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 C.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 人的道理。 D.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东方歌舞团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B、英法帝国主义联军烧毁并洗劫了举世闻名的圆 明园。
C、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难免犯错误。
D、管教人员对犯罪青少年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使自己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提高了觉悟。
C
B
3、没有语病的是( )
A. 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有关许多人类起源的知识。
B. 天空中飞扬的尘沙污染了路上行人的衣服。
C. 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D. 我把成功的经验,向他做了介绍。
D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
理制度。
C、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D、小张明天要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知识竞赛。
D
(二)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
A.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行径。
B.有没有健全的体魄,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前提。
C.他虽然已经超越了别人,那么,今后的任务就是超越自我。
D.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制造的血腥暴行,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D
(三)
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看车辆的颠敛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
(1)文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意重复,应该删去是: 。
(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a)(b)(c)顺序不恰当,应调为: 。
年纪大或老
B A C
我觉得这个答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答复” 并不是态度,这属于主谓搭配不当,把“是”改做“表现出”)
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乡音,那家乡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
(该句的主干是“我看到乡亲、房子、街道、乡音、笑声”,“看到”只能同“乡亲、房子、街道”搭配,不能同“乡音、笑声”搭配。因此在“街道”和“乡音”之间加个谓语动词“听到”)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
(动词“塑造”与宾语中心语“事迹”不能搭配,将“事迹”改为“形象”)
1.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病句类型:归类不当。去掉“和文具”。
2.妈妈今天去菜市场买了青菜和蔬菜
病句类型:归类不当。去掉“青菜和”。
3.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
病句类型:归类不当。去掉“水果”。